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1-15 22:1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泰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笫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
高三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笫1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如图1为我国西北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一列由甲地开往丙地的火车在经过丁地时,车上旅客看到乙湖面反射的太阳光。乙湖中有一湖心岛。据此回答笫l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M山顶可以观测到甲处的火车
B.火车在甲处应注意防范大风天气
C.图示季节乙湖心岛出露水面最大
D.火车约北京时间5:30经过丁地
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坐北朝南,大门一般辟于宅院东南角。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图2为四合院三进院落平面图。图3为内院某处拍摄的图片。图2中序号箭头表示相机位及朝向。据此回答2-3题。
2.有关图3的拍摄地点及时间描述合理的是
A.①9:00B. ②13:00C. ③15:00D. ④18:00
3.图3拍摄季节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澳大利亚小麦长势旺盛 B.北大西洋暖流势力较弱
C.安第斯山脉的雪线较低 D.长江口盐度等值线西移
在“西部油城”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南部,有一座不与其他山相连的独山,由于山中有多座泥火山口,又被称为泥火山。从去年底开始,泥火山上便不断有新的石油涌出地表,最先涌出的地方就是泥火山爆发口。秃秃的泥火山上寸草不生,但唯独石油涌泉出现的地方都会围绕一圈绿色、耐贫痔土壤的植物。图4为克拉玛依位置示意。图5为石油涌泉及植被示意。据此回答4-5题。
4.“泥火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A.地壳挤压一一地层凹陷一—岩层断裂一一泥浆喷出一—流水堆积
B.地壳抬升--岩层断裂——地层隆起一一泥浆喷出一一冰川堆积
C.地壳挤压——地层隆起一一岩层断裂一—泥浆喷出一一流水堆积
D.地壳抬升一一岩层外露——岩层断裂一—泥浆喷出——冰川堆积
5有关石油涌泉周边植被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 B.地下水随石油沿地层裂隙涌出
C.泉口附近对流加强,降水增多 D.湖泊面积扩大,地下水位抬升
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北部好似一个朝向准噶尔盆地的喇叭口,冬季多雾。在没有较强气压系统活动时,山区的白天和夜晚,近地面常出现山谷风。图6为区域地形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
6.有关乌鲁木齐冬季夜间多雾的成因说法不平确的是
A.冬季多晴天,夜间地面降温快 B.冬季燃煤取暖,凝结核多
C.位于天山背风坡,水汽蒸发强 D.三面环山地形,风力较小
7.有关乌鲁木齐山谷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山谷风的强度最小 B.冬季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谷风强
C.夏季山谷风的强度最小 D.夏季谷风吹散干热风,使夜晚更加清凉
水以三种基本物质形态广泛存在于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中。蒸散发(ET)是地表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的总和。潜在蒸散发(PET)是指在区域供水十分充足条件下的区域蒸散发能力,其变化直接影响着地区的水资源及生态状况。区域PET与ET的关系可以作为该地作物缺水及干旱的重要指标。山西省水资源严重缺乏、干旱频发,以蒸散发作为主要参数表征农业干早的指标更能准确监测山西省实际情况。表l为ET、PET与气象因子相关系数,图7为2000-2014年山西省ET、PET年内变化。据此回答8-9题。
8.有关ET、PET与气象因子相关系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A.ET和PET的空间分布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关系
B.ET和PET的时间分布与降水、日照时数呈正相关
C.ET的空间分布往往会受风速的影响更大
D.PET的时间分布受日照时数的影响更强
9.山西省在5~6月ET和PET差值最大,其原因是
A.气温回升,风速增大,植物返青
B.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水缺乏
C.降水多,日照时数减少,蒸发弱
D.农业灌溉引水,土壤水分蒸发大
2020年10月22日上午10点,今年笫17号台凤“沙德尔”位于海南西沙永兴岛偏东方向约425公里的南海东部海面上(17.2°N、116.3°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沙德尔”形成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23日逐渐转向偏西方向,移速加快,直向海南岛南部近海。图8为“沙德尔"96小时移动路径。据此回答10-11题。
