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 现 象 考 题 透 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光 现 象 考 题 透 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0-24 21:3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 现 象 考 题 透 析
光现象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在中考的考查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着重考查一些 光现象中所包含的原理、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命题形式多种多样,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中多有涉及。通过下面的几道例题对此进行分析: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例1:(2011,广州)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 )
A.倒立的 B.放大的 C.等大的 D.缩小的
解析: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形成的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物和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如果物距大于像距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如果物距等于像距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如果物距小于像距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答案:A
考点二:光的反射
例2:(2011,济宁)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解析:人眼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线进入了人的眼睛。题中小聪看到小猫是由小猫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所以猫和平面镜间的光线是入射光线,平面镜和人之间的光线是反射光线,画出由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组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平面镜的位置与法线相垂直。
答案:如下图所示
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例3:(2011,烟台)图中甲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
(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发现问题并改进后,小红重新做实验,并在白纸上记录下多次实验后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请你写出怎样分析处理实验室记录的信息,才能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为了验证等大的特点,用两个大小相等的蜡烛A、B,使B蜡烛与A蜡烛的像重合。图中蜡烛B不能与A的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纸面没有垂直。在验证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时,利用刻度尺,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分别测量像到镜面的距离,比较所得数据,从面得出等距的结论。
答案:(1)玻璃板与纸面没有垂直
(2)利用刻度尺,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分别测量像到镜面的距离,比较所得数据(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两点是否重合)
考点四:光的反射与折射
例4:(2011,无锡)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即发后了反射也发生了折射,在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图中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120度,所以反射角是120度;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又发生折射,由于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光的折射角要小于入射角。要注意的是:入射角、反射角还有折射角都是与法线的夹角。
答案:120 小于
考点五:透镜成像
例5:(2011,淮安)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________ 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__ cm。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 ____ 移动。
解析: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要知道透镜的焦距,即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由图可知该透镜的焦距是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要根据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去判断成像情况,题中在光屏上不能成像,可能原因是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不能成实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在蜡烛变短后,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位置会向上移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光屏要向上移动。
答案:(1)最小最亮 10
(2)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3)上
甲 乙
题17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