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新泰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D2.A3.B4.C5.A6.C7.A8.B9.B10.C11.D12.D
C14.C15.D16.C17.B18.B19.D20.D21.B22.D23.B24.B
25.D26.B27.B28.A29.C30.D31.B32.A33.A34.C35.A
36.(1)(3分)(湖陆)热力;
陆
;
(2)(2分)陆地内循环;开都河注入带来大量的淡水,且湖区地势低洼利于汇水,使湖泊水量较多;湖水通过孔雀河流出,促使湖泊水更新,利于排盐使之形成淡水湖。
(3)(2分)冲积扇(或堆积)
位于山口,呈扇形;自扇顶至扇缘,地势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变小),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4)(3分)减小
;减弱
;减弱
37.(1)(1分)D
(2)(3分)凸岸
鹅卵石堆积面积不断增大
河流凸岸水流较缓,流水堆积作用明显,来自上游河谷的鹅卵石堆积物在雨季随河流、山洪等不断被搬运到下游地势平缓地区,携带鹅卵石等物质不断在水流平缓的河流凸岸堆积,造成鹅卵石堆积面积不断增大
(3)(2分)有两种可能性:在图中的河谷形成之前,该地区的沉积物中没有鹅卵石;该山谷的河流以侧蚀、下蚀为主,随着河流侧蚀,上部的河谷展宽,原有的鹅卵石沉积区被侵蚀而不复存在。(任答两种可能性,其他可能性合理亦可)
(4)(4分)河口三角洲
河流入海口地区地势平坦,水下坡度平缓,水流速度变小,加上海水对河流入海口处河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河口三角洲
入海口处河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河口三角洲。
38.(1)(4分)这里有高大的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山脉;山脉对盛行西风抬升作用强,降水多;冬季高大山脉阻挡了陆地冷气流侵入,气温较高。
(2)(2分)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夏季径流量最大;冬季径流量小(为枯水期)。
(3))(4分)河流的浅水区、陡坎处。浅水区大马哈鱼游动速度慢,水浅有利于棕熊站在水中捕捉;陡坎处,大马哈鱼洄游受阻,数量多。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1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新泰高级中学2019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70分)
1.(本题2分)如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下图,完成下题。
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
A.等于1/2
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
D.多于2/3
2.(本题2分)图中的O点表示北极点,阴影区为9月22日,空白部分为9月21日,判断OA、OB的经度分别为(
)
A.180°,60°W
B.60°E,180°
C.60°W,180°
D.180°,60°E
3.(本题2分)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居民区(40°N,117°E)楼顶光伏发电设备影像,拍摄日期为某年的9月23日。若该小区光伏发电板可通过前后转动调节来提高发电效率,则发电板和水平地面的夹角最小约为(
)
A.13°34′
B.16°34′
C.23°26′
D.26°26′
(本题4分)下图为美国亚利桑那州荒野沙漠中的神秘“石浪”,层层累积的岩石形成于距今1.9亿年前(中生代)。顺着纹路触摸,仿佛可以感受到亿万年前沙暴的精心设计和雕刻。完成下面小题。
4.(2分)构成“石浪”的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
A.侵入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喷出岩
5.(2分)“雕刻”出“石浪”的地质作用可能是()
A.风力侵蚀
B.海浪侵蚀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本题6分)
下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单位:米),甲处有一口水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2分)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
A.1.5米
B.2.5米
C.7.5米
D.8.5米
7.(2分)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倾向
D.有荒漠化倾向
8.(2分)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4月
B.7月
C.10月
D.12月
(本题6分)
巴拉圭河是南美洲第五大河流,是巴拉那河的主要支流。其发源于巴西高原,科伦巴以上为中上游。下图示意巴拉那河局部流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2分)图示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大,是由于(
)
A.上游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中上游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
C.中上游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D.下游河道狭窄,排水不畅
10.(2分)图示沼泽的主要成因是(
)
A.凌汛现象,河水溢出
B.纬度较高,蒸发较弱
C.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D.冻土广布,不易渗水
11.(2分)与亚松森河段相比,科伦巴河段(
)
A.流量大
B.含沙量大
C.结冰期长
D.水位季节变化小
(本题4分)
北京时间12月22日9:00,我国东部某城市,老人望着窗外的纷纷雪花,不由紧了紧身上的毛衣,仿佛小区暖气还没有供暖一般,再次看了看日历,她拨通了在国外留学的女儿思琪的电话,以下是部分电话内容:“妈妈:生日快乐!思琪:妈,您记错了,我的生日是22号,明天才是。……妈妈:冷吗?思琪:还好不算太冷,只是阴雨天气多起来了,不像前几个月,几乎每天都阳光明媚……”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2分)妈妈和思琪所在地的气候分别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13.(2分)思琪留学所在的地点可能是(
)
A.罗马(42°N,12°E)
B.悉尼(33°S
,151°E)
C.旧金山(37°N,122°W)
D.多伦多(43°N,79°W)
(本题4分)
下图为“我国向阳红01船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航行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4.(2分)下列四地科考任务可能的是(
)
A.甲——海洋渔业资源
B.乙——土地资源
C.丙——金属硫化物
D.丁——深海地形
15.(2分)关于此次科学考察说法正确的是(
)
A.科考全程顺风顺水
B.到达M地时正值当地小麦种植的忙季
C.航行方向自西向东
D.向阳红01科考船具有极强的抗风能力
(本题4分)
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2分)形成“蛇曲”景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海浪侵蚀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17.(2分)下面四幅地形剖面图中,与由①至②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相符的是
A.
B.
C.
D.
