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8.2 电功率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8.2 电功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6 15:5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根据你所教的学科,选择一个课题,设计一个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单元,从导入环节、讲授环节、评价环节进行设计)。请下载下方模板,完成后上传提交。
单元计划模板
概览
作品标题
《电功率》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
初中物理
适用年级
九年级
对应教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二节《电功率》
覆盖范围
□单元   □课
 
其他
所需时间
说明:实施此教案所需的时间,如:45分钟,4课时,1年等等。
导入新课五分钟,讲授新课25分钟,课后练习10分钟,共40分钟。
概述(说明:在这里简要地描述教学目标、实施过程、成果要求等内容)
在讲到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有一只‘2.5V,3W’的小灯泡和一个电压为4V的电源,若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怎么办?”解答这个问题需利用串联电阻可以分压的知识。一般做法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串联电阻可分压的特点,边画图,边讲解的方法,采用问答方式,让学生知道:当实际电压超过额定电压时,灯会被烧坏。再引导学生考虑串联分压,试图让学生体会到串联分压的应用。但是这样做,效果不会很理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1、我先利用电脑演示:灯直接连在该电源上,由于电压过大,灯泡被烧坏的情景,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注意和兴趣。2、接着再利用课件所具有的动态特点,演示在原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分去了一部分电压,灯可以正常发光的动态画面。这样就会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了“串联分压”的特点。而且利用课件件还能使其更真切地体会到物理知识和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增强学生自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涉及学科(在相关学科复选框内打勾)
说明:本教案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建议不要超过四门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研究性学习□
其他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学习目标与课程标准:
说明:清楚地描述你希望学生在经过本阶段的学习后所能达到的具体目标及相对应的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理解电功率的概念。
  (2)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有W和kW。
  (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电功率的大小是仪器的主要指标之一。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进一步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体会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用电器的铭牌比较它们的功率大小,培养节能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3)通过观察铭牌,计算电功,培养节能意识。
过程(教学或学习过程)
说明:在这一部分,清晰地描述你的教学步骤以及相应的活动序列。请注意体现教学活动与框架问题的针对性并说明各活动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在用到自己制作的文档时,请注明文件名并设置相应链接。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手段
新课引入
观察电能表,常常可以发现:表上的铝盘在使用一只白炽灯泡时转得慢,在使用电吹风机时转得快。说明铝盘转动的快慢与用电器的种类有关!这两种用电器有什么不同?
观看图片各小组三分钟讨论展示观点。
从网络上下载视频。让从生活中常见现象入手,创设物理情景,体现“从生活走入物理”的教学理念,并激发学生求知欲。
导学施教
师:物理学中引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来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它就是电功率。从刚才的比较中得出应该怎么来描述电功率呢?如果用Ρ表示电功率,用W
表示电功,用t表示通电时间,用公式就应该这样表示:。引导学生说出其物理意义、数值和单位。师:但在工农业生产上的用电器,功率往往很大,这时就要用更大的单位千瓦(kW)来表示。1kW=1000W
生答:电功率就是用电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生:用电器1秒钟内消耗的电能。当电功的单位是焦(J),时间的单位是秒s),电功率的单位就是焦/秒(J/s),常用瓦特(W)来表示。学生熟悉电功率的常用单位。
Ppt投影电功率的定义、单位等。初步培养学生定义物理量的一般方法。掌握电功率的公式、单位。
例1:某电视机的电功率是250
W,每天用电3
h,一个月用电多少千瓦时?(按30天计算)
学生计算。了解单位的配套使用(1)P—W,t—S,W—J;(2)P—kW,t—h,W—kW·h。
Ppt投放例题。目的是复习上节所学的用电能表计量电能;培养学生运用公式的能力;注意公式中单位的配套使用。
解:P
=
150
W
=
0.15
kW  t
=
3
h×30
=
90
h  一个月内消耗的电能是  W
=
Pt
=
0.15
kW×90
h
=
13.5
kW
·
h答:一个月用电
13.5
kW
·
h。
学生思考后回答并认识到“千瓦时”的来历,以及千瓦时和焦的大小关系。
Ppt投放单位的换算。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电能单位的认识。
投放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猜想和了解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的电功率,进一步感知瓦的大小。
Ppt投放部分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和图片。直观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
演示实验推理电功率的公式P=UI推到出P=U2/R
P=I2R控制变量法。
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进行猜想电功率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总结电功率的四种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敢于有根据地进行猜想的良好品质。进一步巩固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额定功率
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2、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思考讨论并回答。认识灯泡的铭牌。
我先利用电脑演示:灯直接连在该电源上,由于电压过大,灯泡被烧坏的情景。接着再利用课件所具有的动态特点,演示在原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分去了一部分电压,灯可以正常发光的动态画面。再用Ppt投放部分家用电器的铭牌。让学生了解铭牌上标注数值的含义。。






1、演示实验。2、和学生一起总结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和小灯泡的亮度关系。
总结并理解:1、当U实=U额,则P实=
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当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容易烧坏。当U实<
U额,则P实学生实验,同时投影仪配合实验的各个环节。让正确认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同时为下一节课定量研究定功率奠定基础。





谈谈你的收获:1.通过本节课的探究,你学到了什么?2.能区分电功率与上节课学习的电能吗?3、通过学习电功率,你在生活实际中应怎样去实践,还有应如何节能。
学生回答思考。
适时点拨,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练习评析
(提前一天发放预习学案)协助解决学生预习和巩固中的疑问。
生生、师生互相交流预习学案中的疑问与收获。
课外活动
每个家庭都需要照明的电灯,目前市场上既有白炽灯,又有电子节能灯,究竟哪一种灯更好呢?同学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调查。然后根据你收集的数据,说明你应选择何种灯更经济。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节约意识。
ppt播放市场上的各种灯具图片和动画。
所需资源
洋葱学院
说明:在这一部分介绍可以用于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材料或参考网址(建议在每个网址后写上一句话,简要介绍该网站适用于本教案的内容)
印刷材料
参考网址
Yangcong345.com
其他
紧贴教材,解锁知识点,核心考点专项训练,轻松学习。
评价方法或工具
说明:说明在本教案的实施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请注明这些评价工具对应的文件名并设置相应链接。
对学习过程或活动
我先利用电脑演示:灯直接连在该电源上,由于电压过大,灯泡被烧坏的情景。接着再利用课件所具有的动态特点,演示在原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分去了一部分电压,灯可以正常发光的动态画面。
对学习成果
用ppt投放部分家用电器的铭牌。让学生了解铭牌上标注数值的含义。
其他评价
多媒体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