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三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很小,却是每个人时时都离不开的牵系;国,很大,它涵养润育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用他们对民族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对百姓的忧思,写下了许多
①
千古的不朽诗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最是诗中家国情。在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家”和“国”从来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明不论身处何时何地,一以贯之的是忧心苍生社稷的家国情怀。“忧国不谋身”的
②
表达,则是古代先哲一心担忧国家兴亡,从不为自己利益做谋划的真实写照。
从《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从韩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到文天祥“平生读书为谁事,临难何忧复何惧”的报国之志,从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到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念念不忘,从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气……开古代诗文的浩瀚长卷,我们感受到家与国、苍生与社稷、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
③
。
几千年时光悠悠流转,然而那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却如一条绵绵不休的情感河流,始终流淌在每一个文人士子的笔底心头,创造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支撑起华夏儿女不弯的脊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流传
简洁
休戚相关
B.流传
简捷
息息相关
C.留传
简洁
息息相关
D.留传
简捷
休戚相关
2.在选文中括号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使家国情怀与情感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以诗文的形式传承。
B.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家国情怀与情感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诗文的形式传承的。
C.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使家国情怀与情感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以诗文的形式传承。
D.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家国情怀与情感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诗文的形式传承的。
3.对选文中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爱国诗人
B
韩愈
昌黎先生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
C
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
北宋豪放派词人
D
顾炎武
清学开山始祖
《日知录》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等。一直以来,不少商家都以电子烟不含焦油、悬浮微粒等有害成分为卖点大肆推广,打着“戒烟神器”“清肺”等旗号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在我国,电子烟公司以科技公司为主,它们的经营范围主要是“电子产品”,其准入门槛比“烟草制品”“医药产品”还要低,因此就更加缺乏监管。2018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曾出台通告,提到国内还没有颁布电子烟的行业标准,并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
(摘编自左雨晴《强制性国标将出台
电子烟行业洗牌在即》)
材料二:
2014-2017年全球电子烟销售额
单位:亿美元
材料三: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电子烟可以帮助烟民戒烟的说法缺乏“足够证据”。非但如此,还有害人体健康。一是抑制免疫基因。通过对比电子香烟使用者、传统香烟使用者和非吸烟者鼻子里的免疫细胞,发现吸电子烟会使人鼻子中358个免疫基因受到抑制,而普通烟民有53种免疫基因受到了抑制。免疫基因被抑制,会导致人患上多种疾病。二是引发心血管疾病。与从未使用过电子烟的受访者相比,使用电子烟的受访者患脑卒中的风险高71%,患心肌梗死的风险高59%,患心绞痛的风险高40%,且相关风险是吸普通香烟者的2倍。三是容易致癌。电池加热烟液产生的气溶胶中,含有对心血管有害的醛,包括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等,吸电子烟相当于将甲醛吸入身体。四是引发致命肺病。烟油中添加的双乙酰,会导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使肺逐渐走向衰竭。
然而,电子烟销售商通过“时尚”“健康”“轻松戒烟”等宣传广告吸引追求新潮的年轻人。这种电子烟宣传会误导青少年,使他们不知不觉染上烟瘾。由于电子烟销售渠道比传统卷烟门槛低,线上购买无验证,线下购买无查证,未成年人可以轻易买到电子烟。
(摘编自李俊《电子烟真的是“戒烟神器”吗?小心引发致命肺病》)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研究发现,在鼻子中免疫基因受抑制的数量上,电子烟烟民约是普通烟民的7倍。
B.在脑卒中、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发病风险上,电子烟烟民的风险是常人的2倍。
