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读物:串联电路和 
并联电路动态分析 
一、情景导入 
1.什么是电路的串联? 
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的方式 
把几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两端接入电路的方式 
2.什么是电路的并联? 
二、勾画知识结构 
(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压表的改装: 
3.电表的改装 
(2)电流表的改装: 
二、勾画知识结构 
若要将电流表G改装成一个量程为 
Ug的n倍的电压表V,需要串联一 
阻的阻值为 
 若要将电流表G改装成一个量程为Ig的n倍的电流表A,需要并联的电阻的阻值为: 
4、电表的读数及其量程的选择 
(1) 量程为3 V和3 A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其最小分度为0.1 V和0.1 A, 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十分之一. 
(2) 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其最小分度为0.02 A, 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的,即不足半格的略去,超过半格的要按半格读出,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安培为单位,小数点后面有两位,尾数可能为0、1、2、3… 
(3) 量程为15 V的电压表,其最小分度为0.5 V, 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因此最后读数如果以伏特为单位,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尾数为0、1、2、3、4… 
(4)实际测量值大于量程的1/3、且小于量程 
二、勾画知识结构 
电压、电流能从0开始、小控大、耗能 
电压、电流不能从0开始、大控小、节能 
5、伏安法测电阻 
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分压: 
限流: 
安培表的内外接法 
用外接法.偏小 
用内接法.偏大 
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二、勾画知识结构 
R>10Rx,应选择限流式电路 
R<10Rx,应选择分压式电路 
若实验要求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应选择分压式电路 
如无此要求,即 
I0 = I1 = I2 = I3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同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二、电流特点 
0 
1 
2 
3 
1.串联电路: 
I0 = I1 + I2 + I3+… 
0 
1 
2 
3 
U=U1+U2+U3 
1、串并联电路有何特点电压、电流、电阻有何特点?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 
U=U1=U2=U3 
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的电压相等 
U 
R1 
R2 
R3 
U 
U1 
U2 
U3 
0 
1 
2 
3 
R1 
R2 
R3 
1 
0 
三、提出系列问题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1.串联电路: 
讨论:多个电阻串联呢? 
R1 
R2 
U 
U1 
U2 
I 
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U 
R2 
R1 
I 
I1 
I2 
讨论:多个电阻并联呢?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讨论: 
②n个相同电阻(R1)串联或并联,其总电阻R=? 
③不同阻值的电阻串联,总电阻与其中最大电阻有何关系? 
④不同阻值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与其中最小电阻有何关系? 
⑤并联电路中,某一电阻增大,总电阻如何变? 
⑥混联电路中,某一电阻增大,总电阻如何变? 
①R1和R2并联后R=? 
(若R1远大于R2,R=?) 
三、提出系列问题 
如图所示电路,当ab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cd两端为20V,当cd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ab两端电压为50V,则R1:R2:R3为( ) 
A.4:2:1 
B.2:1:1 
C.3:2:1 
D.以上都不对 
R1 
R1 
R2 
R3 
R3 
a 
b 
c 
d 
A 
R2 
R3 
R3 
a 
b 
c 
d 
R1 
R1 
R2 
a 
b 
c 
d 
100V 
20V 
40V 
40V 
100V 
50V 
25V 
25V 
四、解决实际问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 R1=20Ω, R2=40Ω, R3=60Ω, R4=20Ω, R5=40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UAB=140V,C、D端开路,则UCD=84V 
B.若UAB=140V,C、D端开路,则UCD=140V 
C.若UCD=104V,A、B端短路,则通过R1的电流为0.6A 
D.若UCD=104V,A、B端短路,则通过R3的电流为0.4A 
R1 
R4 
R3 
R2 
R5 
A 
B 
C 
D 
ACD 
R1 
R4 
R3 
R2 
R5 
A 
B 
C 
D 
四、解决实际问题 
有四盏灯,接入如图的电路中, L1和L2的电阻均为484Ω,L3和L4的电阻均为1210Ω, 把电路接通后,四盏灯的电流之比I1:I2:I3:I4= . 
L1 
U 
L2 
L3 
L4 
7:5:2:7 
四、解决实际问题 
一平行板电容器C,极板是水平放置的,它和三个可变电阻及电源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今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悬浮在两极板之间静止不动,要想使液滴上升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增大R1 
B.增大R2 
C.增大R3 
D.减小R2 
R1 
R2 
R3 
C 
CD 
四、解决实际问题 
如图所示是将滑动变阻器作为分压器用的电路,A、B为分压器的滑片放在变阻器的中央,下列判断哪些正确( ) 
A.空载时输出电压为UAB=UCD/2 
B.当接上负载R时,输出电压UAB>UCD/2 
C.负载R越大,UAB越接近UCD/2 
D.负载R越小,UAB越接近UCD/2 
C 
A 
P 
B 
D 
ABC 
C 
A 
P 
B 
D 
C 
A 
P 
B 
D 
R/2 
R/2 
四、解决实际问题 
限流式 
分压式 
可调范围 
变阻器 
电能损耗 
九、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 
较大阻值 
较小阻值 
较小 
较大 
R>10Rx,应选择限流式电路 
R<10Rx,应选择分压式电路 
若实验要求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应选择分压式电路 
如无此要求,即 
有一满偏电流Ig=5mA,内阻Rg=400Ω的电流表G,若把它改装成量程为10V的电压表,应 一个 Ω的分压电阻,该电压表的内阻为 Ω;若把它改装成量程为3A的电流表,应 联一个 Ω的分流电阻,该电流表的内阻为 Ω 
串 
并 
1600 
2000 
0.668 
0.667 
一量程为100μA的电流表,内阻为100Ω,表盘刻度均匀,现串联一个9900 Ω的电阻将它改装成电压表,则该电压表的量程是 V,用它来测量电压时,表盘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电压表的读数大小为 V 
1 
0.80 
50 
100 
1V 
0.5V 
十、电阻的测量 
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利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以算出电阻的阻值R, 
伏安法 
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电路 
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外侧,通常叫“外接法” 
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内侧,通常叫“内接法” 
A 
V 
R 
A 
V 
R 
 因为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有分压、分流作用,因此两种方法测量电阻都有误差. 
