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数学 (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数学 (Word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17 13:02:23

文档简介

南京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2020.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包括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8题)、多项选择题(第9题~第12题)、填空题(第13题~第16题)、解答题(第17题~第22题)四部分.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x2=2y的焦点为F,准线为l,则点F到直线l的距离为
A.
B.1
C.2
D.4
2.已知向量a=(-2,3,-1),b=(4,m,n),且a∥b,其中m,n∈R,则m+n=
A.4
B.-4
C.2
D.-2
3.若sinθ=2cos(π-θ),则tan(θ+)的值为
A.3
B.
C.-3
D.-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椭圆C:+=1与双曲线T:x2-=1有相同的焦点,则双曲线T的渐近线方程为
A.y=±x
B.y=±x
C.y=±4x
D.y=±2x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x+2y-4=0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圆C经过A,B,且圆心在y轴上,则圆C的方程为
A.x2+y2+6y-16=0
B.x2+y2-6y-16=0
C.x2+y2+8y-9=0
D.x2+y2-8y-9=0
6.如图,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与圆柱底面成60°角的平面截这个圆柱得到一个椭圆,则该椭圆的焦距为
A.2
B.2
C.4
D.4
7.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C1与B1C相交于点O,∠A1AB=∠A1AC=60°,
∠BAC=90°,A1A=3,AB=AC=2,则线段AO的长度为
A.
B.
C.
D.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C:-=1(a>0,b>0)的左焦点为F,点M,N在双曲线C上.若四边形OFMN为菱形,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A.-1
B.-1
C.+1
D.+1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全部选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3分,不选或有错选的得0分.
9.已知两个不重合的平面α,β及直线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α⊥β,m⊥α,则m∥β
B.若α∥β,m⊥α,则m⊥β
C.若m∥α,m⊥β,则α⊥β
D.若m∥α,m∥β,则α∥β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F1,F2分别为椭圆
+=1的左、右焦点,点A在椭圆上.若△AF1F2为直角三角形,则AF1的长度可以为
A.1
B.2
C.3
D.4
11.如图,直线l1,l2相交于点O,点P是平面内的任意一点,若x,y分别表示点P到l1,l2的距离,则称(x,y)为点P的“距离坐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距离坐标为(0,0)的点有1个
B.距离坐标为(0,1)的点有2个
C.距离坐标为(1,2)的点有4个
D.距离坐标为(x,x)的点在一条直线上
12.20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利用静态超高压和高温技术,通过石墨等碳质原料和某些金属反应可以人工合成金刚石.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典型晶态为立方体(六面体)、八面体和立方八面体以及它们的过渡形态.其中立方八面体(如图所示)有24条棱、12个顶点、14个面(6个正方形、8个正三角形),它是将立方体“切”去8个“角”后得到的几何体.已知一个立方八面体的棱长为1,则
A.它的所有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且该球的直径为2
B.它的任意两条不共面的棱所在直线都相互垂直
C.它的体积为
D.它的任意两个共棱的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l1:x+ay=0和直线l2:2x-(a-3)y-4=0,
a∈R.若l1与
l2平行,则l1与
l2之间的距离为.
14.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若三点A(1,-1,a),B(2,a,0),C(1,a,-2)满足
(-2)⊥,则实数a的值为.
15.词语“堑堵”、“阳马”、“鳖臑”等出自中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商功》,是古代人对一些特殊锥体的称呼.在《九章算术·商功》中,把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现有如图所示的“鳖臑”四面体PABC,其中PA⊥平面ABC,PA=AC=1,BC=,则四面体P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16.早在一千多年之前,我国已经把溢流孔技术用于造桥,以减轻桥身重量和水流对桥身的冲击.现设桥拱上有如图所示的4个溢流孔,桥拱和溢流孔轮廓线均为抛物线的一部分,且四个溢流孔轮廓线相同.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根据图上尺寸,溢流孔ABC所在抛物线的方程为,溢流孔与桥拱交点A的横坐标为.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①sin(A-B)=sinB+sinC;②2acosC=2b+c;③△ABC的面积S=(a2-b2-c2)
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解答该问题.
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__________,D是边BC上的一点,∠BAD=,且b=4,c=2,求线段AD的长.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F:(x-2)2+y2=1,动圆M与直线l:x=-1相切且与圆F外切.
(1)记圆心M的轨迹为曲线C,求曲线C的方程;
(2)已知A(-2,0),曲线C上一点P满足PA=PF,求∠PAF的大小.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为AC中点.
(1)求证:B1A∥平面C1BD;
(2)若AA1=AB=3,BC=4,且AB⊥BC,求三棱锥B-B1C1D的体积.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O:x2+y2=1,点A,B是直线x-y+m=0(m∈R)与圆O的两个公共点,点C在圆O上.
(1)若△ABC为正三角形,求直线AB的方程;
(2)若直线x-y-=0上存在点P满足·=0,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B⊥平面ABCD,PA⊥AB,PA=AD=4,
BC∥AD,AB⊥AD,AB=BC=2,=λ(0≤λ<1).
(1)若λ=,求直线DE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
(2)设二面角B-AE-C的大小为θ,若|cosθ|=,求λ的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C:+=1(a>b>0)
的左顶点与上顶点的距离为2,且经过点(2,).
(1)求椭圆C的方程;
(2)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P,Q两点,M是PQ的中点.若椭圆上存在点N满足
=3,求证:△PQN的面积S为定值.
(第6题)
C1
(第7题)
A
B
C
B1
O
N
(第11题)
O
M
P
l2
l1
(第12题)
A
B
C
P
(第15题)
第16题
D
B
B1
A1
(第19题)
C1
A
C
(第21题)
P
A
B
C
D
E
xA1
O
y
P
M
Q

