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6份课件)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6份课件)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16 18:46:47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练习二十三
复习旧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巩固练习
7
总复习
西师大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复习旧知
加法计算:
乘法计算:
表内乘法
2+2+2=6
2×3=6
角的初步认识

)角

)角

)角



观察物体
在观察物体时,想象自己所处于该位置,然后判断能看到的特殊点。
侧面
前面
上面
测量长度
说说这个铅笔多长?
7cm
说说长度单位都有哪些?怎样换算。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2
÷
3

4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读作:12除以3等于4
表内除法
巩固练习
看图列算式,并计算。
加法计算:
乘法计算:
8+8+8=24
3×8=24
填一填
把5+5+5+5改写成乘法算式
把6×5改写成加法算式
8×6读作(

24÷3读作(

4×5
5+5+5+5+5
8乘以6
24除以3
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18里面有(
)个3,18是3的(
)倍。
在48÷6=8中,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
6
6
6
48
8
6
根据乘法口诀“五七三十五”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
)=(


)×(
)=(


)÷(
)=(


)÷(
)=(

5
7
35
5
7
35
35
35
5
5
7
7
在下面的(
)里填“+”“-”“×”“÷”
2(
)9=11
2(
)9=18
45(
)5=9
7(
)7=0
5(
)4=20
9(
)9=1
+
÷
-
÷
×
×
给下面的算式分类
3×9
42÷6
27÷3
6×7
42÷7
9×3
7×6
27÷9
口算
3×8=
4×7=
6×5=
5×9=
21÷3=
36÷6=
18÷9=
48÷8=
8×8=
72÷9=
9×7=
1×9=
8×5=
7×8=
81÷9=
36÷4=
54÷6=
18÷3=
32÷4=
9×9=
24
45
30
28
7
6
2
6
9
63
8
64
9
9
56
40
8
6
9
81
一共有多少气球?
2种
加法计算:
乘法计算:
6+6+6=18
3×6=18
9×5=
8×4=
72÷8=
35÷7=
25+46=
90-15=
63+29=
80-18=
7×4=
7×9=
54÷9=
56÷8=
6×8+2=
4×8-2=
7×5+4=
9×9-1=
计算
45
5
9
32
92
75
71
62
7
6
63
28
39
30
50
80
填一填
70cm=(
)dm
3m=(
)dm
9dm=(
)cm
60cm=(
)dm
90dm=(
)m
1m=(
)cm
7
100
9
90
6
30
在下面的(
)里填上cm,dm或m。
一棵大树高约18(

教室宽约6(

一只小虫子长约2(

桌子高约8(

小明身高约98(

数学书长约26(

m
cm
cm
cm
dm
m
在下面的(
)里填“>”“<”或“=”
79cm(
)8dm
100cm(
)1m
99cm(
)1dm
10dm(
)1m
9dm(
)90cm
45cm(
)45dm
<


>

<
下面图中哪些是角?哪个角是直角?
(1)
(2)
(3)
(4)
(5)
(2)(3)(5)是角
(3)是直角
连一连,下面右框中3幅汽车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数一数
直角有(
)个
锐角有(
)个
钝角有(
)个
6
4
2
拿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展开(如右图),用三角板比一比两条虚线所组成的4个角,你发现了什么?
两条虚线所组成的角是直角
买书
30÷6=5(本)
答:30元可以买5本。
做操
8×3=24(人)
24÷6=4(排)
我有5个桃。
小李
我的桃的个数比你的3倍还多3个。
小王
小王有多少个桃?
5×3=15
15+3=18(个)
答:小王有18个桃。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学会1到9的乘法口诀。
课堂小结
2、认识到角有3种:锐角、直角、钝角
3、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方向观察
4、乘法与除法和倍的关系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课后作业(共11张PPT)
角的初步认识
复习导入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巩固练习
总复习
7
西师大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复习导入
下图中有几个角?
请指出图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
锐角
直角
直角
钝角
4个角
知识梳理
1.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两条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
两条边张得越小,角就越小。
例:这两个角是不是一样大?
3.三角板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
要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
比直角小是锐角,
比直角大的是钝角。
锐角比直角小
钝角比直角大
下列角度哪个是直角?
巩固练习


(1)一个三角板上,有(
)个直角。
A、1
B、2
C、3
(2)钟表上显示3时,时针
和分针形成(  )。
A
直角
(1)一块直角三角板中,有( 
)个角,
其中有( 
)个直角。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有(
)个角,
并且都是(
)角。
3
1
4

数一数,有(
)个锐角,(
)个直角,(
)个钝角。
8
3
2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课后作业
o
p)
锐角
直角
钝角
9
0


3
90(共21张PPT)
复习导入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巩固练习
表内乘法
总复习
7
西师大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复习导入
知识梳理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例:●











加法:4+4+4=12
乘法:4×3=12

3×4=12
2.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所得的结果叫做积。
例:4
×
8
=
32
读作:4乘8等于32。



因数
因数

口诀:四八三十二
3.背诵乘法口诀表。
4.乘加、乘减
乘加:把相同的用乘法计算,再加上不相同的。
乘减:不一样的差几个就添几个,看成相同的,
并用乘法计算,最后减去添上的数量。
例:■













乘加:4×3+2=14
乘减:4×4-2=14
巩固练习
(1)5+5+5+5+5+5
=(??
)×(?
?