十、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 
电流表外接法 
电压表示数 
电流表示数 
测量值偏小,适于测量小阻值电阻 . 
说明: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分流越小,误差越小.所以该电路适合测量小电阻,即 
< 
A 
V 
R 
十、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 
电流表内接法 
电压表示数 
电流表示数 
测量值偏大,适于测量大阻值电阻. 
说明:误差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分压越少,误差越小.所以该电路适合测量大电阻,即 
A 
V 
R 
> 
十、电阻的测量 
电阻的测量 
外接法 
内接法 
误差来源 
测量结果 
测量条件 
伏特表的分流 
电流表的分压 
R真>R测 
R真<R测 
R>>RA 
R<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电路选择 
若已知待测电阻的大约值,电流表的内阻和电压表的内阻,则 
当 
时,选用电流表内接法. 
时,选用电流表外接法. 
当 
十、电阻的测量 
用外接法. 
用内接法. 
用伏安法测量某电阻Rx的阻值,现有实验器材如下: 
A.待测电阻Rx:范围在5—8Ω,额定功率1W 
B.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0.2Ω) 
C.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0.05Ω) 
D.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3KΩ) 
E.电流表V1:量程0—6v(内阻15Ω) 
F.滑动变阻器R:0—100Ω 
G.蓄电池:电动势12V 
H.导线,电键. 
为了较准确的测量,并保证器材安全,电流表应选 ,电压表应选 ,并画出电路图。 
由 Ω<Rx知,应选外接法 
先确定测量电路 
额定电流Im= ≈0.45A,应选电流表A1 
额定电压Um= ≈2.8V,应选电压表V1 
由R=100Ω>10Rx知,应选择限流式电路 
再确定控制电路 
其电路图如图所示。 
分析: 
A.0~10V B.0~20V 
C.10~20V D.20~30V 
在图中,AB间的电压为30V,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UCD的变化范围是( ) 
R 
V 
R 
R 
A 
B 
C 
D 
C 
如图所示R1=6Ω, R2=3Ω R3=4Ω,A、B两点电压UAB=12V,C1、C2的电容分别为2μF和1μF,则它们带电荷量分别为 和 . 
1.44X10-5C 
R1 
R2 
R3 
C2 
C2 
A 
B 
4.8X10-6C 
A.保持R2不变,增大R1 
B.增大R1 ,减小R2 
C.保持R2不变,减小R1 
D.增大R2 ,减小R1 
如图所示,电流表G的内阻不可忽略不计,R1、R2是两个可变电阻,当a、b间的电压为4V时,电流表的指针G刚好满偏,当a、b间的电压为3V时,如果仍要使电流表G的指针满偏,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B 
R1 
R2 
a 
G 
b 
四个电阻R1、R2 、R3、R4如图所示连接,若R1=R2=R3=R4=2Ω,且R1两端的电压为4V,求: 
(1)电路的总电阻.(2)电阻R2两端的电压 
R总=1.2Ω 
R1 
R2 
a 
b 
R3 
R4 
c 
d 
R1 
R3 
R2 
R4 
a 
b 
c 
d 
U2=6V 
A.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角相同 
B.两只电表的指针都不偏转 
C.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 
D.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 
用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一只量程更大的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此时( ) 
C 
A 
V 
s 
如图所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0V和0.1A,电压表内阻为500Ω,那么待测电阻R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测量值为 ,真实值为 . 
小 
100Ω 
125Ω 
A 
V 
R 
c 
d 
一个未知电阻,无法估计其电阻值,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此电阻,用如图(a)(b)两种电路各测一次,用(a)图所测数据为3.0V、3.0mA,用(b)图测得的数据是2.9V、4.0mA,由此可知,用 图测得Rx的误差较小,测量值Rx= . 
(a) 
1000Ω 
A 
V 
A 
V 
Rx 
Rx 
(a) 
(b) 
如图所示为一双量程电压表的示意图.已知电流表G的量程为0~100μA,内阻为600Ω,则图中串联的分压电阻R1= Ω, R2= Ω 
G 
R1 
R2 
+ 
5V 
15V 
4.94X104 
105 
如图所示,电路由电流计与四个电阻连接而成.电流计内阻Rg=80Ω,满偏电流Ig=1mA. R1=10Ω ,R2=10Ω ,R3=194Ω ,R4=790Ω.若使用12接线柱电路可做 表.量程为 .若使用13可做 表.量程为 .若使用14接线柱电路可做 表.量程为 .若使用15可做 表.量程为 . 
R1 
R2 
1 
R3 
R4 
2 
3 
4 
5 
电流 
电流 
电压 
电压 
5mA 
10mA 
1V 
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