(第22题图)
高二期中调研
数学试卷
第1页共6页南京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2020.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包括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8题)、多项选择题(第9题~第12题)、填空题(第13题~第16题)、解答题(第17题~第22题)四部分.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x2=2y的焦点为F,准线为l,则点F到直线l的距离为
A.
B.1
C.2
D.4
【答案】B
【考点】抛物线的定义
【解析】由题意抛物线p的几何意义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而该题中2p=2,所以p=1,故答案选B.
2.已知向量a=(-2,3,-1),b=(4,m,n),且a∥b,其中m,n∈R,则m+n=
A.4
B.-4
C.2
D.-2
【答案】B
【考点】空间向量共线的坐标运算
【解析】由题意a∥b,则,解得,所以m+n=-4;或利用空间向量共线定理可得a=b,即3×-2=m,-1×(-2)=n,解得,依旧有:m+n=-4,故答案选B.
3.若sinθ=2cos(π-θ),则tan(θ+)的值为
A.3
B.
C.-3
D.-
【答案】D
【考点】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公式的应用
【解析】由题意,则,
所以tan(θ+)=,故答案选D.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椭圆C:+=1与双曲线T:x2-=1有相同的焦点,则双曲线T的渐近线方程为
A.y=±x
B.y=±x
C.y=±4x
D.y=±2x
【答案】D
【考点】椭圆及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解析】由题意9-m=1+m,解得m=4,所以双曲线标准方程为,则其渐近线方程为,故答案选D.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x+2y-4=0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圆C经过A,B,且圆心在y轴上,则圆C的方程为
A.x2+y2+6y-16=0
B.x2+y2-6y-16=0
C.x2+y2+8y-9=0
D.x2+y2-8y-9=0
【答案】A
【考点】圆的标准方程及圆的性质
【解析】由题意可解得A(4,0),B(0,2),且由圆心在y轴上可设圆C的圆心为(0,m),因为圆C经过A,B,所以|CA|=|CB|,即,化简解得m=-3,则圆C的半径为5,所以圆C的标准方程为,化为一般方程为:x2+y2+6y-16=0
,故答案选A.
6.如图,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与圆柱底面成60°角的平面截这个圆柱得到一个椭圆,则该椭圆的焦距为
A.2
B.2
C.4
D.4
【答案】D
【考点】空间想象能力与椭圆的几何性质
【解析】由题意可知椭圆的长轴长为Rt三角形中的斜边,且一个直角边为底面直径,斜边与底面的夹角为60°,则解得长轴长为,而椭圆的短轴为底面的直径4,则椭圆的焦距为,故答案选D.
7.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C1与B1C相交于点O,∠A1AB=∠A1AC=60°,∠BAC=90°,A1A=3,AB=AC=2,则线段AO的长度为
A.
B.
C.
D.
【答案】A
【考点】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线性运算)、模长的求法
【解析】由题意可知在三棱柱ABC-A1B1C1中,
,,则
,解得,
故答案选A.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C:-=1(a>0,b>0)的左焦点为F,点M,N在双曲线C上.若四边形OFMN为菱形,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A.-1
B.-1
C.+1
D.+1
【答案】C
【考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应用:求离心率
【解析】由题意可知|OF|=c,由四边形OFMN为菱形,可得|MN|=|OF|=c,设点M在F的上方,可知M、N关于y轴对称,可设,代入双曲线方程可得:,又由,化简可得,方程两边同除,可得,解得,因为,解得,故答案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全部选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3分,不选或有错选的得0分.
9.已知两个不重合的平面α,β及直线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α⊥β,m⊥α,则m∥β
B.若α∥β,m⊥α,则m⊥β
C.若m∥α,m⊥β,则α⊥β
D.若m∥α,m∥β,则α∥β
【答案】BC
【考点】立体几何的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
【解析】由题意,对于A选项,也可以满足,选项A错误;对于B选项,可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选项B正确;对于C选项,可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选项C正确;对于D选项,α与β可以是任意关系:平行、垂直、相交,选项D错误.故答案选BC.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F1,F2分别为椭圆
+=1的左、右焦点,点A在椭圆上.若△AF1F2为直角三角形,则AF1的长度可以为
A.1
B.2
C.3
D.4
【答案】ABC
【考点】椭圆的几何性质:焦点三角形
【解析】由题意,c=,2a=4,由椭圆的定义可得:AF1+AF2=4,则有:
