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角的初步认识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角的初步认识 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16 08:5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用尺子画角,体会角是有大小的,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4、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被遮盖的三角形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了了一位图形王国的好朋友,你们猜一猜他是谁?(运用已学过的图形引出本课课题)
教师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擦出来,根据三角形露出的三个角,学生判断一定是三角形。
生:一定是三角形!
师问:为什么一定是三角形呢?(学生说理由,从而引出课题)
生:根据现在露出的三个角就知道一定是三角形。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角(板书课课题)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这样的引入有悬念感,既自然而然的引出了课题,还联系了三角形和角的关系,又对它们加以区分,使学生对新朋友——角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放手学习,自主探究:
(一)观察角,认识角。
1. 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刚才的观察,同学们发现,角有一个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顶点,从顶点出发引出的两条直直的线,我们叫它边。
结论: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在前面观察、猜想的基础上揭示角的数学概念,符合学生识知规律,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二)判断角。
1、出示课件:学生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说明理由,同学之间相互评议,教师随机出示答案。
出示课件:判断角的儿歌
师:同学们,老师将刚才我们判断角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读一读吧!
生听音频,读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判断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了角,了解了角的构成后让学生判断角,这样的辨析练习,反馈及时,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与升华。
(三)画角:
1. 师:如果把角画在纸上会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生动手画)(给学生准备一张纸)
2. 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展示学生的作品:
同学们看这些角画得怎么样?(进行集体交流评议)
3、小组讨论:画角的方法
4、汇报交流画角的要领。
5. 老师也想画一个角,行吗?大家也给老师评一评。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师用希沃绘图工具演示角的正确画法,边演示边讲画法)
先点一个点,从这个点开始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个点开始,向其它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一个图形就是角。
4. 这就是数学上所说的角。看老师画得怎么样?请同学们用正确的画法再画一个角。在自己画的角上面也标上顶点和边。
5. 出示画角儿歌,说一说,背一背。
设计意图:学生的许多灵感大都来源于指尖,让学生在认识角的基础上画角,巩固了对角的认识。
(四)找角。
师: 同学们找一找,我们的周围哪些地方有角呢?
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角,可见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角, 让生进一步感知角, 更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做角:比较角的大小
师:同学们认识了角,会画角,知道什么样的是角,想不想做一个角呢?
1、播放视频:教师演示活动角的做法。
2、请你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纸条和图钉,用图钉做顶点,用纸条做两条边,做一个可以活动的角。
设计意图:学生的许多新知都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取的,而且这种方式获取的知识最不易记掉。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角,在前面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加深对角的本质的认识。
3、用活动角摆一个角。挑选两个让学生说一说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一个大一个小)你从哪儿看出这两个角一个大一个小呢?
小结:角的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4、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小组讨论)
(1)观察法。师生拿出活动角,教师做出一个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的角小的角,找两个小朋友的角和教师的角比。怎么样?(学生回答)
(2)重叠法。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小朋友的角,谁的大一些?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③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比较角的大小,教师借助希沃授课助手,将学生讨论和展示的视频随时传输到大屏上,便于学生观察。)
5、播放动画《红角与蓝角》
师:图形王国的红角和蓝角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突然吵起来了,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观看动画,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2)师生合作验证:
①教师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大的角。
②把角的边剪短,思考:这样的角小了吗?
③学生说理由并用重叠法证明角的大小没变。
④用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3)课件出示:角的大小与什么无关?
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环节,学生觉得对角已经是深入了解了,但本节课的难点还是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因此利用多种演示来直观的向学生说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巩固练习:
1、选一选。
检查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将正确答案的词条拖拽到横线上。
2、比一比:比较角的大小。
让学生利用希沃白板的拖拽功能,将两个角重叠在一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3、数一数。
让学生在图形中数出角的个数,并标出找到的角。
4、 考一考。
看一看,老师所给的图中,一共有几个角。
设计意图:这样的分层练习让每一类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会做。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在所获、学以致用。
四、拓展延伸: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三张长方形纸,利用计时器计时,让同学们在三分钟之内只剪一刀,分别剪出5个角、4个角、3个角,然后用授课宝进行展示交流。
五、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回顾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建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案例评析】
角初步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将观察、 操作、实验、合作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等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操作与探索。教师敢放手, 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合作讨论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
此外,在教学中充分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学生的眼脑手口协调活动,为学生创设了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