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2节分子的热运动课件+达标练含解析(3份打包)新人教版选修3_3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_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2节分子的热运动课件+达标练含解析(3份打包)新人教版选修3_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6 06:36:02

文档简介

第2节
分子的热运动
1.(2020·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热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同种物质的分子的热运动激烈程度可能不相同
D.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和分子热运动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得剧烈
解析: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故A正确;布朗运动是指固体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热运动是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同种物质的分子的剧烈程度可能不同,故C正确;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和分子热运动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得剧烈,故D正确。
2.(2020·山东省高密一中高二下学期检测)我国已经展开对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
μm的悬浮颗粒物,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人体后会进入血液对人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的燃烧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温度越高,PM2.5的运动越激烈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周围大量分子对PM2.5碰撞的不平衡使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
解析:PM2.5直径小于2.5
μm,比分子要大得多,所以在空气中做的是布朗运动,不是热运动,B错误;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A正确;布朗运动是由大量液体(气体)分子与布朗颗粒碰撞的不平衡性产生的,所以C正确;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所以倡导低碳生活,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D正确。
3.(2020·哈尔滨第三十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所示。图中记录的是( B )
A.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B.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
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
D.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解析: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对微粒来讲,它下一刻向哪运动都是不可知的,我们只能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而不可能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和速度时间图像,故A、C、D错误,B正确。
PAGE
-
1
-(共44张PPT)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第二节 分子的热运动
【素养目标定位】

了解扩散现象,布朗运动以及热运动的含义
※※
掌握布朗运动的决定因素及成因

通过实验,体会布朗运动现象
【素养思维脉络】
课前预习反馈
知识点
1
1.定义
不同物质分子彼此____________的现象。
2.产生原因
物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_。
3.应用
生产半导体器件时,在________条件下通过分子的________在纯净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
扩散现象
进入对方
无规则运动
高温
扩散
4.发生环境
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时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5.意义
反映分子在做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运动。
固态、液态、气态
永不停息
无规则
知识点
2
1.概念
悬浮________在液体或气体中的__________运动。
2.产生原因
大量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的__________造成的。
3.运动特点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
4.影响因素
微粒________、温度________,布朗运动越激烈。
5.意义
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____________。
布朗运动
微粒
无规则
不平衡
永不停息
无规则
越小
越高
无规则性
知识点
3
1.定义
分子永不停息的__________运动。
2.宏观表现
________现象和________运动。
3.特点
(1)永不停息;
(2)运动__________;
(3)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________。
热运动
无规则
扩散
布朗
无规则
激烈
『判一判』
(1)悬浮微粒越大,越不容易观察到布朗运动。
(  )
(2)将布朗运动的装置由实验室移动到高速运动的列车上,微粒的布朗运动更明显。
(  )
(3)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
(  )
(4)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分子就停止热运动。
(  )
(5)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是分子的热运动。
(  )
(6)分子的热运动人眼不能直接观察,布朗运动可以直接用眼睛观察到。
(  )

×

×
×
×
辨析思考
『选一选』
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①海绵状塑料可以吸水 ②揉面团时,加入小苏打,小苏打可以揉进面团内 ③放一匙食糖于一杯开水中,水会变甜 ④把盛开的腊梅放入室内,会满室生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海绵状塑料吸水是水滴进入塑料间隙,不是扩散;小苏打揉进面团,是机械外力作用的结果;食糖溶于开水中,腊梅香气释放是扩散现象。故B正确。
B
『想一想』
用显微镜观察放在水中的花粉,追踪几粒花粉,每隔30
s记下它们的位置,用折线分别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图示折线是否为花粉的运动径迹?是否为水分子的运动径迹?
答案:不是花粉的运动径迹,更不是水分子的运动径迹。
解析:花粉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大量的液体分子撞击的平均效果的体现,其运动径迹是没有规律的。在花粉粒的运动过程中,每秒钟大约受到1021次液体分子的碰撞。此图画出每隔30
s观察到的花粉粒的位置,用直线依次连接起来,该图线既不是花粉粒的径迹,更不是水分子的径迹,因为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课内互动探究
扩散现象
探究