①若,则有,联立解得AF1=2;
②若,则有,联立解得AF1=1;
③若,则有,联立解得AF1=3;
故答案选ABC.
11.如图,直线l1,l2相交于点O,点P是平面内的任意一点,若x,y分别表示点P到l1,l2的距离,则称(x,y)为点P的“距离坐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距离坐标为(0,0)的点有1个
B.距离坐标为(0,1)的点有2个
C.距离坐标为(1,2)的点有4个
D.距离坐标为(x,x)的点在一条直线上
【答案】ABC
【考点】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对称问题
【解析】由题意,对于A选项,距离坐标(0,0)的点是l1与l2的交点,即点O,只有一个,选项A正确;对于B选项,距离坐标为(0,1)的点分别在l2上方和下方,有2个点,选项B正确;对于选项C,距离坐标为(1,2)的点可由距离l1为1的直线有两条,距离l2为2的直线有两条,其四条直线共有4个交点,可满足题意,选项C正确;对于D选项,距离坐标为(x,x)的点在l1与l2的角平分线上,有两条直线满足,选项D错误.故答案选ABC.
12.20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利用静态超高压和高温技术,通过石墨等碳质原料和某些金属反应可以人工合成金刚石.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典型晶态为立方体(六面体)、八面体和立方八面体以及它们的过渡形态.其中立方八面体(如图所示)有24条棱、12个顶点、14个面(6个正方形、8个正三角形),它是将立方体“切”去8个“角”后得到的几何体.已知一个立方八面体的棱长为1,则
A.它的所有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且该球的直径为2
B.它的任意两条不共面的棱所在直线都相互垂直
C.它的体积为
D.它的任意两个共棱的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
【答案】ACD
【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外接球半径的计算、空间角的计算
【解析】由题意该立方八面体可看作是由棱长为的立方体切去8个角得到,则呈现完全对称性,且外接球的球心为该立方八面体的中心,由勾股定理可得外接球半径为1,则直径为2,即选项A、D正确;对于选项B,棱A2A3与B2C3不共面,则A2A3与B2C3所成的角即为A2A3与B2A3所成的角,可得为60°,所以选项B错误;对于选项C,该立方八面体的体积可利用割补法解得,选项C正确.故答案选AC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l1:x+ay=0和直线l2:2x-(a-3)y-4=0,a∈R.若l1与
l2平行,则l1与
l2之间的距离为.
【答案】
【考点】平行直线的判断及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解析】由题意可得-(a-3)×1=2a,解得a=1,则直线l1:x+y=0,直线l2:x+y-2=0,由平行线距离公式得.
14.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若三点A(1,-1,a),B(2,a,0),C(1,a,-2)满足(-2)⊥,则实数a的值为.
【答案】
【考点】空间向量得坐标运算
【解析】由题意,,,所以,解得.
15.词语“堑堵”、“阳马”、“鳖臑”等出自中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商功》,是古代人对一些特殊锥体的称呼.在《九章算术·商功》中,把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现有如图所示的“鳖臑”四面体PABC,其中PA⊥平面ABC,PA=AC=1,BC=,则四面体P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答案】4π
【考点】立体几何中三棱锥的外接球
【解析】由题意∠ACB=90°,则取PB的中点为点O,可得OA=OB=OP=OC,即O为球心,则其半径,则其表面积.另解:可把该三棱锥补成长宽高分别是1,,1的长方体,则其体对角线为外接球的直径可求得.
16.早在一千多年之前,我国已经把溢流孔技术用于造桥,以减轻桥身重量和水流对桥身的冲击.现设桥拱上有如图所示的4个溢流孔,桥拱和溢流孔轮廓线均为抛物线的一部分,且四个溢流孔轮廓线相同.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根据图上尺寸,溢流孔ABC所在抛物线的方程为,溢流孔与桥拱交点A的横坐标为.
【答案】;
【考点】抛物线的实际问题
【解析】由题意可知拱桥为以原点为顶点的抛物线,且经过点C(20,-5),可设拱桥所在抛物线的方程为,带入点C可解得.而溢流孔ABC是以点B(14,0)可解得为顶点的抛物线,也经过点C(20,-5),则设溢流孔ABC所在抛物线的方程为,代入点C可解得,所以溢流孔ABC所在抛物线的方程为。联立拱桥与溢流孔ABC所在抛物线的方程组,解得,则点A的横坐标为.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①sin(A-B)=sinB+sinC;②2acosC=2b+c;③△ABC的面积S=(a2-b2-c2)
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解答该问题.
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__________,D是边BC上的一点,∠BAD=,且b=4,c=2,求线段AD的长.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考点】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综合
【解析】解:选①.
由条件①
sin(A-B)=sinB+sinC,
在△ABC中,A+B+C=π,所以sin(A-B)=sinB+sin(A+B),