(2)3×8
=(??
)+(??
)+(??

(3)9+9+9+9+9+9+9
=(?
?
)×(???

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或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5
6
8
9
7
8
8
算一算,议一议。
用加法算:
_______
用乘法算:
_______
6+6+6=18
6×3=18
计算。
6×8=
9×7=
48
63
看图填空。
表示( 
)个( )是( )  
□×□=□
3
5
15
3
5
15
(1)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
)。
(2)计算6×2和12÷2时,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
(3)每个小朋友分3个苹果,分给8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个)
答:
25
二六十二
3
×
8
24
一共有24个苹果。
选一选
(1)5个6相加,正确列式是(

A、6×5
B、5+6
C、6-5
(2)苹果3元钱一斤,妈妈买了5斤,一共用了多少钱?下面错误的列式是(

A、3+3+3+3+3
B、3+5
C、3×5
A
B
(3)下面的算式中,积是15的是(
)。
A、3×5
B、5+10
C、25-10
(4)7+7+7+7-6改写成含有乘法的算式是(
)。
A、7×6—6
B、7×4—6
C、4×7+6
A
B
(5)一把剪刀4元钱,买6把剪刀需要(
)元钱。
A、10
B、32
C、24
(6)9个十与2个一组成的数是(

A、92
B、29
C、99
C
A
(1)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
2+2+2+2
5+7+5+7-3
7+7+7
(
)
(
)
(
)
(2)6+6+6+6+6=(
)×(
)=(
)。
(3)(
)里最大能填几?

)×4<33
39>5×(

9×(
)<30
2×4=8
3×7=21
6
5
30
8
7
3
×
判断正误
8+8+8=3×8=8×3  

 )
7个3相加,列成算式是3×7.
(
)
5+5+5+4可写成5×4-1。





列式计算:
(1)两个因数都是9,积是多少?
(2)2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
9×9=81
2×8=16
(1)小李和他的4个同学去买数学作业本,每本
2元,一共需多少元?
(2)小红2行都写了5个字。
小明第一行写了5个字,第二行写了6个字。
♀小红一共写了多少个字?
♂小明一共写了多少字?
2×5=10(元)
5×2=10(个)
5+6=11(个)
(1)老师带来5盒铅笔,每盒6支,我们班有32个同学,如果每人分一支铅笔,这些铅笔够吗?
(2)果园里有两种果树,其中梨树有6排,每排8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还有一排苹果树,这一排有7棵。果园里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5×6=30
不够
梨树:6×8=48
果树:48+7=55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课后作业(共21张PPT)
测量长度
复习导入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总复习
巩固练习
7
西师大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复习导入
议一议
知识梳理
1.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分米和厘米的换算
课本、铅笔、橡皮等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cm)
2.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测量
黑板、操场、桌子等可以用米作单位。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m)
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
厘米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写作1cm,读作1厘米
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作1cm,读作1分米。
米用字母m表示,1米写作1m,读作1米。
厘米、分米、米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0cm=1dm
10dm=1m
100cm=1m
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小单位化大单位就去掉一个0,大单位化小单位就添上一个0。
例:20cm
=
2dm
50m
=
500dm
小单位

大单位
大单位

小单位
铅笔长
7cm
粉笔长4cm(6cm-2cm)
测量物体时把物体的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如果左端没有对准“0”刻度,就用右端减去左端(用大的减去小的)
巩固练习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数学课本的宽是14(

一根跳绳长3(

课桌高7(

《新华词典》厚3(

厘米

厘米
分米
填一填
1dm=(
)cm
80dm=(
)m
7dm=(
)cm
50cm=(
)dm
200cm=(
)m
4m=(
)dm
10
40
2
5
70
8
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作单位,用字母(
)表示。
有时也可能用(
)作单位,用字母(
)表示。
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
)作单位,用字母(
)表示。
厘米
cm
m

分米
dm
在(
)填上“>”“<”或“=”
15厘米(
)12厘米
4米(
)5厘米
1米(
)50厘米+60厘米
20分米(
)2米
10厘米(
)10分米
80分米(
)8米
>
<


