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 精品课件】北师大版 生物 必修2 第6章本章优化总结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优化方案 精品课件】北师大版 生物 必修2 第6章本章优化总结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0-25 18:0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本章优化总结
专题归纳整合
本章网络构建
阶段性综合检测






本章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对遗传病类型的判断
1.先确定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病
(1)遗传系谱图中,只要双亲正常,生出孩子有患病的,则该病必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遗传系谱图中,只要双亲都表现患病,他们的子代中有表现正常的,则该病一定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1)隐性遗传情况的判定。在确定是隐性遗传的情况下,就不要考虑显性情况,只考虑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很容易区分开)。这样就把问题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了。思维的头绪简单明了,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下面两点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要点:
第一,在隐性遗传的系谱中,只要有一世代父亲表现正常,女儿中有表现有病的(父正女病),就一定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第二,在隐性遗传的系谱中,只要有一世代母亲表现有病,儿子中有表现正常的(母病儿正),就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而必定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2)显性遗传情况的判定。关于显性遗传的判断,也有两个特点可作为判断的依据。
第一,在显性遗传的系谱中,只要有一世代父亲表现有病,女儿中有表现正常的(父病女正),就一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第二,在显性遗传的系谱中,只要有一世代母亲表现正常,儿子中有表现有病的(母正儿病),就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而必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4.单基因遗传病的判断方法
(1)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
(2)遗传系谱图判定口诀
父子相传为伴Y;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都病为伴性,父子有正非伴性(伴X);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都病为伴性,母女有正非伴性(伴X)。
5.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及遗传理论
(1)特点
①有家族聚集现象,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
②与环境因素关系密切。
(2)遗传理论
①控制数量性状遗传的基因数目很多,各基因的表现型效应是微小的,效应是相等的,而且是可以相互累加的,存在着“剂量效应”。
②多基因间通常不存在显隐性关系,它们的行为一般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③杂种F1表现往往介于双亲之间,F2广泛分离,呈现连续变异,有关性状的表现易受环境影响。
(3)主要病种: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阶段性综合检测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