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学分认定)
地理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中性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试题卡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第I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共35小题,共70分)
菊花是一种短日照花卉,其开花期对日照时长非常敏感。当日照时长低于10小时30分时,某品种菊花才进入开花期。下表为武汉市不同日期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读表,回答1~3题。
1.在自然状态下,该品种菊花在武汉市进入开花期的时间可能是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2.仅从光照角度考虑,该品种菊花在下列四个城市中进入开花期的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
A.天津、武汉、济南、长沙
B.天津、济南、武汉、长沙
C.长沙、武汉、济南、天津
D.济南、天津、武汉、长沙
3.关于武汉的说法正确的是
A.3月1日--6月1日昼逐渐变长,并且达到最长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随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而变化
昼最长时是夏至日
D.12月1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下图是GoogleEarth软件运行中的画面之一,画面中地球上亮部为白昼,暗部为夜晚,线条为晨昏线,读图完成4-5题
857250203835
4、若此时某地昼长比济宁长,且与济宁同时迎来日落,则该地位于济宁的
A. 西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5、1个月后,图中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到最大值,则在此期间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济宁日落时刻提前,昼渐短
济宁日出时刻提前,昼渐短长
2020年11月7日清晨,嘉一中学常年坚持晨跑的地理老师吴老师又出现在操场上,此时他的影子刚好与跑道的弯道线垂直(如图)。读图完成6-7题。
6. 此刻吴老师正面向( )
A. 东北 B. 西南 C. 西北 D. 东南
7. 济北中学同时刻同地能拍到同样影长和影子方向的节气为( )
A.1月20日前后——天寒地冻,昼渐变长
2月4日前后---气温回升,昼渐变长
C. 9月23目前后——伏虎犹在,早稻成熟
D. 12月19日前后——冬麦返青,雨贵如油
邹城峄山在距今约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中,隆起地面,以其独特的石蛋地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峄山奇特的石蛋地貌为世界罕见,山上的巨型石蛋群、华丽的石柱林及奇形怪状的滚石形成各种天然群雕。
据此回答8-9题
96520140335
根据材料判断,峄山的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
① B. ②
C. ③ D. ④
9. 关于此类岩石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变质岩 ? ?
B.属于喷出岩 ?
C.该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片麻岩 ?
D.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质剖面,读图完成10~12题。
127635073660戊
戊
10.该地区大规模的地壳上升运动发生了
A.2次 ? ?B.3次 ? ?C.4次 ? ?D.5次
11.下列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乙-丙-丁-戊 ?B.乙-戊-丙-丁 ?
C.乙-丁-戊-丙 ? D.戊-乙-丙-丁
12.戊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浆活动--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外力侵蚀 ?
B.地壳下降--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地壳下降--沉积作用
C.水平挤压--沉积作用--地壳下降--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壳下降
D.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下降
贝马拉哈国家公园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中西部,园内布满了形状独特的针尖石林,其物质组成是几百万年前海底珊瑚和海藻的化石堆积物。下图为贝马拉哈国家公园针尖石林景观和马达加斯加岛北部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3-15题
13.推测该国家公园针尖石林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水的侵蚀和溶蚀????? ?B.风力的侵蚀和堆积?
C.流水的侵蚀和溶蚀???? ??D.流水的侵蚀和堆积?
14.该国家公园所在地的自然植被是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热带沙漠????D.亚热带灌丛?
15.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多的主要原因是位于
A.气旋活动频繁区?? ? B.西南季风迎风坡??
C.东北信风迎风坡?? ?D.东南信风迎风坡
欧洲地区的地质作用非常强烈,如冰岛和阿尔卑斯山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重要体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山上的U型谷和角峰等都是第四纪冰期冰川作用的产物。下图示意欧洲第四纪冰期冰川分布及海岸线变迁。据此完成16~18题。
16.推测冰岛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是
A.沉积岩 ? B.变质岩 ?
