5.1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课件17页+导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5.1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课件17页+导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17 09:51:27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5.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1)
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
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
CO2
H2O
新课导入
1
2
3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能用微观粒子
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自主学习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总和。
2.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改变。
质量
质量
种类
数目
质量
化学反应前后是不是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合作探究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反应表达式
反应前后总质量
1.磷在空气
中燃烧
2.铁跟硫酸
铜反应
P
+
O2
P2O5
点燃
产生大量白烟
铁钉表面附有红色物质
Fe
+
CuSO4
Cu
+
FeSO4
相等
相等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反应表达式
反应前后总质量
3.碳酸钠跟稀盐酸反应
4.镁在空气
中燃烧
合作探究
产生大量气泡
Na2CO3
+
HCl
NaCl
+
CO2+H2O
相等
发出耀眼白光
Mg+
O2
MgO
点燃
相等
合作探究
交流讨论
实验1、2和实验3、4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实验1和2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实验3和4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
实验3:放出CO2气体
实验4:大量白烟冒出
合作探究


一切化学反应都
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种类
元素种类
原子个数
元素质量
原子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一定不

合作探究
温馨提醒: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
①在化学反应中,若某物质过量,则过量部分的质量不能算作反应物的质量。
②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③不能漏算逸出或参加反应的气体质量,以及飘散的烟雾的质量等。
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请同学们从微观过程中寻找出其中的原因。
合作探究
O
H
H
O
H
H
H2O
通电
H2
+
O2
H
H
O
H
H
O
O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原子种类
元素质量
原子个数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质量
一定不

物质种类
分子种类
一定改变
元素化合价
分子数目
可能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1.
(2020年广西百色)“洁厕灵”与“漂白剂”不能混用,两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反应原理为:NaClO+2HCl=
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Cl2
B.
ClO2
C.
HClO
D.
HClO3
课堂演练
链接中考
A
课堂演练
链接中考
2.(2019年广西百色)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来生成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是


A.Sb2O3
B.SbO2
C.HSbO3
D.H3SbO4
A
课堂演练
链接中考
3.(2018年广西百色)高氯酸铵(NH4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CO2
B.Cl2
C.O2
D.N2
A
课堂演练
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30
3
6
8
反应后的质量/g
16
m
4
24
A.甲、乙两种物质的元素种类与与丁的元素种类不同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甲、丙的质量比一定是7:1
D.甲、丁一定都是单质
C
我的收获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总和。
本质:“六不变”
“两变”
“一可能变”
注意: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守恒所指质量守恒
参加、生成,质量总和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5.1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课时1)
[基础达标]
1.下列实验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在密闭容器内加热白磷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A
B
C
D
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0
8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0
10
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为(

A.50
B.40
C.10
D.70
4.在化学反应A+2B===C+D中,5.6gA和7.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同时得到D的质量是(
?)
A.0.2g?B.5.6g?C.0.4g?D.0.73g
5.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表达式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A中一定含有
元素,你的推断依据是

[能力提升]
M
g氯酸钾(KClO3)和1.5g二氧化(MnO2)共热,当完全反应后剩余的残渣为N
g,则生成氧的质量为(
)
(M-N)g?
B.(M-1.5-N)g
C.(N-1.5)g?
D.(M+1.5-N)g
7.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三套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
(1)图A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白磷燃烧的反应表达式为

图中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有
,原因是
。根据如图中各实验说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最好在
中进行。
[直击中考]
8.(广西百色市)高氯酸铵(NH4CI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时,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9.(江苏徐州市)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30
3
6
8
反应后的质量/g
16
m
4
24
A.甲、丙两种物质的元素种类与丁的元素种类不同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一定是7:1
D.甲、丁一定都是单质
[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D
2.D
3.D
4.A
5.氢、氧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
7.(1)缓冲平衡瓶内的气压,
B;因为生成的气体扩散到空气中,导致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减少,天平不平衡;
密闭容器。
8.A
9.C
Fe
CuSO4溶液
H2O2溶液
MnO2
总质量/g
时间/s
总质量/g
时间/s
总质量/g
时间/s
总质量/g
时间/s
0
0
0
0
叶绿素
H2O
+CO2
A+O2
光照
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5.1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课时1)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能用微观粒子
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总和。
2.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改变。
[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总质量
反应表达式
1.磷在空气
中燃烧
2.铁跟硫酸铜反应
3.碳酸钠跟稀
盐酸反应
4.镁在空气
中燃烧
[交流讨论1]
实验1、2和实验3、4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实验1、2:

实验3、4:
。(是否跟质量守恒定律有矛盾?)
结论: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温馨提醒]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几个问题:
①化学反应中,若某物质过量,则过量部分的质量不能算作反应物的质量。
②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③不能漏算逸出或参加反应的气体质量,以及飘散的烟雾的质量等。
[交流讨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微观:


不变
宏观:


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
(即
)一定改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了变化的是(
)
A.原子数目?
B.元素种类
C.物质种类
?D.原子种类
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质量减小
B.水结成冰后质量保持不变
C.木炭燃烧变成灰,质量减小
D.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总质量相等
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蔗糖,蔗糖分解生成碳和水,由此可以说明(?

A.蔗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蔗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C.蔗糖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的
D.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广西百色市)高氯酸铵(NH4CI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时,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CO2?
B.?Cl2?
C.O2?
D.?N2
5.(江苏徐州市)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30
3
6
8
反应后的质量/g
16
m
4
24
A.甲、丙两种物质的元素种类与丁的元素种类不同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一定是7:1
D.甲、丁一定都是单质
[课堂演练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C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课堂演练
我的收获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总和。






解释守恒原因:


不变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总和。
应用:解释有关实验现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元素、进行相关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