10.有关“沙德尔”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移动过程中的势力总是在不断增强
B.移动过程中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较小
C.移动受低纬信风向偏西的方向推动
D.移动贴着副热带高压向西进入陆地
11.10月22日至26日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律宾风力增大,形成风暴潮
B海南三亚风向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
C.珠江口因降水偏少,咸潮加剧
D台风可能会导致沿海地区发生海啸冬
天的渤海因独特的自然条件会出现大面积的冰封现象.每年11月过后,斑海豹总是沿着古老的迁移路线穿越渤海海峡进入辽东湾,直至翌年3月中旬后才陆续离开。图9为某年度渤海各海区海冰覆盖率示意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列关于辽东湾海冰覆盖率常常高于莱州湾和渤海湾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较高,水域较宽阔,海水较深 B.纬度较高,海域较封闭,海水较浅
C.面积较大,流水性较好,海水较深 D.面积较大,海域较封闭,海水较浅
13.有关渤海海冰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②冰情往往与水温、水中悬浮微粒等有关②渤海海冰为斑海豹提供了舒适的生存空间③渤海的海冰资源具有面积广、厚度薄、流动性强、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④海冰的漂移与海岸走向密切相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4.有关京津冀冷空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强冷空气和寒潮发生的频次往往相同
B.2月份中等冷空气最强的原因是春旱
C.l月份气温最低的原因是寒潮发生频次高
D.11月份的寒潮造成冷空气发生频次最高
15.下列有关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对我国的影响的叙述可信的是
A.地面等压线较常年向海洋扩张
B.候鸟在北方地区停留时间延长
C.南方降水多,抗雪灾能力增强
D.西南暖湿气流增多,风力增强
笫II卷(综合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共计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由中国四川路桥集团承建的哈罗格兰德大桥于挪威当地时间2018年12月9日14时30分(北京时间9日21时,30分)正式通车,该桥位于挪威北方巷口城市纳尔维克市,被称为“与极光相伴的桥”。该桥是欧洲笫一座上千米采用预制平行丝股工艺(PPWS)主缆的公路钢箱梁悬索桥,施工难度较大。冬季施工面临诸多困难。
材朴二:松恩峡湾是挪威最大的峡湾,全长达204公里,最深处达1308米。两岸巨岩兀立,谷底垂直上长。峡湾两岸的岩层坚硬,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
材朴三:图11为哈罗格兰德大桥位置示意。图12为松恩峡湾景观。
(1)绘制哈罗格兰德大桥正式通车时,北京市的太阳视运动示意图,用箭头标明太阳视运动方向并标注出正午太阳高度角。(2分)
(2)某同学认为:哈罗格兰德大桥在冬季施工时将面临极寒、大风、极夜、海面结冰期长等困难。以上说法中,哪些可信,哪些不可信?请说明理由。(6分)
(3)描述松恩峡湾的地貌特征,并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松恩峡湾的形成过程。(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朴一: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等食草野生动物在非洲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迁徙。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从2020年8月13日起,CGTN非洲联合央视频首次采用“云端直播“方,式让国内观众近距离感受原始自然生态下物种迁徙的”视听盛宴”。图13为该区域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
材朴二:图尔卡纳湖位于肯尼亚西北部,是东非大裂谷和肯尼亚最大的内陆湖,湖泊四周遍布死火山。M是图尔卡纳湖的一座湖心岛,N区域是查尔比沙漠。图14为图尔卡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朴三:图尔卡纳湖凤电项目是非洲最大风电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全国100%电力未自绿色能源的目标。
(1)推测“云端直播”期间野生动物的迁徙方向,归纳该区域野生动物迁徙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解释其迁徙的原因。(6分)
(2)分析M岛的成因并判断图尔卡纳湖的南岸和北岸湖滩坡度、深度上的差异。(4分)