(本题4分)下图为某地某天气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8.(2分)下列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位于北半球,盛行下沉气流
B.a地大风降温,并可能有降水
C.b地雨过天晴
D.c地吹偏北风,d地吹偏南风
19.(2分)下图中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本题4分)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2分)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可能是
A.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极地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1.(2分)给甲、乙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
A.盛行西风、东北信风
B.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C.东南季风、极地东风
D.西南季风、盛行西风
(本题4分)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如图表示1880~2000年我国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值曲线(距平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2分)1880~2000年间我国季风环流变化的特点是(
)
A.夏季风强的年份冬季风强
B.多数年份冬、夏季风均偏强
C.夏季风强的年份冬季风弱
D.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幅度比冬季风大
23.(2分)1920年我国可能面临(
)
A.年降水量偏少
B.冬季较暖和
C.江淮梅雨期偏长
D.北旱南涝
(本题4分)
2018年初春,北京经历了一场四月雪,积雪初融之后某停车场空车位上出现了近千个“馒头”状的小雪堆。该停车场上铺着方形的地砖,中间是凹下去的,露出土地,每个“雪馒头”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2分)北京这场“四月飞雪”是由于(
)
A.春季迅速增温导致的强对流天气
B.强冷气团南下形成的冷锋天气
C.暖湿气流北上形成的暖锋天气
D.冷气团湿度增大面产生的明显降水
25.(2分)“雪馒头”景观的出现说明(
)
A.洁净的雪不易融化,北京环境质量上升
B.土地与砖地降温速度不同
C.土地与砖地对地热传导速度不同
D.土地与砖地升温速度不同
(本题8分)
读“中纬度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2分)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7.(2分)图中终年受西风控制形成且终年湿润的气候类型是(
)
A.A
B.B
C.C
D.D
28.(2分)下面四图中,与C地气候特点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9.(2分)下列关于D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因是受高气压的控制,气流下沉
B.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少雨
C.降水稀少是因为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
D.该种气候典型的分布国家是地中海沿岸各国
(本题4分)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0.(2分)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B.②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C.③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D.④地为地中海气候
31.(2分)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的形成原因和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影响
B.②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C.③地大气对流运动强烈多对流雨
D.④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本题4分)读“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2.(2分)对图中实线所示洋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由盛行西风所致
B.为北太平洋暖流
C.属于补偿流
D.主要由西南季风所致
33.(2分)图中A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渔场,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由寒暖流交汇导致海底营养物质上泛而形成
B.由上升补偿流带来丰富的饵料而形成
C.因为该地光热资源丰富,饵料丰富
D.位于大河的入海口,河流带来丰富的饵料
(本题4分)读巴库(40°22′N,49°50'E)位置和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34.(2分)巴库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35.(2分)巴库1月份气温在0°C以上,与其主要因素最接近的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
C.大气环流
D.地形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30分)
36.(本题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斯腾湖,维吾尔语意为“绿洲”,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盆地东南部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下图)。湖区内湖陆风(湖陆风是指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
(1)由于_____________性质的差异,湖陆之间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夜晚近地面吹_____________(湖或陆)风,请补绘空气环流示意图。
(2)博斯腾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_。据图说明博斯腾湖成为淡水湖的原因。
(3)图中A处(出山口)为流水作用形成的_____________地貌,请从形态、地势、堆积物颗粒变化的角度描述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4)若图中开都河沿岸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会使博斯腾湖面积_____________(增大或减小),湖区周边湖风_____________(增强或减弱)、陆风_____________(增强或减弱)。
37.(本题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板块运动引起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原或盆地,在隆起的高原上,通过流水不断侵蚀和搬运,导致河.谷发育,随着流水下切、侧蚀,河谷不断加深、展宽。下图为某河谷地形图,图中T1T.2T.3T4.是不同位置流水沉积形成的鹅卵石。
(1)图中T1、T2、T3
、T4不同位置流水沉积形成的鹅卵石,其中堆积年代最早的为(
)
A.T1
B.T2
C.T3
D.T4
(2)图中河谷底部大部分鹅卵石在河流枯水期裸露,洪水期淹没,则该地鹅卵石堆积物集中分布的河岸为河流_____(凹岸或凸岸),判断该地鹅卵石堆积面积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3)推测河流T,以上剖面没有鹅卵石岩布可能的原因。
(4)该河流下游人海口处形成的地貌类型为.
,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38.(本题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春季,太平洋海域5亿多条大马哈鱼开始洄游到北美西海岸(从加利福尼亚一直到阿拉斯加)的江河溪流产卵繁殖,沿海地区沿存世界最大的温带雨林。大马哈鱼在北美西海岸最远可以沿河上溯3200千米,它们要迎向瀑布,跳过陡坎,逆流而上,越过浅滩,到达产卵地。洄游途中许多大马哈鱼成为了北美棕熊越冬的主要食物来源。大马哈鱼的洄游是把森林和海洋联系起来的唯一外链条,它们生于淡水,长于海洋,在海洋,它们获得了成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又重返“故乡”。下图为大马哈鱼淡水流域分布区位置示意图。注:温带雨林是雨林的一种,主要分布在北纬40度至60度之间,大陆的西岸,如美国华盛顿州的奥林匹克半岛和阿拉斯加的东南部,加拿大温哥华岛的西海岸等地。
(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分析北美西海岸温带雨林分布较广的自然原因。
(2)指出弗雷泽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3)棕熊冬眠之前必须储存足够越冬的能量,其主要来源于大马哈鱼。试推测棕熊在河流何处可以大量捕捉到大马哈鱼,并分析其原因。
。试卷第12页,总12页
试卷第11页,总1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