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三中高一物理运动学章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
A.
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
在t=0时,乙车在甲车前7.5m
C.
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
第1s内的位移是4m
B.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
C.
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2m
D.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
)
A.
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
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
太空中的“天宫一号”绕地球匀速转动,其加速度为零
在足够高的空中某点竖直上抛一物体,抛出后第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设物体抛出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g取。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上升时间可能是
B.
第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C.
末的瞬时速度可能是
D.
内位移可能为
如图所示,两小球A、B用长为1
m的细线连接,用手拿着小球A,当两小球均静止时释放球A,测得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0.2
s,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则A球释放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
A.
1.25
m
B.
1.80
m
C.
3.60
m
D.
6.25
m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0分)
如图所示,将弹性小球以10
m/s的速度从距地面2
m处的A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竖直反弹经过距地面1.5
m高的B点时,向上的速度为7
m/s,从A到B,小球共用时0.3
s,则此过程中(
)
A.
小球发生的位移的大小为0.5
m,方向竖直向下
B.
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3
m/s,方向竖直向下
C.
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为8.5
m/s,方向竖直向下
D.
小球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约为56.7
m/s2,方向竖直向上
国产
FC-31“鹘鹰”隐身战斗机在某次试飞中,由静止开始加速,当加速度
a
不断减小至零时,飞机刚好起飞,则此过程中飞机的(
)
A.
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减小
B.
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增大
C.
速度增加越来越慢,位移增加越来越慢
D.
速度增加越来越慢,位移增加越来越快
如图所示,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ABC行驶,先匀加速运动,第4s末通过B点时速度最大,再经6s匀减速到达C点停止。已知AC长为3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在AB段与BC段平均速度相同
B.
加速和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3
C.
通过B点时速度大小为6m/s
D.
AB段位移为12m
一质点以初速度v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
s内通过的位移为x,第2
s内通过的位移为x,又经过位移x质点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v的大小为
B.
加速度a的大小为
C.
位移x的大小为
D.
位移x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10m,bc=2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
A.
vb=m/s
B.
vc=3
m/s
C.
cd:de=16∶9
D.
从d到e所用时间为5s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实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B,C,让小球分别由A,B,C滚下,如图所示,A,B,C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D.
-=-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若图中的面积为s0,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时相遇,则
B.
若t=t0时二者相遇,则t=2t0时二者还会再次相遇
C.
若t=t0时二者相遇,则到二者再次相遇时乙共走了10s0
D.
若时相遇,则到这次相遇甲走了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
某同学让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6条纸带,如图所示为其中一条,在纸带上取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其中1、2、3点相邻,4、5、6点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s1是1、3两点的距离,s3是4、6两点的距离,s2是2、5两点的距离.
?
(1)测s1、s2、s3后,点2速度的表达式v2=_________?
(2)该同学测得的数据是s1=4.00cm,s2=19.30cm,s3=8.72cm,根据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
rn/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用曝光时间间隔为Δt的相机在真空实验室拍摄羽毛与苹果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一段时间内的局部频闪照片。
(1)这个实验表明:如果我们可以减小??????????对物体下落运动的影响,直至其可以忽略,那么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程度将会相同。
(2)关于图中的x1、x2、x3,关系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x1:x2:x3=1:2:3??????
B.x1:x2:x3=1:3:5
C.x1:x2:x3=1:4:9??????
D.2
x2
=x1
+x3
(3)利用图片提供的信息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g。下列计算式中,正确的是g=??????????。(填选项字母)
A.B.C.D.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0.1
s
由静止开始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AB=15
cm,sBC=20
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
球的速度vB=?
(3)拍摄时sCD=?
