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演唱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演唱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1-16 14:4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小溪流水响叮咚》
科目 音乐 教学对象 四年级 教师
课时 一课时



一、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始终把音乐新课标理念作为教学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并由此获得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
二、教材分析
《小溪流水响叮咚》是一首优美、抒情、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婉转起伏,歌词纯朴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歌曲以欢快的小溪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儿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抒发了对美丽祖国的深情爱意。
三、学情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四年级学生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已经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初步感知音乐乐句段落的变化,用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歌唱,并对歌曲做出相应的肢体反应,有一定的音乐表演表现能力。在本课设计活动中,能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增强课堂的互动,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掌握和体会歌曲。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能够运用连音与顿音唱法,演唱舒展与跳跃的乐句,从而表现歌曲欢快优美的情绪。
3、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能用优美的声音完整、流畅地歌唱《小溪流水响叮咚》。 2、难点 准确地演唱带有连音线、切分节奏、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乐句。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充分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注重个性,重视实践,鼓励创造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与程度,及时采用各种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聆听水声
师:美丽的大自然风景如画,水则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以独特的魅力让大自然灵动起来。大自然的水有很多种:比如江水、海水、河水,还有溪水,你们听听这是什么水声?(播放声音)
师: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六课《小溪流水响叮咚》。
回答老师问题 谈话导入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一种亲切感。
(三)、学唱歌曲(课件出示歌谱)。
1、师:下面,我们就跟随小溪流去作一次短暂的旅行,去领略一下小溪在流淌的途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播放歌曲)
师:小结过渡,小溪饱览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还看到了农民朴实的笑脸,听到了洗衣姑娘的歌声,它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所以歌曲的情绪应当是优美、抒情的。
2、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师:小溪陶醉在美丽如画的自然景色中,它的心情也一定是惬意的。
小溪的歌声时而欢快、跳跃,你能找出这样的乐句吗?
生:各抒己见,找出相关乐句。

观看视频,积极发言。跟随老师的引导,认真学习。

听录音范唱。
运用听辨、模唱、对比、分析、总结、表演唱等各种手段来层层深入地进行歌唱教学,既不让学生感到枯燥,又提高了学生识读乐谱、分析乐谱的能力。
(四)、处理表现歌曲。
3、随琴声练唱:
▼▼ ▼ ▼ ▼▼
5 4 3 0 | 10 3 2|
▼ ▼
10 60 |
5 1 2 5 | 3. 1 |
2 17 | 1— ||
4、幻灯片出示曲谱并朗读歌词
5、师:轻声跟音乐唱,唱完告诉老师哪句比较难?
6、解决难点,分句教唱
7、师:歌曲中有很多的连音线,同学们能找出来吗?(教唱有连音乐句)
8、师:请同学们跟音乐唱,前奏有处流水声,我们先来感受一下。(播放前奏部分)
9、师:刚才同学们唱得节奏音高都很好,可有一点不足:感情不足,你们认为应该用怎样的
跟随音乐唱唱跳跳,体会歌曲情绪。
配合老师按要求的速度演唱,通过对比掌握歌曲情绪。 巩固了歌曲又体现了愉悦性和参与性原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进一步体验音乐的美。

感情唱呢?(前部分优美,后部分欢快)
10、师:这一遍考考你们,我们跟着伴奏唱。 生答

(五)、课堂小结
师:小溪虽然没有瀑布那样气势磅礴,也没有潮水那样汹涌澎湃,但它时而活泼乐观,时而温和含蓄,它亲吻着大地,流入江河湖海。希望同学们像小溪那样热爱生活,像小溪那样团结一心,奔向美好的未来!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走出教室 总结本课,让学生在完整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思想 情感和审美上的升华。
教学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