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__物理
课题
第十四章
第一节
电是什么
项
目
内
容
设计意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磨擦起电。2、知道自然界有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过程与方法: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教育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
二、重点与难点
在实验过程中,学习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能从实验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分析得出两种电荷的逻辑推理和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的原理。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我们的生活是不开电的,问题: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电?延伸提问:假设一座城市完全断电,同学们想像一下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引出课题:既然电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那么天空中的闪电是电么?电是什么呢?(多媒体播放闪电的图片)第一节
电是什么一、摩擦起电(1)提出问题:电是什么?通常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办法使物体带电?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刚刚的闪电产生来思考)
从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用摩擦起电机演示闪电产生,肯定(纠正)学生的回答结论:物体有了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说明什么是轻小物体。体积小,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在铁架台上展示两种轻小物体,方便接下来的实验)问题:那怎么使物体带电呢?生:摩擦(3)实验:利用手中的器材探究摩擦起电现象。观察、归纳结论。(4)教师提问:摩擦起电是一种简单的自然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你体会到摩擦起电现象吗?请举例说。(PPT展示几个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学生思考回答。二、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教师实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也能吸引轻小物体问:那么这两个物体(上述的玻璃棒与橡胶棒)所带的电是一样的么?生:(相互靠近,吸引是异种电荷,排斥是同种电荷)教师实验验证现象:橡+橡(橡胶棒)——排斥
玻+玻(玻璃棒)——排斥
(橡胶棒)+(玻璃棒)——吸引延伸实验,说明自然界中有且只要两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定义为正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定义为负电荷5、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正、负电荷的规律和它们之间间相互作用规律。异种电荷相互排斥(相互排斥的两物体肯定带同种电)同种电荷相互吸引(提问:相互吸引的两物体肯定带异种电么?)阅读p59
加油站了解电荷量及其符号6、例题1)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2)如图1所示,A,B,C为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A带正电,C一定带正电????B.如A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C.如B带正电,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D.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则可能不带电?解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用该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三、验电器:1、提出问题:验电器的构造有哪些?依据什么原理构成的?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让学生观察实物、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回答提出问题。3、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教师
分别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玻璃棒接触验电器(说明验电器只能够检验物体是否电,而不能检验具体带何种电荷)教师通过“加油站”介绍静电感应现象。
四、静电的利用与防护例题:1)、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说明验电器(???)?A.不带电荷?B.带正电荷?C.带负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再将另一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箔片的张角变大,?则该带电体带的是?(????)。?A.?正电荷?B.?负电荷?C.?无法确定3)思考,为什么油罐车要拖着长长的链条尾巴?四、简单说明使物体带电的另外两种方式,感应起电与接触起电
设计意图
五、板书
五、板书1、一些物体被磨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2、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3、验电器只能够检验物体是否电,而不能检验具体带何种电荷4、使物体产生电的方式:
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六、教后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