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计60分)
注意:所有选择题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否则,该大题不予记分
如图
未定国界
悠
C.多元性
连续性
历史遗迹是研究史前历史的重要证据来源,某原始人墓葬
考古发掘出大量私人
葬品,社会贫富分化明显。据此判断该遗址处
石器时代
原始人群礻
C.母系氏族社会
马克思指
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教想想家走向想求位”乙家想是”实思是
4.据《史记》记载,商汤
有人捕
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
绝
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载意在说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
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
战国时期,秦律规定“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提
者的身份
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从法律上肯定
私
某考古队在考古时发现了一块带有文字的秦代铺地砖,上有“海内
岁登成熟,道
毋饥人”的篆文。最能体现秦代“海内
的是
九卿制
修筑长城
度量衡
步克先生认为,秦汉王朝是帝国时代的开端,具有开创奠基的意义,秦汉帝国的最基
本特征是君主专制、中央集
僚制度。下列项中,能够说明以上特征的是
制、郡县制
府三司制
刺史
郡国并彳
蚌埠二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第1页
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
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增加税收
族C.削弱王国势力
削夺武将军权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教化为大务
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董仲舒的思想(
强调春秋
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趋向“独尊儒术
儒学
高门士族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
江中游,内外相
东晋门阀政治的发
分裂割据
C.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权与相权
侧
关
国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指在北方建
六个割据政权
各政权都是由内迁少数民族建
C.彼此征战客观上有利于民族交融
黄河流域一直处
昆战
比朝时期是我国历史
分裂割据的时期,多民族国家政权并立,更替频
繁。下列选项中对如图朝代圢
的是(
东魏北齐
魏
西数④
宋齐③
秦③梁
西
前秦③吴④北周
①西晋
魏③梁④北周
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
事”头衔
官员得以与凤阁
长官共同议政
数
更替频繁。这
做法的目的
扩大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
相
政
唐书》载:“文武将吏
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
此材
料主要反映
安史
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
唐太宗在《帝范》中明确
甫,必待
任使得其
自治。”对
他采取的措施是
贤前
B.裁撤冗官,澄清吏
C.废除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
并州县,考核
6.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
度的刀
棱国(
尼
的菠菜
农业生产的发
交流的繁荣
C.西域都护的
的开放
0-202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第2页蚌埠二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计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C
A
D
D
A
C
B
A
C
D
C
B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C
C
B
A
A
A
D
C
D
A
A
D
B
二、非选择题(共2题,及40分)
31.(1)制度:郡县制和皇帝制。(4分)
举措: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4分)
(2)措施:重用儒生;设立五经博士;设置太学等。(6分)
影响: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得到巩固。(6分)
32.(1)继承: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推行均田制。(4分)
兼收并蓄:
奉行三教并行政策;贞观时期玄奘西行取经;唐都城长安成为当时国际大都会。(6分,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2)特点:唐朝是当时亚洲文化和各国学习的中心;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唐朝与各国的交流是相互的、双向的;中国输出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宗教、艺术、实用器物等。(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