(4)A
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t1=4s,能加速到最大速度v1=34m/s,以后只能维持这个速度奔跑t0=10s。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x2=75m
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
v2=30m/s,并能维持较长时间。设猎豹距羚羊x
时由静止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s
才开始逃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
(1)若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上羚羊,求x
的最大值
(2)若猎豹要在其最大速度减速前追上羚羊,求x
的最大值
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如图所示,已知斜塔第一层离地面的高度h1=6.8m,为了测量塔的总高度,在塔顶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经过第一层到达地面的时间t1=0.2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求斜塔离地面的总高度h;
(2)求小球从塔顶落到地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若在斜塔上某一高度处在t2时刻静止释放一根长度为5米的竖直A杆,同时在地面上竖直上抛一根长度也为5米的竖直B杆,经过1s两直杆开始相遇,再经过0.2s两直杆分离,求t2时刻两杆子上端的高度差.(不计空气阻力,两杆在相邻的两条竖直线上)
答案和解析
1.A
AC.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在v-t图象中,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根据图象可知道,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由于时间相同,所以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故A正确,C错误;
B.由于乙车做变减速运动,平均速度不等于,故B错误;
D.因为切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汽车甲和乙的加速度大小都是逐渐减小,故D错误。
2.D
解:AC、根据“面积”大小表示位移,由图象可知,1s到3s甲、乙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所以两车在t=1s时也并排行驶,故AC错误;
B、由图象可知,甲的加速度a甲==10m/s2;乙的加速度a乙==5m/s2;?0至1s,甲的位移x甲=a甲t2=5m,乙的位移x乙=v0t+a乙t2=12.5m,△x=x乙?x甲=12.5?5=7.5m,即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故B错误;
D、1s末甲车的速度为:v=a甲t1=10×1=10m/s,1到3s,甲车的位移为:x=vt1+a甲t12=40m,即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故D正确。
3.D
A.将t=1s代入到x=4t+2t2?中得到第1s内的位移x=6m,故A错误;
B.前t=2s内的平均速度:=8m/s,故B错误;
C.将x=4t+2t2?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t2?对照得到:初速度v0=4m/s,加速度a=4m/s2,则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是x=aT2=4×12m=4m,故C错误;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v=at=4×1m/s=4m/s,故D正确。
4.B
A.火箭点火启动时,初速度是为零,但是下一时刻速度不为零,因为?,所以加速不为零,故A错误;
B.轿车紧急刹车,说明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故B正确;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但是完全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也可以为零,故C错误;
D.空间站匀速转动,速度大小(即速率)不变,速度方向时时刻刻在改变,速度变化不为零加速度就不为零,故D错误。
5.A
解:A、若位移的方向向上,根据得,4=v0-5,解得第5s内的初速度为9m/s,上升到最高点还需的时间,则物体上升的时间可能为4.9s。若物体的位移向下,则-4=v0-5,解得第5s内初速度为1m/s。故A正确。
B、第5s内的位移可能向上,可能向下,则平均速度可能为4m/s,可能为-4m/s。故B错误。
C、由A选项解析可知,4s末的速度可能为9m/s,可能为1m/s。故C错误。
D、当物体第5s初的速度为9m/s时,则物体竖直上抛的初速度v=v0+gt=49m/s,当物体第5s初的速度为1m/s时,则物体的初速度v=v0+gt=41m/s。可知10s末的速度可能为-51m/s,可能为-59m/s,根据x=t?得,10s内的位移可能为-10m,可能为-90m。故D错误。
6.B
设释放时A球离地高度为h,
对A,由,解得:,
对B,由,解得:,
落地时间差△t=tA-tB,
联立解得:h=1.80m;故ACD错误,B正确;
7.AD
A.位移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从题中可以看出,小球的位移大小为0.5
m,方向由A点指向B点,即竖直向下,故A正确;
B.速度的变化量等于末速度减初速度,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Δv=-7
m/s-10
m/s=-17
m/s,负号表示与规定正方向相反,即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竖直向上,故B错误;
C.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小球的位移为x=0.5
m,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小球的平均速度==?m/s=?m/s,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
D.由加速度公式知:a==?m/s2?-56.7
m/s2,负号表示方向竖直向上,故D正确.
