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现象
【提出问题】
化学变化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存在怎样的关系?
有人说他能点石(主要成分CaCO3)成金(Au),是真的吗?
1、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短,质量减轻了。
2、铁丝生锈后质量会增重。
生锈前
生锈后
【猜想与假设】
1、反应物的总质量大于生成物质量
2、反应物的总质量小于生成物质量
3、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质量
【查阅资料】
拉瓦锡实验
【实验探究】
实验一: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二: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现象:生成蓝色沉淀,天平保持平衡。
实验现象:产生气泡,注射器活塞上移,天平保持平衡。
【得出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交流与反思一】
【交流与反思二】
为什么波义耳没能得出质量守恒定律,而拉瓦锡成功了?这给我们在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有什么启示?如何解释一些表面看起来不符合质量守恒的化学变化?
实验再思考:依据实验现象,你认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中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交流与反思三】
概念再分析:
①现有8克氧气和8克氢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反应后测得的生成的水是9克。
②10克水结成冰质量仍为10克,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由以上两个事实,你对质量守恒定律概念有何新认识?
【交流与反思四】
结合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思考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
化学反应的实质:
被破坏 重新组合 聚集成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变成 形成
通电
重新组合
水的电解
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氢原子
分解
+
+
+
+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
质量守恒
用微观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元素种类变了吗?
元素质量变了吗?
分子数目变了吗?
化学反应前后
物质种类呢?
分子种类呢?
不变
改变
可能改变
电解水
甲烷燃烧
分子数目改变
分子数目不变
2H2O→2H2+1O2
2CH4+4O2→4H2O+2CO2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微 观
元素质量
元素种类
不 变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改变
宏 观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化学反应前后
第二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2、能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有人说他能点石(主要成分CaCO3)成金(Au),是真的吗?
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 B.煤燃烧后质量减轻
C.双氧水分解后质量减少 D.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减轻
2.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本质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改变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种类改变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
1.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 )
A.反应条件 B.哪些物质是反应物
C.哪些物质是生成物 D.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课堂练习
D
D
D
5.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
4.Ag高锰酸钾加热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Bg,则生成氧气质量为( )
A.(A+B)g B.(A–B)g
C.(B–A)g D.无法判断
B
C
7.某物质32g完全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试通过计算判断该物质中含有哪些元素?(课后完成)
6.某物质完全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 )
A.一定含有C、H、O
B.一定含有H、O,可能含有C
C.一定含有C、H,可能含有O
D.一定含有C、O,可能含有H
C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进行有关的计算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内容
内容
原因
原因
应用
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小结
小结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