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22页+学案+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5.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22页+学案+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16 17:52:0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课时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导学案
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重点)
2.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难点)
3.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及涵义。(重点)
【阅读】课本P92---P96,回答下列问题。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2.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右图化学方程式为例)
⑴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⑵量:每
份质量的碳和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⑶粒子: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
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呢?
【猜想】

【阅读】课本P90、91实验。
▲注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且有剧毒,实验中要用镊子夹取,切不可用手直接取用。
【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现象
文字表达式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结论
【反思评价】
1.方案一中,锥形瓶底部的细沙在何作用?为什么在玻璃管一端系一个小气球?如果不系,会有什么后果?
2.冰融化后,得到水的质量与原来冰的质量相等,这个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提出问题】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变化都适用呢?
【猜想】

【实验探究】观察教师演示P92实验5-1和5-2,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
实验5-1
实验5-2
实验现象
文字表达式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总结
【交流讨论】课本P93讨论中的三个问题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P94第一段,思考以下问题:
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是因为
,所以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在化学反应前后哪些量肯定没有变化,哪些量一定发生变化,哪些量可能发生变化?
【归纳小结】质量守恒定律
解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注意:①反应物的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②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是化学反应。③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若有形式上不遵守质量守恒的情况,一定是有某些物质(气体)被遗漏或逸散到空气中。)
3、应用:
⑴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例:12g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44g,消耗氧气________g
⑵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例1.
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用X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则噻吩X的化学式为(

解析: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反应前
反应后
碳原子个数:?
碳原子个数:4
氢原子个数:?
氢原子个数:4
硫原子个数:?
硫原子个数:1
氧原子个数:12
氧原子个数:12
所以X中共有4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以及一个硫原子,X的化学式为C4H4S
⑶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组成。
例:2.
某有机物燃烧后生成CO2和H2O两种物质,则此有机物的组成是(??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肯定含有碳、氧元素
解析: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因为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有机物中含有氢、氧二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所以选B
[基础达标]
1.
化学反应中不发生改变且能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原理的是下列①~⑥中的(  )
①物质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原子种类
⑤原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A.①?????
B.②③??????
C.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3.
A、B、C三种物质各10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D为16g,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
A.5:1
B.5:2
C.5:3
D.4:1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将2g氢气在20g氧气中燃烧,生成18g水
B.将2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40mL
C.将3克的木炭在10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
[能力提升]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氢气和8g氧气充分燃烧可生成水(

A.
10g
B.
9g
C.
8.5g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某发电厂烟气处理的新工艺:CH4+2NO2=N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C
B.
O2
C.
CO2
D.
CO
3.
下列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10g冰加热变为10g水
B.水电解时,产生20毫升氢气和10毫升氧气
C.8g硫与8g氧气反应生成16g二氧化硫
D.8g硫与9g氧气反应生成17g二氧化硫
4.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生成X的质量为40g
C.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
[直击中考]
(2020年邵阳)1.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煤燃烧后留下的灰烬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
B.镁条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C.100g
糖溶于300g
水中,制得400g
溶液
D.加热KMnO4制氧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KMnO4质量减少了
(2019年湛江)2.
将一定量的化学式为xFeSO4?y(NH4)2SO4.6H2O的晶体加入到过量的NaOH溶液中加热,得到NH3
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到Fe2O3固体2.0g.则关于x、y关系正确的是(  )
A.x:y=1:1
B.x:y=1:2
C.x:y=1:4
D.x:y=2:1
(2020年东莞)3.
物质X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制备该物质的原理是2KClO3+4HCl(浓)=2KCl+2X+Cl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lO2
B.HClO
C.Cl2O5
D.HClO3
(2019年衡阳)4.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
12:19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
的值是
7
D.丁可能是化合物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2.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右图化学方程式为例)
⑴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⑵量:每
份质量的碳和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⑶粒子: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
宏观
元素的
不变
五个不改变
原子的
不变
微观
原子的
不变
原子的
不变
宏观:物质的

二个一定变
微观:分子的

一个可能变:
可能改变。
(附: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C
2.
C
3.
B
4.B
[能力提升]
C
2.D
3.C
4.B
[直击中考]
C
2.
A
3.A
4.D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___”
“反应条件”
“______”
___________
生成物
自主探究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不变
宏观
元素的
不变
五个不改变
原子的
不变
微观
原子的
不变
原子的
不变
宏观:物质的

二个一定变
微观:分子的

一个可能变:
可能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
本质原因
同步练习
我的收获(思维导图)
“___”
“反应条件”
“______”
___________
生成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
初中化学
导入新课
通过准确测量,发现金属生锈后质量变大了。化学反应发生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增加了?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重点)
2.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难点)
3.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及涵义。(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提出问题】
【猜想】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呢?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没有变化。
【设计实验】
方案二: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与探究
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上面放一块红磷,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盖紧,在导管上系一气球,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然后,取下锥形瓶,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实验原理】
方案一:
【实验步骤】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讲授新课
在锥形瓶中倒入适量的CuSO4溶液,塞好橡皮塞,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光亮),将其放入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将铁丝伸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实验原理】
方案二:
【实验步骤】
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红磷燃烧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现象
发出

产生

铁丝表面

溶液变为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结论
平衡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平衡
黄光
浅绿色
大量白烟
变红
归纳与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大量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讲授新课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展示
观察与思考
讲授新课
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哪些没有改变,哪些改变?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微观
元素质量
元素种类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改变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宏观
1.化学反应前后
归纳
讲授新课
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
2.“总和”是指将参加反应的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都计算在内(反应物总质量=生成物总质量)。如沉淀、气体等。
1.实验5-1中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后质量为什么减轻了?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
观察与思考
答: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天平不平衡,
没有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2.实验5-2镁条燃烧后的质量为什么增加了?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
答:
因为镁条与氧气反应前没有将其氧气的质量计算在内,没有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有气体参加反应或者是生成气体,必须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验证。
化学方程式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②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12
32
44
C
+
O2
CO2
点燃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学习了化学,我们知道需要描述物质反应的过程,那如何简便描述化学反应呢?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C
+
O2
CO2
点燃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4.表示的意义
1.质: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2.量: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3.粒子:1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课堂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质:五个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
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
定义:
课堂小结
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意义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
定义:
课堂检测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氢气和8g氧气充分燃烧可生成水(

A.
10g
B.
9g
C.
8.5g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某发电厂烟气处理的新工艺:CH4+2NO2=N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C
B.
O2
C.
CO2
D.
CO
3.
下列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10g冰加热变为10g水
B.水电解时,产生20毫升氢气和10毫升氧气
C.8g硫与8g氧气反应生成16g二氧化硫
D.8g硫与9g氧气反应生成17g二氧化硫
C
D
C
4.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生成X的质量为40g
C.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
B
直击中考
(2020年邵阳)1.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煤燃烧后留下的灰烬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
B.镁条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C.100g
糖溶于300g
水中,制得400g
溶液
D.加热KMnO4制氧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KMnO4质量减少了
(2019年湛江)2.
将一定量的化学式为xFeSO4?y(NH4)2SO4.6H2O的晶体加入到过量的NaOH溶液中加热,得到NH3
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到Fe2O3固体2.0g.则关于x、y关系正确的是(  )
A.x:y=1:1
B.x:y=1:2
C.x:y=1:4
D.x:y=2:1
C
A
(2020年东莞)3.
物质X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制备该物质的原理是2KClO3+4HCl(浓)=2KCl+2X+Cl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lO2
B.HClO
C.Cl2O5
D.HClO3
(2019年衡阳)4.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
12:19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
的值是
7
D.丁可能是化合物
A
D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