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1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冀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1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冀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16 10:5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预设目标 生成目标
知识 在摆一摆、算一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能力 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情感 ??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竖式正确计算两位数间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课前准备 师:小棒、卡片。
生:小棒、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上课教室 一( )班
教学环节 时间
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二、新知探索
1)????学具操作铺垫孕伏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说出计算方法
3)启发思考:36+18的计算方法
5分钟
(一)出示口算卡片
36+40= 30+64=
39+40= 20+56=
18+50= 75+24=
(二)最后出示25+36=?的卡片,引起学生思考,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摆小棒,
先听老师说要求,然后再摆。要求:先摆3捆零6根小棒,再摆1捆零3根小棒。
像这样的不进位的加法会用竖式来计算解答了如果改成:先摆3捆零6根小棒,再摆1捆零8根小棒。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
学生做口算。
思考问题。
巩固复习旧知识,通过初试一道学生不会做的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环节 时间
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1、引导学生用学具摆出结果,并说出自己的操作过程。
?
?
2、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36+18=
?
?
?
?3)归纳交流,方法构建。
三、巩固练习 1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教师:36+18等于多少,用竖式又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用小棒摆一摆,结果是多少根,边摆边说清摆的过程。
如果用竖式计算怎样计算36+18= 请大家列出竖式,尝试着算一算。教师引导学生把出现的各种情况板演在黑板上。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几种竖式的写法:①对。注意让学生说清楚十位上的5是哪里来的?②不对,因为根据操作应该的54,竖式计算后得44,问题出在个位上6+8=14,把“1” 丢掉了,应该和十位上的3+1再加在一起就对了。③也不对,把十位上的3+1写在了百位上,应该和6+8=14进上来的1加在一起得5写在十位的下面。
我们在用竖式进行笔算加法的时候应该注意到哪些方面?
36+18除了可以用竖式计算,还可以怎样算?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34+47= 27+63= 51+48=
(二)用竖式计算
37+44= 65+26= 18+56=
学生操作结束后,教师提出: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怎样解答?
引导学生大伙出解答思路和想法。
学生得出:3捆零6根是36根,1捆零3根是13根,求一共摆多少根,就是用36+13=39(根)
计算方法可能有:36+10+3=49
30+13+6=49 竖式
3? 6
+ 1 3
??? 4 9
引导学生操作后列出算式36+18=
引导学生说出:
在操作时,先把单根的6根和8根合在一起,是14根,够10根,把10根捆成1捆放在整捆的下面便成了1捆零4根,再把原来整捆的3捆、1捆和新捆成的1捆合在一起是5捆,最后把5捆与4根合起来就是54根。
?
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
36 3 6 36
+ 18 + 1 8 + 18
54 414 44
① ② ③
先小组讨论交流在全班汇报。引导学生说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各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引导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中汇报
学生可能有多种算法:如
36+10=46 46+8=54
30+10=40 6+8=14 40+10=54
36+20=56 56-2=54
让学生充分的说出自己思考的计算方法的理由。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错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列出算式,通过操作在思路和计算方法上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和孕伏。
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单根的合在一起够10根,要捆成1捆再和整捆的合在一起,帮助学生直观感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笔算加法的方法。
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体会算法多样化,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