sinAcosB-cosAsinB=sinB+sinAcosB+cosAsinB,
………………
2分
从而sinB=-2cosAsinB.
因为B为三角形内角,所以sinB≠0,所以cosA=-.
因为A为三角形内角,所以A=.
………………
4分
在△ABC中,因为b=4,c=2,
故由正弦定理

得4sinC=2sinB,即2sinC=sinB,
所以sinB=2sinC=2sin(-B)=cosB-sinB,即2sinB=cosB.
由sinB≠0知cosB≠0,因此tanB==eq
\f(,2).
………………
8分
因为∠BAD=,所以AD=AB·tanB=.
………………
10分
选②.
由条件②2acosC=2b+c,结合余弦定理得2a×=2b+c,

a2=b2+c2+bc,
………………
2分
所以cosA==-,
因为A为三角形内角,所以A=.
………………
4分
在△ABC中,因为b=4,c=2,
故由正弦定理

得4sinC=2sinB,即2sinC=sinB,
所以sinB=2sinC=2sin(-B)=cosB-sinB,即2sinB=cosB.
由sinB≠0知cosB≠0,因此tanB==eq
\f(,2).
………………
8分
因为∠BAD=,所以AD=AB·tanB=.
………………
10分
选③.
由条件③,△ABC的面积S=(a2-b2-c2),
得bcsinA=(-2bccosA),即sinA=-cosA,
………………
2分
因为A为三角形内角,所以sinA≠0,从而cosA≠0,
所以tanA==-,所以A=.
………………
4分
在△ABC中,因为b=4,c=2,
故由正弦定理

得4sinC=2sinB,即2sinC=sinB,
所以sinB=2sinC=2sin(-B)=cosB-sinB,即2sinB=cosB.
由sinB≠0知cosB≠0,因此tanB==eq
\f(,2).
………………
8分
因为∠BAD=,所以AD=AB·tanB=.
………………
10分
另解:A=(略)
………………
4分
在△ABC中,因为b=4,c=2,
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A=42+22-2×4×2×cos=28,
所以a=2.
………………
6分
由正弦定理得=,则sinB==eq
\f(4×sin,2)=eq
\f(,7),
又B为锐角,所以cosB==eq
\f(2,7),则tanB==eq
\f(,2).………
8分
在△ABD中,因为∠BAD=,
所以AD=AB·tanB=.
………………
10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F:(x-2)2+y2=1,动圆M与直线l:x=-1相切且与圆F外切.
(1)记圆心M的轨迹为曲线C,求曲线C的方程;
(2)已知A(-2,0),曲线C上一点P满足PA=PF,求∠PAF的大小.
【考点】抛物线的轨迹定义、抛物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1)设M(x,y),圆M的半径为r.
由题意知,MF=r+1,M到直线l的距离为r.
方法一:点M到点F(2,0)的距离等于M到定直线x=-2的距离,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知,曲线C是以F(2,0)为焦点,x=-2为准线的抛物线.
故曲线C的方程为y2=8x.
……………………6分
方法二:因为MF==r+1,|x+1|=r,x>-1,
所以=x+2,化简得y2=8x,
故曲线C的方程为y2=8x.
……………………6分
(2)方法一:设P(x0,y0),由PA=PF,
得(x0+2)2+y02=2[(x0-2)2+y02],
……………………8分
又y02=8x0,解得x0=2,故P(2,±4),
……………………10分
所以kPA=±1,从而∠PAF=.
…………………12分
方法二:过点P向直线x=-2作垂线,垂足为Q.
由抛物线定义知,PQ=PF,所以PA=PQ,
……………………8分
在△APQ中,因为∠PQA=,
所以sin∠QAP==eq
\s\do1(\f(,2)),
……………………10分
从而∠QAP=,故∠PAF=.
…………………1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为AC中点.
(1)求证:B1A∥平面C1BD;
(2)若AA1=AB=3,BC=4,且AB⊥BC,求三棱锥B-B1C1D的体积.
【考点】立体几何证明、求几何体的体积