思考讨论
1
(1)扩散现象是否是由对流和重力引起的?
(2)把一碗小米倒入一袋玉米中,小米进入玉米的间隙中,这一现象是否属于扩散现象?
提示:(1)扩散现象不是由对流和重力引起的,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2)扩散现象是指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上述现象中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是两种物质的混合,所以不属于扩散现象。
归纳总结
1.影响扩散现象是否明显的因素
(1)扩散现象发生时气态物质的扩散现象最快最显著,液态次之,固态物质的扩散现象最慢,短时间内非常不明显。
(2)在两种物质一定的前提下,扩散现象发生明显程度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显著。
(3)扩散现象发生的明显程度还受到“已进入对方”的分子浓度的限制,当浓度低时,扩散现象较为显著。
2.扩散现象的成因分析
扩散现象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而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直接结果,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反映。
3.分子运动两个特点的理解
(1)永不停息即分子不分白天和黑夜,不分季节,永远在运动。
(2)无规则是指单个分子运动无规则,但大量分子运动又具有统计规律性,如总体上分子由浓度大的地方向浓度小的地方运动。
特别提醒
(1)扩散现象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发生,与外界因素无关。
(2)当两部分的分子分布浓度相同时,浓度不再变化,宏观上扩散停止,但分子的运动并没有停止,因此这时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3)分子运动剧烈程度虽然受到温度影响,温度高运动快,温度低运动慢,但分子的运动永远不会停止。
典例
1
典例剖析
(多选)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无色空气的广口瓶倒扣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上,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当抽去玻璃板后所发生的现象,(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
A.过一段时间可以发现上面瓶中的气体也变成了淡红棕色
B.二氧化氮由于密度较大,不会跑到上面的瓶中,所以上面瓶中不会出现淡红棕色
C.上面的空气由于重力作用会到下面的瓶中,于是将下面瓶中的二氧化氮排出了一小部分,所以会发现上面瓶的瓶口处显淡红棕色,但在瓶底处不会出现淡红棕色
D.由于气体分子在运动着,所以上面的空气会到下面的瓶中,下面的二氧化氮也会自发地运动到上面的瓶中,所以最后上、下两瓶气体的颜色变得均匀一致
解题指导:组成物体的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与外界的作用无关。
解析:逐项分析如下:
选项
诊断
结论
A
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过一段时间上下均匀分布,故呈淡红棕色

B
分子运动与密度无关
×
C
分子的热运动不是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的
×
D
分子的热运动使上下气体分布均匀

对点训练
1.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雨后的天空中悬浮着很多的小水滴
B.海绵吸水
C.在一杯开水中放几粒盐,整杯水很快就会变咸
D.把一块煤贴在白墙上,几年后铲下煤后发现墙中有煤
CD
解析:扩散现象是指两种不同的分子互相进入对方中的现象,它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天空中的小水滴不是分子,小水滴也是由大量水分子组成的,这里小水滴悬浮于空气中并非分子运动所为,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同样海绵吸水也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海绵吸水是一种毛细现象,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而整杯水变咸是盐分子进入到水分子之间所致,墙中有煤也是煤分子进入的结果,故选项C、D符合题意。
布朗运动
探究

