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相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画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教学难点:研究小画框的剪裁设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卡纸,剪刀,美工刀,胶水,双面胶,加厚双面胶,废纸盒
五、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1.老师上节课布置的任务完成了吗?你能说一说有关你的照片的故事吗?
2.你平时怎么保存摆放照片?是贴在墙上?插在相框里?还是插在相框里摆在桌子上?
3.出示自制小相框:老师的相框和你的小相框有什么区别?
相框不但可以摆放照片,还可以美化环境,自制小相框不仅环保而且又有新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环保意识,今天就让我们用灵巧的手给照片做个富有创意的小相框。
4.出示课题——《自制小相框》
二、 讲授新课。
1.对于小相框我们并不陌生,它有哪些功能?
(存放照片,美化环境,居室装饰)
2.欣赏图片:
(1)课件出示图画,供学生欣赏。
(2)看书中照片,对照片上的小相框的用途、外形、色彩和图案进行分析。
3.看完这些小相框你有什么感受?出示图片,你喜欢什么样的风格?
2、小组研究:
(1) 小相框有几部分组成?
(2) 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3) 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画?
(4) 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
三、教师示范、讲解。
(1)出示课件:微课(自制小相框)
(2)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问题?在制作过程中你怎么解决?
(3)欣赏别的学生的作品。
四、 实践活动:
1、 作业: 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设计更新颖,谁的制作更精细。
2、要求:
(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
(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协调。
(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3、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针对性进行辅导。
五、课堂小结,展示作品。
评一评:
(1).哪个设计给你的印象最深?
(2).哪个设计创新地运用了材料和设计制作方法?
(3).哪件作品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2、解决问题:
(1)你在制作时都会遇到哪些问题?
(2)你在制作过程中用哪些手法,需要哪些工具,应该注意什么?
(3)教师进行解决和鼓励性评
六:拓展延伸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制作小相框,自制小相框不仅环保又有新意,同学们也要有环保的意识,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同学们的创艺却是无限的!
七:板书设计
《自制小相框》
背板
相框
支架
八:课后反思
本课属于造型设计课,要充分发挥学生动手的能力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在动手中感受美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教学中,我利用图片信息开拓学生视野,通过欣赏与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学生开拓了造型能力的思路。
四年级的孩子在学习美术的兴趣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有的很喜欢,有的则不太“感冒”。对于兴趣减弱的学生来讲在材料准备方面也不太积极。针对这一特点,我在布置课前准备的时候也进行了一定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带齐材料,并鼓励材料的创新。因为有了这种奖励机制,学生带材料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部分学生还能在材料的创新上下功夫,如:有的同学将平时礼盒上当装饰品搜集起来用作相框的装饰,有点同学将平时自己的手工制作用来当作相框的装饰、有了这样的课前准备,课上学生也不会因为没有材料而无所事事。
设计环节,我利用学生的兴趣特点,讲述自己的相片小故事,通过微课让学生找出本课的重点,难点鼓励合作完成,这样都有利于激发孩子创造激情和提高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课堂上,我注重合理使用评价语及评价方法,这样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去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 但在搜集资料上还应加强,毕竟实物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制作中应注意的色彩搭配及支架的制作指导不够,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评价过程中时间有点紧张没能重点进行点评,总结,指出不足,及时给学生以鼓励。虽然完成了本课的总体目标任务,但不足的地方很多,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