8.BD
AB.飞机由静止开始加速,加速度减小,由于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增大,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方向不变,则位移不断增大,故A错误,B正确;
CD.由于加速度减小,则速度变化越来越慢,速度越来越大,则位移增加越来越快,故C错误,D正确;
9.ACD
A.设汽车通过B点的速度为v,则汽车在AB段与BC段平均速度分别为==,==,则=,故A正确;
B.加速和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t2:t1=3:2,故B错误;
C.根据xAC=+,得v==6m/s,故C正确;
D.AB段位移为xAB==×4m=12m,故D正确。
10.BD
AB.根据x=aT2得:
即加速度a的大小为1m/s2,第1s末速度为:
物体的初速度为:v0=v1-aT=2.5m/s-(-1)×1m/s=3.5m/s,A错误,B正确;
C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匀减速的总位移为:
匀减速的总时间为:;
故有:x3=x-x1-x2=1.125m
位移x3内的平均速度为:,故C错误,D正确;
11.AC
B、根据得小球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c点的速度为:,故B错误。
A、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即,解得:m/s,故A正确。
C、d点的速度vd=vc+aT=5-1×2m/s=3m/s,则de间的距离为:,故cd:de=16∶9
,故C正确。
D、d到e的时间为:,故D错误。
12.A
A.由运动学公式可知,,故,故三次下落中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一定为定值,伽利略正是用这一规律说明小球沿光滑斜面下滑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小球在斜面上三次运动的位移不同,故末速度一定不同,故平均速度不等,?故B错误;
C.由v=at可得,a,三次下落中的加速度相同,故公式正确,但是不是当时伽利略用来证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故C错误;
D.由图及运动学规律可知,,故D错误。
13.CD
A.若t=时相遇,由于两图线围成的面积之差等于,则,故A错误;
B.若t=时二者相遇,两图线围成的面积之差为,t=2时,两图线围成的面积之差为2,可知t=2时两车不会相遇,故B错误;
C.若t=时二者相遇,通过几何关系以及图线围成的面积知,t=3时两者再次相遇,根据几何关系知,乙走的位移s=+,而,所以s=10,故C正确;
D.若t=时相遇,此时甲车的位移s′=××=而,此时,故D正确。
14.?
9.72
(1)根据中点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得:
v2=;
v5=
(2)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可知:
2gs2=v52-v22
代入数据解得:g=9.72m/s2
15.(1)阻力;(2)D;(3)C
解:(1)在实验中,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故减小阻力度物体的影响,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
(2)ABC、由于这是局部照片,A点并不一定是起点,故不能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求解,故ABC错误;
D、根据x3-x2=x2-x1可知,2x2=x3+x1,故D正确;
故选:D;
(3)由△x=gt2可得:,故ABD错误,C正确。
16.解:(1)由△x=aT2知小球的加速度a==m/s2=5m/s2;
(2)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即为:vB==m/s=1.75m/s;
(3)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xCD-xBC=xBC-xAB,有:xCD=2xBC-xAB=25cm=0.25m;
(4)由vB=atB,tB==s=0.35s
即=3.5,知B球上面有3个小球,则A球上面有2个小球.
17.解:(1)猎豹加速阶段的位移
羚羊加速阶段的加速度
猎豹加速的4
s内,羚羊的位移
所以,此时x的最大值为x=x1-x=41
m
(2)猎豹减速前的总位移x1?=x1+v1t0=408
m?
羚羊加速的时间
羚羊匀速运动时间t2?=t1+t0-t2-1=8
s?
羚羊同期总位移x2?=x2+v2t2?=315
m
所以,此时x的最大值为x=x1?-x2?=93
m
18.解:(1)设小球到达第一层时的速度为,则有
=+
计算得出:==33m/s
塔顶离第一层的高度===54.45m??????????????????
所以塔的总高度h=+=61.25m??????
(2)小球从塔顶落到地面的总时间为:t==s=3.5s
平均速度为:==m/s=17.5m/s,竖直向下。
(3)设t2时刻两杆子上端的高度差为h,在地面上竖直上抛B杆初速度为v0,,
从两杆开始运动在到相遇有
从相遇到分离有
解得h=55m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