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五册第5课 “造型·表现”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五册第5课 “造型·表现”
案例名称 《面具》
科目 美 术 教学对象 小学三年级 授课人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版本 人美版
一、教材内容分析7
本课是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选择各种易于加工的媒材,运用剪贴、折叠等方法,进行有意图的造型活动”而编写的教学内容。本课在教材中安排了4个页面,教材提供了贵州面具、藏戏面具、外国面具和一些学生制作的面具供学生欣赏,介绍了几种面具制作方法,要求学生用多种材料和技法制作面具。本课是在第4册第10课《头饰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对面部的装饰,并且为今后学习第五册第16课《一张奇特的脸》做铺垫,教材对本课共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是学习用油水分离的方法绘制面具,第二课时是利用废旧材料和综合技法制作面具,本节课为第二课时。在使用教材的同时,适当补充了地方内容,增加了本地学生熟悉的三星堆面具的赏析。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农村小学的学生,教学条件不是很好,但是他们的观察能力很强。三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爱好动手制作,因此本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在了解面具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面具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中外面具的不同特点,能够合理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有创意的面具。
2、过程与方法:先欣赏后制作,主要采用观察分析法和合作探究法,培养设计和制作面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面具的关注与喜爱,在制作中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与材料的利用。 教学难点:五官的变形与夸张。
五、教学法分析:
教法:主要采用以情景教学法为主、兼顾直观演示法和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观察比较法、自主实践法和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示范面具、面具制作材料等。 学生:废弃物品(如手袋、饮料瓶、纸杯、报纸等)、双面胶、透明胶、剪刀。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复习 导入
(2分钟) 出示 “喜洋洋”头饰与面具,通过比较导入课题。
板书:面具
【教具】
【问题设置】
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面具呢?
【预设答案】
猪八戒、孙悟空、鬼面具等;
【总结】
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不少的面具,那除了这些,古今中外还有哪些面具呢?接下来老师展示的面具同学们可未必亲眼见识过了,快跟着老师一起走进我们的面具博物馆来看看吧。 观察面具,并坐端正进入课堂状态,回答问题(有孙悟空、猪八戒、鬼面具等) 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进一步学习,出示五彩缤纷的面具,吸引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新知 乐园
(4分钟) 情景一:‘面具博物馆’
地图:世界展厅(非洲面具、威尼斯面具)
【图片展示】
【小结】
非洲面具看起来很威严,代表了权力与威望,而威尼斯面具则能掩盖其身份和面貌,上面装饰有花朵,看起来很浪漫。
地图:中国展厅
贵州傩戏面具:看!这些人在做什么呢?他们在跳傩戏,那什么是跳傩戏呢?人们戴上傩戏面具进行表演,这就叫做跳傩戏!为什么要跳傩戏?因为在以前人们信仰妖魔鬼怪,人们戴上傩戏面具就表示神灵附体,从而可以驱灾避难,以保国泰民安。师问:“同学们,世界上真的有鬼神吗?” 学生答:“没有”。所以,随着科学的发展,世界的进步,跳傩戏的人是越来越少。但是傩戏面具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却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星堆面具:
在我们家乡四川广汉也有一种非常古老而神秘的面具,三星堆青铜面具,它分为两类:人面具和兽面具。
【图片展示】
【问题设置】
谁来说说看,这些面具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预设答案】
很恐怖、吓人、很神秘等
【总结】
小小面具表现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观看课件,感受面具(有的很神秘恐怖、有的滑稽怪诞,色彩不同、造型各异)。
观察了解各地区面具的不同风格太阳特色。
初步了解面具的历史文化。
利用PPT课件,使学生了解各地区不同风格的面具,对面具建立多样性的认识,开放学生眼界。并从中获取面具的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中国面具、外国面具各有其特色。
情景二:“找不同”
出示三星堆人面具图片和一张小孩的图片
【图片展示】
【问题设置(1)】
同学们观察两张图片,对比看看我们三星堆青铜人面具和小朋友的脸,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预设答案】
都有鼻子、嘴巴、耳朵、有脸型等
【问题设置(2)】
那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预设答案】
脸型变形、五官夸张、色彩丰富等
学生观察分析,
跟着老师的思维看图片总结面具的特点(五官夸张变形、色彩丰富),并积极回答 对比三星堆面具与人脸之间相同点与不同点,引领学生探究总结面具的特点(教师板书特点)。了解面具特点,并运用面具特点来完成面具制作的环节,避免学生作业出现装饰不够大胆的情况,有利于下面的面具制作。
作品 赏析(1分钟) 引导学生观看优秀学生作品,分析制作材料。
【图片展示】
【总结】
面具的美是创意美,色彩美,材料美,寓意美,不同的面具带给人不同的感受,表达不同的寓意和个性。
教师 示范
(6分钟) 【问题设置】
我们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面具?
师生互动:“对号入座”(共同设计制作面具)
1、用一个废旧手提纸袋贴于黑板上做面具的脸型,请学生上讲台来把做好的五官图形选取贴在“脸”上,并加以装饰美化,使学生明白面具五官要夸张变形。
2、材料的拓展:
再来示范巧妙利用各种材料做立体的眼睛、鼻子、装饰等,使面具具有立体感。
3、给做好的面具取名字,并佩戴表演。
4、板书面具制作步骤。
巧选材料
夸张五官
色彩丰富
表达寓意
【问题设置】
生活中还有那些废旧材料适合制作面具?
出示一些用材巧妙、大胆夸张、富有创意的面具给学生欣赏
【复习巩固】
引导学生一起小结面具制作步骤。 掌握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观察优秀面具作品。学习制作技巧与创意。
使用废旧材料做示范制作的教具(手袋、平面图形、立体材料等)清晰直观地给学生示范,并在此过程中演绎学生容易犯错和需要避免的地方,以便于学生的课堂制作。
设疑 反馈
(1分钟) 使用“错误示范法”先把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容易出错的颜色搭配拘谨和造型不够大胆等问题提出,并配合学生来共同解决。 可以先小组讨论再举手,并思考配合老师解决此问题。 根据对教材的把握,将学生制作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提出并解决,由此可以抓住重点并突破本节课难点,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面具制作。
当堂 演练 提出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面具制作并表演。 学生按小组制作一个造型夸张变形、色彩丰富的面具。 面具制作过程较复杂,以小组合作形式可提高学生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培养合作精神节省作业时间。
作业展示 与小结拓展(2分钟) 演一演、评一评:师生戴上面具表演。教师总结学习内容,根据教学要求评价学生作品,鼓励学生大胆美好生活表达个性。
孩子们戴上面具,跟着音乐,感受制作成功的乐趣。 总结本课,播放音乐让孩子们戴上面具进行表演,使学生在玩儿中学,学中玩儿,提高孩子们的荣誉感,并从中获得乐趣。
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设计
八、板书设计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