【解析】(1)证明:连结B1C交BC1于点O,连结OD.
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C=B1C1,BC∥B1C1,
所以四边形B1BCC1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O为B1C中点.
又因为D为AC中点,
所以OD为△CB1A的中位线,
所以B1A∥OD.
…………………3分
又因为B1A平面C1BD,OD
平面C1BD,
所以B1A∥平面C1BD.
…………………5分
(2)解:
方法一:三棱锥B-B1C1D的体积就是三棱锥D-BB1C1的体积.…………7分
过点D作DE⊥BC,垂足为E.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1B⊥平面ABC.
因为DE平面ABC,
所以B1B⊥DE.
又因为DE⊥BC,且B1B,BC平面B1BCC1,B1B∩BC=B,
所以DE⊥平面B1BCC1,即DE为三棱锥D-BB1C1的高.
………9分
在△ABC中,AB=3,BC=4,且AB⊥BC,
所以AC==5,sinC=,
在Rt△DEC中,DC=AC=,所以DE=DC×sinC=.
又△BB1C1的面积S=×BB1×B1C1=×3×4=6,
所以三棱锥D-BB1C1的体积V=×S×DE=3,
故三棱锥B-B1C1D的体积等于3.
………12分
方法二:三棱锥B-B1C1D的体积就是三棱锥B1-BDC1的体积.
………7分
因为(1)中已证B1A∥平面C1BD,
所以B1到平面BDC1的距离等于A到平面BDC1的距离.
因此三棱锥B1-BDC1的体积等于三棱锥A-BDC1的体积,
即等于三棱锥C1-ABD的体积.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C1C⊥平面ABC,
所以C1C为三棱锥C1-ABD的高.
………10分
因为AB=3,BC=4,且AB⊥BC,S△ABC=×AB×BC=6.
因为D是AC的中点,所以△ABD的面积S=S△ABC=3.
故三棱锥C1-ABD的体积V=×S×C1C=3,
即三棱锥B-B1C1D的体积等于3.
………12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O:x2+y2=1,点A,B是直线x-y+m=0(m∈R)与圆O的两个公共点,点C在圆O上.
(1)若△ABC为正三角形,求直线AB的方程;
(2)若直线x-y-=0上存在点P满足·=0,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考点】解析几何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数量积综合
【解析】
解:(1)由△ABC为正三角形,得∠AOB=2∠ACB=,
所以∠ABO=∠BAO=,
所以原点O到直线AB的距离d=1×sin=.
………3分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eq
\s\do1(\f(|m|,))=,解得m=eq
\s\do1(\f(,2))或-eq
\s\do1(\f(,2)).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2x-2y+=0或2x-2y-=0.
………5分
(2)方法一:设A(x1,y1),B(x2,y2),P(x,y).
因为·=0,所以点P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
记该圆圆心为(x0,y0),则是方程组的解,解得eq
\b\lc\{(\a\al(x0=-,,y0=.))
故以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2+(y-)2=1-,
其中-<m<.
…………9分
又点P在直线x-y-=0上,即直线与圆有公共点,
所以eq
\s\do1(\f(|m+|,))≤eq
\r(1-),即2m2+2m+1≤0.
解得-eq
\s\do1(\f(+1,2))≤m≤eq
\s\do1(\f(1-,2)).
综上,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eq
\s\do1(\f(+1,2)),eq
\s\do1(\f(1-,2))].
………12分
方法二:设A(x1,y1),B(x2,y2).
联立直线AB与圆O方程,得
消去y得2x2+2mx+m2-1=0.