(3)分析图尔卡纳湖风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朴一:泰加林是由耐寒的针叶树组成的植被类型,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其北界标志着森林生长的极限。图15为我国泰加林分布范围图。在泰加林内部河道附近有很多树高不足两米、形态也不挺拔的森林,被称为“老头儿林”。
材朴二:“塔里亚”意为有塔头的沼泽地。塔里亚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伊勒呼里山北端,海拔1120米,河长79公里,平均水深80厘米,平均河宽20术;河道弯曲,形成繁复的河曲(如图16)。
(1)分析我国泰加林生长的气候条件。(3分)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老头儿林”的形成原因。(3分)
(3)指出塔里亚河主要的补给类型,并阐述塔里亚河繁复河曲的形成原因。(5分)
(4)森林火灾是泰加林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推测该地区森林火灾多发的季节,并解释其原因。(3分)
19_.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籵一:冰山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的海域里,其中大部分是在南极海域。南极海域多巨型桌状冰山。美国太空总署在南极洲发现一座呈现完美长方体的冰山。冰山顶部平坦,四边则陡峭到儿乎垂直,就好像是人工切割出来的。图17是南极某桌状冰山卫星影像图。
材朴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世界上十大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据估计,一座普通的冰山大约有200亿加仓淡水,足够100万人使用5年的时间。为了缓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当地一家公司想出“妙计”,打算从南极赫德岛附近拖回一座约1.94公里X0.50公里的冰山作为本国水库。
(1)与北极相比,分析南极海域多巨型桌状冰山的原因。(4分)
(2)说出冰山拖至该国时的最佳季节,并在图18中绘制拖行路线图(标注途径洋流的名称)。(6分)
(3)冰山除了能缓解该国淡水资源紧张局势外,还有可能产生哪些积极意义。(3分)
地理参考答案_210023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D C C C A D B D B B B D A
二、综合题
16.(14分)
(1)绘图 (2分)
(2)可信:极寒、大风、极夜,不可信:海面结冰期长;(2分)
理由: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极夜期长;气候严寒;位于极地东风带,风力大;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面通常不结冰。(4分)
(3)山高谷深,坡度陡峭,狭长,轮廓曲折(3分); 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片麻岩;地壳运动隆起抬升,出露地表;受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淹没U型谷,形成峡湾。(3分)
17.(14分)
(1)向北迁徙(1);时空变化特征:每年的6月开始北迁,11月开始南迁,路线大致呈环状;(2分)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该区域气候具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6月份,气压带、风带偏北,北部肯尼亚为雨季,水草丰美;11月份开始,气压带、风带偏南,肯尼亚进入干季,草木枯萎。(3分)
(2)火山岛,由火山喷发形成;(1分)图尔卡纳湖南岸湖滩坡度陡,湖水较深;北岸湖滩坡度缓,湖水浅。(3分)_23
(3)图尔卡纳湖东南部为荒漠,地势平坦开阔;植被稀疏,对风的阻挡作用小;位于南、北两座山地之间,狭管效应明显,风力大;湖泊面积广阔,湖陆风显著。(4分)
18.(14分)
(1)夏季温凉短促,冬季严寒漫长;年均温度较低;降水相对充沛(气候相对湿润)。(3分)
(2)气候寒冷;土壤贫瘠;冻土层使植被主根难以深入地下;冻土层上方的积水浸泡,植被根系呼吸作用受阻。(3分)
(3)雨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2分)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气候寒冷,永久冻土层广布,河流难以向下侵蚀;河流以侧蚀为主,凸岸泥沙堆积。(3分)
(4)春季;春季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3分)
19.(13分)
(1)南极陆地面积大,比热容小,冬季降温更快;南极海拔更高,气温更低;南极极夜时间更长,降温时间更长;南极周边为环绕全球的南极环流和西风漂流,不利于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2分)因此,南极形成了面积较大的大陆冰川,而北冰洋只是海冰。(1分)大陆冰川在沿海地区断裂入海,形成巨型桌状冰山。(1分)
(2)冬季(1分);绘图略(2分);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南赤道暖流、索马里寒流(3分)
(3)①可能会使当地的降水量增多,影响局部气候。②冰山吸引游客观赏,促进旅游业。(3分)
1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