思考讨论
2
在一锅水中散一点胡椒粉,加热时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上下翻滚。
(1)胡椒粉的运动是布朗运动吗?
(2)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吗?
提示:(1)不是 (2)不是
归纳总结
1.产生原因
当微粒足够小时,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或气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某一瞬间,微粒在某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致使微粒向这一方向运动;在另一个瞬间,微粒在另一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强,致使微粒又向另一方向运动,由于分子对微粒的频繁撞击,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如图所示。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间接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2.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
(1)悬浮的微粒越小,撞击的不平衡性就越明显,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2)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3.布朗运动的意义
尽管布朗运动本身并不是分子的运动,但由于它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分子的撞击所致,所以它能反映分子的运动特征,这就是布朗运动的意义所在。
典例剖析
(2020·山西省长治、运城、大同、朔州、阳泉五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小张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细微粉笔末的运动,从A点开始,他把小颗粒每隔20
s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依次得到B、C、D等点,把点连线形成如图所示折线图,则关于该粉笔末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典例
2
A.该折线图是粉笔末的运动轨迹
B.粉笔末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经过B点后10
s,粉笔末应该在BC的中点处
D.粉笔末由B到C的平均速度小于由C到D的平均速度
E.若改变水的温度,再记录一张图,则仅从图上不能确定记录哪一张图时的温度高
答案:BDE
解题指导:(1)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它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2)布朗运动示意图是不同时刻的小颗粒位置的连线并非其运动轨迹。
解析:该折线图不是粉笔末的实际运动轨迹,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故A错;粉笔末受到水分子的碰撞,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粉笔末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由于运动的无规则性,所以经过B点后10
s,我们不知道粉笔末在哪个位置,故C错误;任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所以位移越大,则平均速度就越大,故粉笔末由B到C的平均速度小于由C到D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由于运动的无规则性,所以我们无法仅从图上就确定哪一张图的温度高,故E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DE。
对点训练
2.(2020·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了大量液体分子的运动也是无规则的
B.微粒做布朗运动,充分说明了微粒内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是由于悬浮微粒受周边其它微粒撞击的不平衡性引起的
D.悬浮微粒越大,在相同时间内撞击它的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剧烈
A
解析: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是由外界条件无规律的不断变化引起的,因此它说明了液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故A正确;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反映,不是微粒内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反应,故B错误;布朗运动是由于悬浮微粒受周边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性引起的,故C错误;布朗运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悬浮颗粒越小,温度越高,颗粒的受力越不均衡,布朗运动就越明显。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
分子的热运动
探究

思考讨论
3
暮春时节,金黄的油菜花铺满了原野,微风拂过,飘来阵阵的花香。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离很远,人们就能够闻到这沁人心脾的香味呢?
提示:分子的热运动
归纳总结
1.热运动及其特点
(1)热运动指微观上的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一个分子的运动不能说是热运动。
(2)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不要认为温度过低,分子就停止热运动。
(3)分子热运动是扩散现象形成的原因,布朗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反映,但不能说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是热运动。
2.布朗运动与热运动的关系
布朗运动
热运动
不同点
研究对象
悬浮于液体中的微粒
分子
观察难易程度
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肉眼看不到
在显微镜下看不到
相同点
①无规则运动 ②永不停息 ③与温度有关
联系
周围液体(或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是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布朗运动是热运动的宏观表现
特别提醒
(1)热运动是分子运动,布朗运动是微粒的运动。
(2)热运动永不停息,液体变成固体时,其中微粒的布朗运动会停止。
(3)分子及布朗运动的微粒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
(4)热运动是对大量分子而言的,对个别分子无意义。
典例剖析
下列关于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运动是物体受热后所做的运动
B.0
℃的物体中的分子不做无规则运动
C.热运动是单个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D.热运动是大量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解题指导:分子热运动的“热”字,应该赋予其两层含义:①指分子无规则的运动,不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与何种分子无关。
典例
3
D
解析:热运动是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所做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单个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因此A、C错误,D正确;分子的热运动永不停息,因此0
℃的物体中的分子仍做无规则运动,B错误。
对点训练
3.放在房间一端的香水,打开瓶塞后,位于房间另一端的人将(  )
A.立即嗅到香味,因为分子热运动速率很大,穿过房间所需时间极短
B.过一会儿才能嗅到香味,因为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不大,穿过房间需要一段时间
C.过一会儿才能嗅到香味,因为分子热运动速率虽然很大,但由于是无规则运动,且与空气分子不断碰撞,要嗅到香水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
D.过一会儿才能嗅到香味,因为分子热运动速率不大,且必须有足够多的香水分子,才能引起嗅觉
C
解析:分子的运动是十分混乱的、无规则的。分子热运动速率虽然很大(约几百米每秒),但无规则运动过程中与其他分子不断碰撞,使分子沿迂回曲折路线运动,要嗅到足够多的香水分子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因此选C。
核心素养提升
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的比较
项目
扩散现象
布朗运动
定义
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原因
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直接原因:大量液体(或气体)分子对悬浮微粒的撞击而导致的不平衡性。
根本原因: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项目
扩散现象
布朗运动
影响因素
(1)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浓度:从浓度大处向浓度小处扩散
(3)还与物质的状态、物体的密度差有关
(1)温度: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2)固体微粒的大小: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微观机制
扩散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但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是间接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相同点:①产生的根本原因相同,都是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它们都随温度的升高而表现得越明显。
(多选)下列有关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永不停息的运动
B.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C.扩散现象突出说明了物质的迁移规律,布朗运动突出说明了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规律
D.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


