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章 反比例函数
26.1 反比例函数同步练习(二)(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系式中,表示是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 B. C. D.
2.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3.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一个交点为,则另一个交点为
A. B. C. D.
4.已知反比例函数,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图象必经过点
B.图象过第一、三象限
C.若,则
D.点,、,是图象上的两点,,则
5.如图,两个反比例函数和(其中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依次是和,设点在上,轴于点,交于点,轴于点,交于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的面积相等;
②四边形的面积始终等于矩形面积的一半,且为;
③与始终相等;
④当点是的中点时,点一定是的中点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如图,将直角三角板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分别为,.将三角板沿轴正方向平移,点的对应点刚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点平移的距离
A.3 B.5 C.7 D.10
7.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它的函数表达式是
A. B. C. D.
8.如图所示,过原点且与垂直的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相交于、两点,过点作与轴平行的直线,交于点,连接,则的面积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9.给出的六个关系式:①;②;③;④;⑤;⑥,其中是的反比例函数是 .
1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取值范围为 .
11.已知直线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的坐标为,则 ; ;它们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 .
12.如果反比例函数是常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
13.函数和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点是的图象上一动点,轴于点,交的图象于点;轴于点,交的图象于点,则四边形的面积为 .
14.已知,,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函数值,,的从大到小的关系是 .
15.点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过点分别作轴、轴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3,则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 .
16.已知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则的值是 .
三.解答题
17.已知函数
(1)如果是的正比例函数,求的值;
(2)如果是的反比例函数,求出的值,并写出此时与的函数关系式.
18.启航同学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他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成:
(1)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2)列表,找出与的几组对应值,列表如下:
0
2 3
1 2 2 1
其中,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并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 .
19.如图,正方形中顶点在一双曲线上,请在图中画出一条过点的直线,使之与双曲线的另一支交于点,且满足线段最短.
20.若一个函数当自变量在不同范围内取值时,函数表达式不同,我们称这样的函数为分段函数.下面我们参照学习函数的过程与方法,探究分段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探究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1)列表:
12
0
1
2
3
1
2
1
0
1
其中, , .
(2)描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取值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相应的点,如图所示,请画出函数的图象.
(3)研究函数并结合图象与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①点,,,,,,在函数图象上,则 , ;(填“”,“ ”或“”
②当函数值时,求自变量的值;
(4)若直线与函数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请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2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支位于第一象限.
(1)判断该函数图象的另一支所在的象限,并求的取值范围;
(2)如图,为坐标原点,点在该反比例函数位于第一象限的图象上,点与点关于轴对称,若的面积为6,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当取,时函数值相等,求取时的函数值;
(3)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1)中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点的横坐标满足,试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3.已知反比例函数为常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1)求的取值范围;
(2)如图,若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的顶点,点,的坐标分别为,.
①求出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②若点在轴上,当时,则点的坐标为 .
24.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坐标原点,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且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交点为.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连结和,求的面积;
(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时,的取值范围.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章 反比例函数
26.1 反比例函数同步练习(二)(含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不是反比例函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是正比例函数,不是反比例函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不是反比例函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是反比例函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2.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
,函数的图象过二、四象限.
又,
函数的图象与轴相交于正半轴,
一次函数的图象过一、二、四象限.
故选:.
3.解: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一个交点为,
另一个交点与点关于原点对称,
另一个交点是.
故选:.
4.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点,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反比例函数,当时,,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反比例函数,点,、,是图象上的两点,,则,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5.解:①、为上的两点,则,正确;
②只有当是的中点时,四边形的面积始终等于矩形面积的一半,且为,错误;
③只有当的横纵坐标相等时,,错误;
④当点是的中点时,点一定是的中点,正确.
故选:.
6.解:点,的坐标分别为,.将三角板沿轴正方向平移,
点的纵坐标为1,,
当时,,解得,
,
,
.
故选:.
7.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
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是.
故选:.
8.解:直线与直线垂直,故,
则该直线的表达式为:①,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②,
联立①②并解得:,
设点,点,点,,
则,
的面积,
故选:.
二.填空题
9.答案:④⑥.
解:①不是函数,不符合题意;
②是关于的反比例函数,不符合题意;
③是关于的反比例函数,不符合题意;
④,是关于的反比例函数,符合题意;
⑤是关于的正比例函数,不符合题意;
⑥,是关于的反比例函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④⑥.
10.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象限,
,
.
故答案为:.
11.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
又由于另一个交点与点关于原点对称,则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
12.解:反比例函数是常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
解得,,
故答案为:.
13.解:设函数和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依次是和,如图所示:
点在函数图象上,轴,轴,
,
点、在上,
,
四边形的面积.
故答案为:3.
14.解:,
反比例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随的增大而增大,
,,
.
故答案为.
15.解:点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过点分别作轴、轴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3,矩形面积是3可知,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或.
故答案为或.
16.解:直线与双曲线都是以原点为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它们的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
,在双曲线上,
,
.
故答案为15.
三.解答题
17.解:(1)由是正比例函数,得
且,
解得或;
(2)由是反比例函数,得
且,
解得.
故与的函数关系式.
18.解:(1)分母不能为0,
.
故答案为:;
(2)当时,,
.
故答案为:;
(3)如图所示;
由函数图象可知,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故答案为: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19.解:连接交双曲线另一分支于点,这时线段最短.
理由:在另一分支上除了点外任取一点,连接、,在上取一点,连接,使,
,,
,
线段最短.
20.解:(1)代入得,,
,
把代入中得,,
,
故答案为,2;
(2)如图所示:
(3)①由图象可知与在上,随的增大而增大,所以;
与在上,所以;
故答案为,;
②当时,时,有,
或,
当时,时,有,
,
故或或;
(4)由图象可知,或.
21.解:(1)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知,该函数图象的另一支在第三象限,且,则;
(2)设与轴交于点.
点与点关于轴对称,
轴,
的面积为6,
的面积为3,
,
解得,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2.解:(1)将点代入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
(2)由抛物线可知抛物线与轴的交点为,,
对称轴为直线,
当取,时函数值相等,
,
.
,
取时的函数值为.
(3)当时,函数,随着增大而增大,对,随着的增大而减小.
,为二次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
当时,由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二次函数上方得,
即,解得.
当时,二次函数数图象在反比例上方得,
即,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23.解:(1)反比例函数为常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
;
(2)①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的坐标为,
点坐标为,
,
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②,
,
点的坐标为或.
故答案为:或.
24.解:(1)点是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个交点,
,,
,
即和的值分别为10、3,
故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分别为和;
(2)解方程组,得,
点.
点是直线与轴的交点,
点,
,
即的面积为;
(3)观察函数图象可知,时,的取值范围为:或.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