所以x1,x2是①的两个解,
判别式△=(2m)2-4×2×(m2-1)>0,即-<m<,
且x1+x2=-m,x1x2=.
………7分
设点P(x,y),则=(x-x1,y-y1),=(x-x2,y-y2).
由·=0,得(x-x1)
(x-x2)+(y-y1)
(y-y2)=0,

将y=x-,y1=x1+m,y2=x2+m代入②,
整理得2x2-2(x1+x2+m+)x+2x1x2+(m+)(x1+x2)+(m+)2=0.
又x1+x2=-m,x1x2=,所以2x2-2x+m2+m+2=0,
关于x的方程2x2-2x+m2+m+2=0有实数解,
………10分
因此(-2)2-4×2×(m2+m+2)≥0,即2m2+2m+1≤0,
解得-eq
\s\do1(\f(+1,2))≤m≤eq
\s\do1(\f(1-,2)).
综上,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eq
\s\do1(\f(+1,2)),eq
\s\do1(\f(1-,2))].
………12分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B⊥平面ABCD,PA⊥AB,PA=AD=4,
BC∥AD,AB⊥AD,AB=BC=2,=λ(0≤λ<1).
(1)若λ=,求直线DE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
(2)设二面角B-AE-C的大小为θ,若|cosθ|=,求λ的值.
【考点】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解析】解:因为平面PAB⊥平面ABCD,PA⊥AB,平面PAB∩平面ABCD=AB,PA平面PAB,所以PA⊥平面ABCD.
因为AD平面ABCD,所以PA⊥AD.
又AB⊥AD,所以PA,AB,AD两两互相垂直.
以{,,}为正交基底,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2分
因为PA=AD=4,AB=BC=2,
所以A(0,0,0),B(2,0,0),C(2,2,0),D(0,4,0),P(0,0,4).
(1)若λ=,即E为PC中点,则E,
所以=,=,=.
设平面ABE的一个法向量为m=(x1,y1,z1),
则即eq
\b\lc\{\rc\
(\a\vs4\al\co1(2x1=0,,x1+y1+2z1=0.))令z1=1,得y1=-2,
所以平面ABE的一个法向量为m=(0,-2,1).
…………………4分
设直线DE与平面ABE所成角为α,
则sinα=|cos<,m>|=||=.
…………………6分
(2)因为=λ(0≤λ<1),则E(2λ,2λ,4-4λ).
设平面ABE的一个法向量为n=(x2,y2,z2),
则即eq
\b\lc\{\rc\
(\a\vs4\al\co1(2x2=0,,2λx2+2λy2+(4-4λ)z2=0.))令y2=2,得z2=,
所以平面ABE的一个法向量为n=(0,2,).设平面AEC的一个法向量为l=(x3,y3,z3),则即eq
\b\lc\{\rc\
(\a\vs4\al\co1(2x3+2y3=0,,4z3=0.))令x3=1,得y3=-1,
所以平面AEC的一个向量为l=(1,-1,0).
……………………9分