CD
解析:布朗运动没有终止,而扩散现象有终止,当物质在这一能到达的空间实现了分布均匀,那么扩散现象结束,扩散现象结束不能再反映分子运动是否结束,因此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的只有布朗运动,所以A错。扩散是物质分子的迁移,布朗运动是宏观颗粒的运动,是两种完全不相同的运动,则B错。两个实验现象说明了分子运动的两个不同侧面的规律,则C正确。两种运动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剧,所以都与温度有关。故D正确。第2节
分子的热运动
(时间:30分钟 总分:50分)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6题为多选题)
1.(2020·山东省日照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固体小颗粒的体积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B.与固体小颗粒相碰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显著
C.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D.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因为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过程中撞击固体颗粒的不平衡性而造成的,故可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能说成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固体颗粒越小,同一时该撞击固体颗粒的分子数目就越少,不平衡性就越明显,布朗运动就越明显,故C正确,AB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热的物体中的分子有热运动,冷的物体中的分子无热运动
B.气体分子有热运动,固体分子无热运动
C.高温物体的分子热运动比低温物体的分子热运动激烈
D.运动物体中的分子热运动比静止物体中的分子热运动激烈
解析: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以及温度高低,分子都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只是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3.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B )
A.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炭粒受重力作用
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炭粒都做无规则运动
C.使用炭粒更大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
D.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炭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
解析:墨滴入水,最后混合均匀,这是扩散现象,炭粒做布朗运动,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炭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越迅速,选项B正确。
4.(2020·上海复旦附中期中考试)下列语句中,描述分子热运动的是( AB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踏花归去马蹄香
C.影动疑是玉人来
D.风沙刮地塞云愁
解析:酒香在空气中传播,马蹄上的花香在空气中传播都属于扩散现象,是由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AB正确;影动是由光学因素造成的,与分子热运动无关,C错误;风沙刮地是沙子在自身重力和气流的作用下所做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D错误。
5.同学们一定都吃过味道鲜美的烤鸭,烤鸭的烤制过程没有添加任何调料,只是在烤制之前,把烤鸭放在腌制汤中腌制一定时间,盐就会进入肉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如果让腌制汤温度升高,盐分子进入鸭肉的速度就会加快
B.烤鸭的腌制过程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把盐分子吸进鸭肉里
C.在腌制汤中,有的盐分子进入鸭肉,有的盐分子从鸭肉里面出来
D.把鸭肉放入腌制汤后立刻冷冻,将不会有盐分子进入鸭肉
解析:盐分子进入鸭肉是因为盐分子的扩散,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A正确;盐分子进入鸭肉是因为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因为分子引力,B错误;盐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有的进入鸭肉,有的离开鸭肉,C正确;冷冻后,仍然会有盐分子进入鸭肉,只不过速度慢一些,D错误。
6.(2020·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一模)雾霾天气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形状不规则,但可视为密度相同、直径不同的球体,并用PM10、PM2.5分别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0
μm、2.5
μm的颗粒物(PM是颗粒物的英文缩写)。
某科研机构对北京地区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静稳的雾霾天气中,近地面高度百米的范围内,PM10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略有减小,大于PM10的大悬浮颗粒物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明显减小,且两种浓度分布基本不随时间变化。
据此材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C )
A.PM10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0×10-5
m的悬浮颗粒物
B.PM10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终大于其受到的重力
C.PM10和大悬浮颗粒物都在做布朗运动
D.PM2.5浓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
解析:PM10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1.0×10-5
m的悬浮颗粒物,A项正确;PM10悬浮在空气中,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等于其所受到的重力,B项错误;由题意推断,D项错误;悬浮的PM10和大颗粒物由于空气分子的撞击,它们都在做布朗运动,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7.如图所示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悬浮在水中的一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路线,以微粒在A点开始计时,每隔30
s记下一位置,得到B、C、D、E、F、G各点,则在第75
s末时微粒所在位置一定在CD连线上,对吗?
答案:不对;图中每个拐点记录的是微粒每隔一段时间(30