C.花岗岩 ? ? D.玄武岩
17.与第四纪冰期时的海岸线相比,欧洲现代海岸线
A.向陆地推进,更加曲折 ? ?B.向海洋推进,更加曲折
C.向陆地推进,更加平直 ? ?D.向海洋推进,更加平直
18.阿尔卑斯山上的U型谷和角峰的形成过程是
A.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冰川堆积
B.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冰川侵蚀
C.板块张裂——断裂上升——冰川堆积
D.板块张裂——断裂上升——冰川侵蚀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它是河流与海、湖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为我国西北某湖泊扇三角洲前缘地带的地层垂直剖面示意(下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 若河流搬运作用较稳定,则K1~K4期间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
A. 湖泊水位 B. 流域内植被 C. 湖水温度 D. 流域降水量
20. 与K2时期相比,K3时期
A. 沉积体坡度更陡峻 B. 沉积时间更短
C. 沉积物颗粒更均匀 D. 沉积体体积更小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21~22题。
21.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①⑤⑥ D.①③⑤
22.图中环流状况出现时
A.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 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
C.南非草原上草木葱茏 D.澳大利亚北部西北风盛行
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读图回答23~24题。
1196975203835
23.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4.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岸地区有寒流流经
B.是世界该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区域
C.全年风力都较强,都是4级风
D.该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的控制形成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中纬度地区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实线、虚线分别为等压线、等温线,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25-26题。
25. 图中甲地所处半球及天气系统分别为( )
A. 北半球准静止锋 B. 南半球冷锋
C. 南半球暧锋 D. 北半球冷锋
26. 受图中甲地天气系统移动的影响,乙地未来一两天( )
A. 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B. 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C. 乌云压顶,阴雨连绵 D. 东风狂吹,雪花漫舞
下图示意2020年9月16日14时至17日14时南海海域6级以上大风预报。读图完成27~28题。
657225121920
27.我国南海海域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 D.反气旋
28.该天气系统
A.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
B.移动路径受控于盛行西风
C.该天气系统的西侧刮西北风?
D.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温度升高
一般来说,凡受海洋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凡受大陆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受海洋影响明显的地区,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据此完成29-30题.
29.图中夏季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地区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⑤
30.下图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该地可能位于上图中的( )
A.③地 B.④地 C.⑤地 D.⑥地
2019年10月,澳大利亚发生了一场森林大火。这场大火燃烧了4个多月,火灾蔓延至澳大利亚大陆大部分地区。由环境监测卫星拍摄的2020年元旦前夜的图像显示,滚滚浓烟融合成一个巨大的团块,漂洋过海穿过新西兰和南太平洋,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到达12 000多千米外的南美洲。下图为烟云飘动轨迹模拟图。据此完成31~33题。
31.火灾持续期间,澳大利亚大陆
A.西北部地区少雨 B.大部分地区炎热.
C.西南部地区降水多 D.东南沿海处少雨季
32.将烟雾输送到南美洲上空的是
A.高空西风 B.赤道低气压
C.高空信风 D.副热带高气压
33.推测飘到南美大陆上空的烟雾会直接影响该区域的
A.气候特征 B.天气状况 C.水文特点 D.植被生长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指数值中的每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读图完成34~35题。
666753810
34.1960~1970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华北地区寒潮多发
B.东北地区河流春汛提前
C.我国夏季降雨增多
D.南方地区羽绒服滞销
35.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偏长的年份是( )
A.1920年 ????B.1960年
C.1980年 ???? D.1940年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空气质量指数用于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指数越高则大气污染越严重。下图示意3月份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
(1)补充完成该日20时沿AB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曲线图,并用△标注低压槽的位置。(8分)
(2)分析该日20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较高的原因。(8分)
37. (1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钦岛位于黄、渤海交汇处,与大陆相隔50多公里。每年大钦岛风力≥6级的大风日数有200多天。该岛50%以上的海岸为基岩海岸,多峭壁、海蚀崖。岛上海湾沿岸,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天然鹅卵石滩。鹅卵石滩具有砾石光滑、颗粒大、滩面孔隙度大、坡度陡等特点。每年的6-8月,岛上渔民将从海里收获的海带平铺到鹅卵石滩上晾晒,晒干的海带品相好,卖价高,大钦岛被誉为中国“海带之乡”。
(1)分析大钦岛多大风天气的自然原因。(6分)
(2)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大钦岛鹅卵石滩的形成过程。(8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1-5 DBCDC 6-10 BBACC 11-15 ABCBD 16-20 DABAC
21-25 CBAAB 26-30 ACCBC 31-35 BABAC
36(共16分)
-161925318135(1)
(评分要点:纵坐标名称及单位正确2分,纵坐标刻度值正确2分(气压差为2.5),描点及曲线正确2分,低压槽位置正确2分)
(2)20时左右冷锋过境(2分),北京附近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2分);华北地区春季空气较为干燥,未能产生降水(2分);大风产生扬尘天气,导致大气污染严重(2分)。
37、(14分)(1)大钦岛位于季风气候区,冬季与夏季风力较强;(2分)东西两侧为开阔的海面,无陆地或岛屿阻挡季风;(2分)大钦岛位于渤海海峡中部(的风口)位置(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大(2分)。
(2)大钦岛多基岩海岸,海岸带的岩石经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崩解破碎;(2分)碎石(砾石)在海浪侵蚀或搬运中不断磨蚀成为鹅卵(状)石:(2分)在海湾地区随着波浪、潮流搬运作用减弱,(2分)鹅卵石在海边堆积,形成鹅卵石滩。(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