<
>
把下列各数量按顺序排列
5m
20dm
90cm
8dm
100cm

)<(
)<(
)<(
)<(

8米
79厘米
1米
60分米
1厘米

)>(
)>(
)>(
)>(

80dm
90cm
100cm
20dm
5m
8米
60分米
1米
79厘米
1厘米
你来选
1.小明身高15(

A.cm
B.dm
C.m
2.小明身高150(

A.cm
B.dm
C.m
3.教室门高2(

A.cm
B.dm
C.m
B
C
A
你来判
1米长的绳子比100厘米长的绳子短。(

小松沿着操场跑2圈,一共跑了800厘米。(

因为1米等于100厘米,所以长度单位厘米大于米。(

橡皮宽2分米。(

×
×
×
×
解决问题
一块布长20米,用去6米,还剩下多少米?
20-6=14(米)
答:还剩下14米。
一根绳子对折后是4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这根绳子剪去2米后,还剩多少米?
4×2=8(米)
答:这根绳子长8米。
8-2=6(米)
答:还剩6米。
一条线段长40厘米,另一条线段长8厘米,两条线段连接在一起后是多少厘米?
40+8=48(厘米)
答:连接在一起后是48厘米。
一根旗杆高约9米,做6根旗杆至少要准备多少米的材料?
9×6=54(米)
答:至少要准备54米的材料。
一个书架每层高3分米,共8层,这个书架高多少分米?
3×8=24(分米)
答:这个书架高24分米。
一支铅笔,用去5厘米后,还剩下15厘米,这支铅笔原来长几分米?
5厘米+15厘米=20厘米
20厘米=2分米
答:这支铅笔原来长2分米。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课后作业(共21张PPT)
表内除法
复习导入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巩固练习
总复习
7
西师大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复习导入
议一议:把15个桃平均分成5份,可以怎样分?
知识梳理
你能把学过的知识整理成图表来表示吗?
1、每份分得同样多,
就叫作平均分。
有一盘桃子,比6个多,比10个少。平均分给4只小猴子正好分完,这盘桃子一共有(
)个。
A
、7
B、
8
C、
9
8
2、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
例:把8个桃平均分到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2个。
用除法表示为:
8
÷
4
=
2
读作:8除以4等于2。



被除数
除数

口诀:二四得八
3、倍的认识
(1)倍不带单位。
(2)大的数中有几个小的数,我们就说大的数是小的数的几倍。
例:12里面有4个3,就说12是3的4倍。
(3)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例:4的6倍是多少?就是求6个4是多少?列式为4×6=24
(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例:求24是4的几倍?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4.列式为:24
÷
4=6
把24平均分成6份,毎份是4,正确列式是(

A、24÷6=4
B、6×4=24
C、24÷4=6
巩固练习
A
判断正误
把10本书分成2份,每份一定是5本。


计算3×7和21÷3用的口诀都是三七二十一。


12÷3
读作:12除3。


×

×
把35平均分成7份,毎份是5,
列式为(
),
读作(
),
算式中(
)是被除数,(
)是除数,商是(
)。
35÷7=5
五七三十五
35
7
5
6个3相加的和,列式(
);
35里面有(
)个5,列式(
);
4的8倍是(
),(
)的5倍是10

48比19多(
)。
6×3=18
7
35÷5=7
32
2
29
有27个同学去划船,湖里有7只船,
毎只船限坐4人,这些船够坐吗?
4×7=28(人)
够坐
一双布鞋7元钱,一双皮鞋的价钱是布鞋的9倍,一双皮鞋多少钱?
□○□=□(元)
7
9
×
63
答:一双皮鞋63元。
把54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多少?54里面有几个9?
54÷9=6
每份是6;
54里面有6个9。
根据乘法口诀“八九七十二”,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8×9=72
9×8=72
72÷8=9
72÷9=8
买鞋。
(1)买5双拖鞋要多少元?
5×9=45(元)
答:买5双拖鞋要45元。
(2)布鞋的价格是拖鞋的几倍?
36÷9=4
答:布鞋的价格是拖鞋的4倍。
(3)买1双皮鞋的钱可以买几双拖鞋?
72÷9=8(双)
答:买1双皮鞋的钱可以买8双拖鞋。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课后作业(共11张PPT)
观察物体
复习导入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总复习
巩固练习
7
西师大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复习导入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否一样呢?
不一样
知识梳理
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的物体是不同的。
认识物体的全貌应从多角度观察物体。
选定一个角度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要观察一个物体的全貌,还可以转动这个物体。
观察物体
连一连,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巩固练习
连一连
连一连
填一填。
小军
小明
小红






看到的是正面
看到的是背面
看到的是侧面,手向右
小红
小军
小明




妙想
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先想一想,再看一看。


笑笑


奇思
淘气
想一想,下面三幅照片分别是哪位小记者拍摄的?把他们的编号填在照片下面的括号里。



下面四幅图分别是机灵狗站在那个位置看到的?在(
)里标出序号。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课后作业
LuI
Ill
o
00
9
2743

小东
小军
小明

下面四幅图分别是机灵狗站在哪个位置看到的?在()里标出
序号。实际看一看。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