s)的位置,两位置的连线是人为画上的,不是粒子的运动轨迹,在这30
s内,微粒都做无规则运动,轨迹非常复杂。因此微粒在75
s的位置由题目条件是无法知道的,它可能在CD连线的中点,也可能不在CD的连线上。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6题为多选题)
1.(2020·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下列现象主要用来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B )
A.阳光照进窗户,看到光束中灰尘的运动
B.高油咸鸭蛋内部变咸的过程
C.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两者原来的体积之和
D.大气的湍流运动
解析:阳光照进窗户,看到光束中灰尘的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高油咸鸭蛋内部变咸的过程,是盐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正确;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两者原来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故C错误;大气湍流是大气中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存在很大区别,故D错误。
2.(2020·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空气中大量PM2.5的运动也是分子热运动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悬浮在液体中足够小的微粒,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使微粒的运动无规则
D.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布朗运动是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解析: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固体颗粒分子团的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A错误;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它说明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B错误;悬浮在液体中足够小的微粒,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使微粒的运动无规则,选项C正确;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布朗运动是碳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碳分子的运动,选项D错误。
3.如图所示,把一块铅和一块金的接触面磨平磨光后紧紧压在一起,五年后发现金中有铅,铅中有金,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B )
A.属扩散现象,原因是金分子和铅分子的相互吸引
B.属扩散现象,原因是金分子和铅分子的运动
C.属布朗运动,小金粒进入铅块中,小铅粒进入金块中
D.属布朗运动,由于外界压力使小金粒、小铅粒彼此进入对方中
解析:属扩散现象,是由于两种不同物质分子运动引起的,B对。
4.下列关于布朗运动、扩散现象和对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D )
A.三种现象在月球表面都能进行
B.三种现象在宇宙飞船里都能进行
C.布朗运动、扩散现象在月球表面能够进行,而对流则不能进行
D.布朗运动、扩散现象在宇宙飞船里能够进行,而对流则不能
解析: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而对流需要在重力作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由于布朗运动、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热运动而形成的,所以二者在月球表面、宇宙飞船中均能进行。由于月球表面仍有重力存在,宇宙飞船内的微粒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对流可在月球表面进行,而不能在宇宙飞船内进行,故选A、D两项。
5.(2020·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二下学期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
A.用显微镜观察到花粉颗粒在水中做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在一锅水中撒一些胡椒粉,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不停翻滚,说明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也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到花粉颗粒在水中做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在一锅水中撒一些胡椒粉,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水中的胡椒粉在不停翻滚,但这并不是布朗运动,而是由水的对流引起的,故B错误;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也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6.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热运动( ABD )
A.把一块平滑的铅板叠放在平滑的铝板上,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把它们再分开,会看到它们相接触的面都是灰蒙蒙的
B.把胡椒粉末放入菜汤中,最后胡椒粉末会沉在汤碗底,而我们喝汤时尝到了胡椒的味道
C.含有泥沙的水经一定时间会澄清
D.用砂轮打磨而使零件的温度升高
解析:热运动在微观上是指分子的运动,如扩散现象;在宏观上表现为温度的变化,如“摩擦生热”、物体的热传递等,而水的澄清过程是由于泥沙在重力作用下的沉淀,不是热运动,C错误;A、B、D正确。
二、非选择题
7.下面两种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试分析它们各错在哪里。
(1)大风天常常看到风沙弥漫、尘土飞扬,这就是布朗运动。
(2)一滴碳素墨水滴在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黑了,这是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答案:(1)能在液体或气体中做布朗运动的微粒都是很小的,一般数量级在10-6
m,这种微粒肉眼是看不到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大风天看到的灰沙尘土都是较大的颗粒,它们的运动不能称为布朗运动,另外它们的运动基本上属于在气流作用下的定向移动,而布朗运动是无规则运动。
(2)碳素墨水是由研磨得很细的炭粒散布在水溶液中构成的,把它滴入水中,由于炭粒并不溶于水,它仍以小炭粒的形式存在,这些小炭粒受水分子的撞击,要做布朗运动,并使得整杯水都黑了。布朗运动并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因此说“这是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错误的。
PAGE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