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2020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精品课件
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七
第二课时
书写提示
看一看
煤
及
英
柔
蒙
奏
雾
翅
我发现:这些汉字都有相同的笔画撇和捺。撇和捺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这八个字中,每个字的撇和捺的形态与长短不同。
长撇
撇
短撇
斜撇
竖撇
长捺
短捺
捺
斜捺
横捺
书写时一定要找好角度,注意长短。书写时,先描红,再临写。临写是要先看(记准笔顺及笔画位置)后写(按笔顺写,一个字一次写完)再对照(写完后对照例字,找出不足,以便更好地写。
“卄”窄、扁,“央”宽、
大。第七笔是竖撇,底部撇尖、
捺脚持平。
首笔撇要稍微立起来点儿,第
二笔横折折撇从左上格中部起笔,
末笔捺要舒展一些。
IX
.
■
下面的“木”横稍长,托住上
面的“矛”,撇稍短不超出横,捺
要稍长与横齐,且舒展。
“务”的横撇的撇和捺稍长,伸
展,相交于竖中线,托住“雨”,
罩住“力”
O
IX
.
■
下部左边三撇依次渐长,第三
个撇收笔与上部对齐;最后一笔捺
舒展,超出上部。
meng」
第四笔撇和第五笔捺长且伸展,
“天”的第三笔撇短一些,最后一
笔捺变成点。
“火”的第二笔是短撇,第三
笔是竖撇,第四笔捺变点;“木”
的撇和捺稍长,收笔持平。
第四笔捺长而伸展,捺脚低于撇
尖,托住“羽”
O
书写提示
写一写
煤
及
英
柔
蒙
奏
雾
翅
注意:头正、肩平、足安。
一拳、一尺、一寸。
硬笔书法,撇、捺、练习,书法教学
撇捺书写小口诀
撇捺在中如鸟翅,
撇捺在上如小伞,
左低右高让下部。
撇捺在下如支架,
左右持平求稳固。
左右舒展要大度。
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的生活情态。
日积月累
请欣赏诗歌朗读
视频朗读
采莲曲
采莲曲
[唐]王昌龄
luó
荷叶罗裙一色裁,
fú
róng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一分钟了解《采莲曲》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河东晋阳人(今山西太原)。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等。
注释
罗裙:
一色裁:
始觉
看不见
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同样色彩地剪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向脸:向着脸边。
开始觉察。方才觉得。
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
的绿裙红颜。
芙蓉:荷花的别名。
乱入:杂入,混入。
闻:听到。
:Art
荷叶罗裙一色裁,
采莲少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
■
.■3M
P
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
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
闻歌始觉有人来。
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采莲少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译
文
拓展延伸
采莲曲(其一)[唐]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共17张PPT)
2020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精品课件
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七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课文回顾话摘抄
1.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大自然的声音》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风以人的情感,仿佛如见其人。
2.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父亲、树林和鸟》
紧扣“像树一般兀立的”这个词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鸟和树林心存真爱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摘抄方法知多少
1.写得好的,形象生动的语句。
2.
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写出读后感受。
总结摘抄方法
1.
读书时,我会画出写得好的语句,记录在摘抄本上。
2.
我喜欢归类摘抄。把描写同类事物的语句分门别类地写下来,经常翻看,对我的习作很有帮助。
3.
摘抄时,遇到写得生动的语句,我会在旁边写写感受,特别喜欢的我还会背下来。
4.
我会在合适的地方给摘抄的内容注明出处。
真刀实枪来演练
1.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
2.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3.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来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带刺的朋友》
惊讶
好奇
钦佩
1.
准备一个“摘抄本”,课外阅读时主动摘抄写得好的语句。
2.
摘抄他人作品要注明出处,既是尊重原创,又方便需要时查阅原文。
词句段运用
说发现
1.
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2.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3.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动作
具体动作表现(表程度)
每个句子的表达都更加具体形象。
找朋友
饿得
封得
吓得
吹得
画得
栩栩如生
奄奄一息
严严实实哇哇直叫无影无踪
强训练
妈妈累得(
)
明明冷得(
)
直不起腰
直发抖
大家踢得(
)
同学们干得(
)
真起劲
热火朝天
想一想
(
)
得(
)
(
)
得(
)
发挥想象
(
)
得(
)
她高兴
跳了起来
这种水果甜
像蜜一样
豹子快
像一道闪电
说发现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cónɡ
chán
xiōnɡ
pénɡ
pài
我发现:这两段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前一个分句的结尾是后一个分句的开头。
巧运用
弯弯的小桥旁边
是那弯弯的河流,弯弯的河流旁边是那弯弯的稻穗。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