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1.4.1有理数的乘法(1)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1.4.1有理数的乘法(1)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10-24 23:05:16

文档简介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
(执教:刘理艳)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2、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3、能熟练的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有理数乘法
学习难点:归纳法则
三、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板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2、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3、能熟练的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师: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下面请看学习指导。
(三)出示自学指导
自主学习教材p28——p30练习以上的内容。
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完成P29填空。
2、注意彩色字体,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3、有理数乘法运算时的计算步骤是怎样的?
4、理解有理数的倒数的含义,思考P30“云图” 中的问题。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对检测题!
(四)先学
1、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思考、填空。
2、检测(课本第30页练习1、2、3题,其中第3题口答。)
师: 同学们,我们自学了有理数的乘法,那么我们会进行计算吗。下面,我们就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1)抽生口答第三题。
2)找4名学生板演第一、二题,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
3)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五)后教
1、更正
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请不同层次的同学上台更正。)
2、讨论
1)计算步骤正确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讲出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正负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2)正负符号确定正确吗?数值正确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3)第二题列式正确吗?计算正确吗?
引导学生说出降价为负,少收入为负。
(六)补充练习
过渡:老师发现,从上课到现在每个同学都很认真,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老师这里还有几道题,你们敢不敢来挑战啊?(生:想)
1、感受法则,理解法则
若均用 或 表示是相同符号的数相乘的话,请判断下面几种图形相乘所得到的图形结果(见幻灯片)。
2三思而行。
(1) 若 ab>0,则必有 ( )
A. a>0,b>0 B. a<0,b<0
C. a>0,b<0 D. a>0,b>0或a<0,b<0
(2)若ab=0,则一定有( )
a=b=0 B. a,b至少有一个为0
C. a=0 D. a,b最多有一个为0
(3)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之积( )
A. 必为正数 B. 必为负数
C. 一定不大于零 D. 一定等于1
(4)若ab=|ab|,则必有( )
a与b同号 B. a与b异号
C. a与b中至少有一个等于0 D. 以上都不对
(七)当堂训练
师: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又端正。
出示作业:P38习题1.4 第2题,第3题。
五、学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PAGE
1(共16张PPT)
(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金鼎实验学校 刘理艳
学习目标
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2、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3、能熟练的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自学指导一
自主学习教材p28——p30练习以上的内容。
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完成P29填空。
2、注意彩色字体,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3、有理数乘法运算时的计算步骤是怎样的?
4、理解有理数的倒数的含义,回答P30“云 图” 中的问题。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对检测题!
(+2)×(+3) = +6
(-2)×(+3)= -6
(+2)×(-3)= -6
(-2)×(-3)= +6
正数乘以正数积为 数
负数乘以正数积为 数
正数乘以负数积为 数
负数乘以负数积为 数
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因数绝对值的 。
规律呈现: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 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 。
认真记呦!


0
绝对值
法则的应用:
(-5)×(-3)
(-7)×4
解:原式=
= 15
(5 × 3)
解:原式=
(7 × 4)
= -28
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 ,再确定积的 。
符号(正负号)
绝对值
+
_
倒数常识:
1、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 0没有倒数;
3、 a的倒数是 (a ≠ 0 )。
感受法则、理解法则
若均用 或 表示是相同符号的数相乘的话,请判断下面几种图形相乘所得到的图形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思而行
(1) 若 ab>0,则必有 ( )
A. a>0,b>0 B. a<0,b<0
C. a>0,b<0 D. a>0,b>0或a<0,b<0
(2)若ab=0,则一定有( )
a=b=0 B. a,b至少有一个为0
C. a=0 D. a,b最多有一个为0
D
B
(3)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之积( )
A. 必为正数 B. 必为负数
C. 一定不大于零 D. 一定等于1
(4)若ab=|ab|,则必有( )
a与b同号 B. a与b异号
C. a与b中至少有一个等于0 D. 以上都不对
C
D
三思而行
当堂训练
完成P38,第二题、第三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
什么收获呢?
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