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 精品课件】北师大版 生物 必修2 第4章第3节伴性遗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优化方案 精品课件】北师大版 生物 必修2 第4章第3节伴性遗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5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0-25 18:0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3节 伴性遗传
课标领航
1.了解并简述伴性遗传的特点和原理。
2.理解果蝇眼色和人类色盲病的遗传规律。
3.根据伴性遗传规律对一些遗传现象作出解释,对一些婚配方式提出建议。
情景导引
早在1800多年前,犹太人在自己的教规
中就做出规定:如果对一个妇女所生的
两个男孩实施“割礼”(包皮环切术)时,
两个男孩都因出血不止而死亡,那么,
此妇女的姐妹所生的男孩均免除这种“割礼”。
思考:为何有些男孩在接受“割礼”时,会因流血不止而死亡?这条犹太教规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什么?
提示:这些男孩很可能患有伴性遗传病——血友病。若一个妇女所生的两个男孩在接受“割礼”时,均因流血不止而死亡,这说明该女子应为血友病致病基因携带者,则她的姐妹可能也是血友病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她的姐妹的儿子也很可能是血友病患者。所以,对她姐妹的儿子不再实施“割礼”。
核心要点突破
基础自主梳理
知能过关演练
第3节
基础自主梳理
一、果蝇眼色的伴性遗传
1.试验过程及现象
红眼
红眼
白眼
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______相联系。
性别
2.试验现象的解释
F2
♂配子
♀配子 1/2XR 1/2____
1/2_______ 1/4XRXR
(_________) 1/4XRY
(红眼♂)
1/2_______ 1/4XRXr
(红眼♀) 1/4XrY
(________)
XR
Xr
红眼♀
Y
白眼♂
3.果蝇伴性遗传的验证
二、人的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
(1)特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__________相关联。
(2)常见实例
①人类遗传病:人的__________、抗VD佝偻病和血友病等。
②果蝇:白眼。
性别
红绿色盲
2.人类红绿色盲症
(1)基因的位置:____________上。
(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 性 男 性
基因型 _______ ________ XbXb ____ XbY
表现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_____ 正常 _____
X染色体
XBXB
XBXb
XBY
色盲
色盲
(3)遗传特点
①男性患者________女性患者。
②往往有隔代______现象。
③女性患者的________________一定患病。
多于
交叉
父亲和儿子
核心要点突破
果蝇眼色的伴性遗传
1.过程:亲本中的白眼雄蝇和它的子代红眼雌蝇交配,图解如下:
测交结果,后代中红眼∶白眼=1∶1,符合分离规律。
2.试验结论:决定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而用试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一对果蝇杂交,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F1中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那么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
A.XRXR×XrY     B.XrXr×XRY
C.XRXr×XrY D.XRXr×XRY
【尝试解答】 B
例1
【解析】 根据题意,F1中雄果蝇与亲本雌果蝇眼色相同,因此,亲本雌果蝇一定为纯合体,由此排除C和D项;若选A项,则子代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的眼色会不同,因此,只有当雌性亲本为隐性个体,雄性亲本为显性个体时,才符合题中条件,即XrXr×XRY。
跟踪训练 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色性状,w基因控制白色性状,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雄果蝇
C.红眼雌果蝇 D.白眼雌果蝇
解析:选D。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WY,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WXW、XWXw。XWY×XWXW→XWXW(红眼雌果蝇)、XWY(红眼雄果蝇);XWY×XWXw→XWXW(红眼雌果蝇)、XWXw(红眼雌果蝇)、XWY(红眼雄果蝇)、XwY(白眼雄果蝇)。可见,后代中不可能有白眼雌果蝇。
人类色盲病的伴性遗传
1.红绿色盲基因的位置
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在Y染色体上无此基因,红绿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
2.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组合及后代性状表现
双亲的基因型
和表现型 子女可能出现的
基因型和表现型 后代色盲
的比例
男性色盲×女性正常
(XbY) (XBXB) XBXb XBY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无色盲
男性正常×女性色盲
(XBY) (XbXb) XBXb  XbY
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 男性全
为色盲
双亲的基因型
和表现型 子女可能出现的
基因型和表现型 后代色盲
的比例
男性正常×女性携带者
(XBY) (XBXb) XBXB  XBXb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XBY  XbY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男性中
有一半
为色盲
男性色盲×女性携带者
(XbY) (XBXb) XBXb  XbXb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XBY  XbY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男、女中
各有一
半为
色盲
双亲的基因型
和表现型 子女可能出现的
基因型和表现型 后代色盲
的比例
男性色盲×女性色盲
XbY XbXb XbXb  XbY
女性色盲 男性色盲 全部
色盲
男性正常×女性正常
XBY XBXB XBXB XBY
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无色盲
3.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1)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因色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女性只有XbXb才表现为色盲,XBXb不表现色盲;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带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
(2)色盲的传递途径:一般是由男性患者通过他的女儿传给外孙(交叉遗传)。也有特殊情况,即也可以由女性患者通过她的女儿传给她的外孙。
(3)女性色盲患者的父亲和儿子肯定都是色盲。
特别提醒
在有关红绿色盲遗传概率计算中,患色盲男孩和男孩患色盲概率是不同的,前者除考虑患色盲的概率外,还需考虑生男孩的概率,后者已确定性别,实际上是求男孩中患色盲的概率。
如图所示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Ⅲ7的致病基因来自(  )
A.Ⅰ1         B.Ⅰ2
C.Ⅰ3 D.Ⅰ4
例2
【尝试解答】 B
【解析】 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Ⅲ7的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男孩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其母亲Ⅱ5,因为Ⅰ1表现正常,因此Ⅱ5的色盲只能来自Ⅰ2。
A.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②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
C.③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
D.④最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解析:选D。①双亲都不患病,而女儿患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其父必为患者。②双亲正常,后代有病,必为隐性遗传,因后代患者全为男性,可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母亲传递而来的可能性最大。而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三个男性患病,一女正常概率极低,此病一般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③父亲有病,母亲正常,子代女儿全患病,儿子全正常,可判定为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其他遗传病概率非常低。④父亲有病,儿子全患病,女儿正常,则判定为Y染色体遗传病,其他遗传病的可能性极小。
知能过关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