(或证明CD⊥平面PAC,从而为平面PAC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二面角B-AE-C的大小为θ,且|cosθ|=,
得|cos<n,l>|=||=,整理得3λ2+2λ-1=0,
解得λ=,或λ=-1(舍).所以λ=.
……………12分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C:+=1(a>b>0)
的左顶点与上顶点的距离为2,且经过点(2,).
(1)求椭圆C的方程;
(2)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P,Q两点,M是PQ的中点.若椭圆上存在点N满足=3,求证:△PQN的面积S为定值.
【考点】圆锥曲线中的应用:椭圆求标准方程、利用向量证明面积为定值
【解析】解:(1)椭圆C的左顶点(-a,0),上顶点(0,b).
因为左顶点与上顶点的距离为2,所以=2,化简得a2+b2=12.

因为椭圆经过点(2,),所以+=1,②
…………2分
由①②解得a2=8,b2=4或a2=6,b2=6(舍去),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
…………4分
(2)当PQ斜率不存在时,N为(±2,0),PQ方程为x=±eq
\s\do1(\f(2,3)),易得PQ=eq
\s\do1(\f(8,3)),
此时S=×MN×PQ=×eq
\s\do1(\f(8,3))×eq
\s\do1(\f(8,3))=.
…………5分
当PQ斜率存在时,设PQ的方程为y=kx+m
(m≠0),
联立eq
\b\lc\{(\a\al\vs1(y=kx+m,,+=1))得(1+2k2)x2+4kmx+2(m2-4)=0,
由△=(4km)2-8(1+2k2)(m2-4)>0,得0<m2<8k2+4.


设P(x1,y1),Q(x2,y2),则x1+x2=,x1x2=,
因此PQ的中点M为(,).
又因为=3,所以N(,),
将点M代入椭圆方程,得+=1,
化简得2k2+1=m2,符合(
)式.
……………9分
记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d,
则S=4S△OPQ=2PQ×d=2|x1-x2|×d
=2×eq
\s\do1(\f(2×,1+2k2))×eq
\s\do1(\f(|m|,))=eq
\s\do1(\f(4|m|×,1+2k2)),
将2k2+1=m2代入,得S=eq
\s\do1(\f(4|m|×,m2))=.
综上,△PQN的面积S为定值.
…………12分
(第6题)
C1
(第7题)
A
B
C
B1
O
N
(第11题)
O
M
P
l2
l1
(第12题)
A
B
C
P
(第15题)
第16题
(图)
O
P
M
N
l2
l1
(图)
O
P
M
N
l2
l1
(图)
O
P
M
N
l2
l1
D
B
B1
A1
(第19题)
C1
A
C
B1
(第19题)
A1
C1
B
D
A
C
O
E
(第21题)
P
A
B
C
D
E
y
z
P
A
B
C
D
E
x
xA1
O
y
P
M
Q

(第22题图)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