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 精品课件】北师大版 生物 必修2 第7章第3、4节物种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优化方案 精品课件】北师大版 生物 必修2 第7章第3、4节物种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3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0-25 18:0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3、4节 物种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进化论对人类思想观念的影响及其面临的挑战
课标领航
1.理解并阐述物种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2.了解进化论对人类思想观念的影响及其面临的挑战。
情景导引
历时30多年的伟大的跨世纪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即将竣工了。它将彻底
解决我国北方地区长期缺水的难题,
使北方地区的生活、生产和经济状况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我国的一些血吸虫病防治专家,却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他们担心鄱阳湖、洪泽湖等南方水系的部分血吸虫,随南水北调进入北方水系一定时期后,会形成新的种群甚至物种,影响北方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给我国的血防工作造成新的困难

思考:南方血吸虫进入北方水系一定时间后,为什么会形成新的种群甚至物种?
提示:(1)来到北方水系的血吸虫不断发生变异;(2)这些血吸虫与南方血吸虫之间发生了地理隔离;(3)一定时间后南方血吸虫种群与北方血吸虫种群之间产生生殖隔离。
核心要点突破
基础自主梳理
知能过关演练
第3、4节
基础自主梳理
一、物种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物种的含义: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可以____________,并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后代,而无法与其他物种进行交配。以____________为基础。
自由交配
有生育能力
生殖隔离
2.新物种形成的过程
(1)长时间的____________+不同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长时间的____________→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
(2)物种形成三部曲:______、 ______和______ 。
3.物种进化的方式: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物种进化的速率:存在两种模式,即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地理隔离
变异
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变异
选择
隔离
分歧进化
趋同进化
渐进模式
间断平衡模式
二、进化论对人类思想观念的影响及其面临的挑战
1.进化论改变了人们的思想。
2.进化论是_______________的基石。
3.进化论面临的挑战
(1)如何统一__________________和表型进化。
(2)_____________与大进化的机制是否相同。
4.生物进化在继续,进化论在发展。
现代生物学
分子水平的进化
微进化
核心要点突破
物种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物种与种群的比较
种 群 物 种
概念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且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种 群 物 种
范 围 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的个体 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许多种群组成
判断标准 种群是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它通过个体间的交配保持着一个共同的基因库 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相互联系 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如同种鲫鱼可以生活在不同的池塘、湖泊等,形成一个个彼此被陆地隔离的种群),同一个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长期发展下去可形成不同亚种,进而可能形成多个新物种
2.隔离与物种形成
(1)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比较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别 概念 同一物种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不同的物种间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特点 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交流,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基因交流 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结果 形成不同的亚种 形成不同的物种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联系 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阶段;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形成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
特别提醒
(1)两种隔离方式都使种群间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2)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地理隔离,生殖隔离是判断标准。
(2)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关系图解
下列属于同一物种的是(  )
A.生活在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食草动物
B.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
C.种植在同一块地里的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
D.培养在同一培养皿中的大小两种草履虫
【尝试解答】 B
【解析】 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例1
跟踪训练 生殖隔离包括(  )
①不能交配 ②交配不成功 ③交配的杂交后代不能再生育 ④杂交后代的胚胎早期死亡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选B。不能交配、交配不成功、杂交后代的胚胎早期死亡、杂交后代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这些现象都属于生殖隔离。
1.进化论对人类思想观念的影响
经过长期的斗争和理性思考,科学界和普通人群均广泛接受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放弃了根深蒂固的神创论和特创论等唯心主义观点,使人类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场革命。而且生物进化论思想造成了一些社会科学家分析社会、发展社会的一种思想武器。
进化论对人类思想观念的影响及发展方向
2.进化论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石
(1)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在此后的100多年中,其在争论中不断发展,日臻完善。
(2)人们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与孟德尔的遗传学相结合产生了现代综合进化论,阐明了生物进化的遗传学机制。
(3)20世纪中后期,分子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在各自领域内,通过系统研究又揭示了一些用传统进化学说难以解释的现象,引发了对现代综合进化论的批评和挑战,创立了进化中性学说和间断平衡理论等新的进化学说。
(4)进化论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生物技术和优生优育等方面的研究。
3.进化论面临的挑战
(1)如何统一分子水平的进化和表型进化
1968年,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提出了分子进化中性学说。该学说认为多数或绝大多数突变是中性的,对生物体既无利也无害。自然选择对中性突变不起作用,生物进化主要是中性突变在自然群体中进行随机遗传漂变的结果,即突变在种群中被随机地固定或消失,而不是通过选择才被保留或淘汰。
(2)微进化与大进化的机制是否相同
微进化是指种群内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大进化是指生物进化过程中从一个类型到另一类型的跃变,如鱼类进化成两栖类。现代综合进化论成功地解释了微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机制。但是,有些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生物进化可能有属于自己的机理。事实上,许多来自形态学、化石记录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示出许多无法用综合进化论解释的现象。
4.生物进化在继续,进化理论在发展
科学家的不断深入研究,使进化论不断修正、改进、完善。这正如达尔文的好友华莱士所说:“生命现象复杂多变、异彩纷呈。在探索它的起因的道路上,永不停息,永不满足。”
下面对现代综合进化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木村资生的重要研究成果
B.它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内容
C.它成功解释了微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机制
D.间断平衡学说是其核心内容
【尝试解答】 C
【解析】 现代综合进化论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孟德尔遗传学相结合的产物,可以成功地解释微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机制。
例2
跟踪训练 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提出的中性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
A.生物总是要向前进化的
B.环境决定突变的保留或淘汰
C.微进化学说
D.突变不受自然的选择
解析:选D。木村资生认为生物的进化主要是中性突变在自然群体中进行随机漂变的结果,即突变在种群中随机地固定或消失,而不受自然的选择,故D是正确的。
知能过关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