C.电子烟中的甲醛、乙醛等成分容易致癌,这些有害成分就在烟液加热产生的气溶胶中。
D.电子烟烟油中添加的双乙酰,会导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从而致使肺逐渐走向衰竭。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据估计,2017年后全球电子烟销售额增长速度与之前每年增长20亿美元相比微乎其微。
B.青少年容易被电子烟销售商弄虚作假的宣传误导,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染上烟瘾。
C.人们将电子烟划归为电子产品,是国内电子烟行业难以得到有效监管的根本原因。
D.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与人们认识的提高,电子烟市场会得到越来越有效的控制与治理。
6.下列不属于减少电子烟对青少年危害策略的一项是(
)
A.电子烟是特殊“电子产品”,要严格管控电子烟的生产,提高电子烟生产的准入门槛。
B.制定和出台管理电子烟的相关规定,严禁任何人为一-己私利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
C.准确辨识,它是一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
烟雾和味道等。
D.加强对电子烟经销商的管理,严禁夸大事实的虚假宜传和误导,提高电子烟销售门槛。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张观字思正,绛州绛县人。少谨愿好学,有乡曲名。中服勤辞学科,擢为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解州。会盐池吏以赃败,坐失举劾,降监河中府税。复通判果州,
改秘书省秘书郎。
仁宗即位,迁太常丞,出知杭州。还判国子监,以给事中权御史中丞。
时星流、地震、雷发正月,诏求直言。观谓:“承平日久,政宽法慢,用度渐侈,风俗渐薄,以致灾异。”河北大雨水,条七事,曰:“导积水以广播种,缓催欠以省禁锢,览刑罚以振淹狱,收逃田以募归复,罢工役以先急务,止配率①以阜民财,通商旅以济艰食。”复知审官院,遂拜同知枢密院事。
康定中,西兵失利,因议点乡兵,久之不决,遂与王殿、陈执中俱罢,徙澶州。河坏孙陈埽及浮梁②,州人大恐,或请趋北原以避水患。观曰:“太守独去,如州民何!”乃躬率卒徒增筑之,堤完,水亦退。
徙郓州。旧法,京东通安邑盐,而濒海之地禁私煮。观上言:“利之所在,百姓趋之,虽日杀于市,恐不能止,请弛禁以便民。”岁免黥配③者不可胜计。
以父居业高年多病,请便郡,以观文殿学士知许州。月余,拜左丞。丁父忧,哀毁过人,既练④而卒。赠吏部尚书,谥文孝。
观性至孝。居业尝过洛,嘉其山川风物,曰:“吾得老于此足矣。”观于是买田宅、营林榭,以适其意。蚤起奉药、膳,然后出视事,未尝一日废也。趣尚恬旷持廉少欲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类其为人。仁宗飞白书“清”字赐观,以赏其节。
(节选自《宋史张观传》)
[注]①配率:按比例向百姓摊派税收。②埽:用树枝、秫秸、芦苇、石头等拥紧做成的临时性堤坝。浮梁:梁,指桥;浮梁,即浮桥。③黥配:黥,在脸.
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古代用做刑罚;配,发配。④练:对亡故者祭祀。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盐池吏以赃败
败:败露
B.通商旅以济艰食
济:接济
C.嘉其山川风物
嘉:嘉奖
D.未尝一日废也
废:停止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给事中权御史中丞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B.而濒海之地禁私煮
剑阁峥嵘而崔嵬
C.嘉其山川风物
其孰能讥之乎
D.吾得老于此足矣
徘徊于斗牛之间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项是(
)
A.趣尚恬旷/持廉少/欲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类其为人。
B.趣尚恬旷/持廉少欲/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类其为人。
C.趣尚恬旷/持廉少/欲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类其为人。
D.趣尚恬旷/持廉少欲/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类其为人。
10.下列各句全都表明张观心系百姓的一组是(
)
①用度渐侈,风俗渐薄
②收逃田以募归复
③止配率以阜民财
④因议点乡兵,久之不决
⑤太守独去,如州民何
⑥蚤起奉药、
膳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1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观的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先后因为自身原因和受人牵连而受到降职处理。
B.张观善于在关注民生的前提下借题发挥。他利用发生不寻常自然现象之机,规劝皇帝在和平时期要有危机意识和节俭意识等。
C.张观对政务一丝不苟,
坚毅执著。面对黄河水患,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以百姓利益为重,积极组织抢险,最终战胜了灾害。
D.张观对父亲的孝心达到了极致,得到仁宗的褒扬。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12小题,共117分。
四、(25
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乃躬率卒徒增筑之,堤完,水亦退。(3分)
(2)利之所在,百姓趋之,虽日杀于市,恐不能止,请弛禁以便民。(5分)
13.结合文章最后两段,列举张观对父亲至孝的具体表现。(3
分)
14.阅读下面的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和陈述古拒霜花
[北宋]苏轼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木芙蓉
[南宋]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注)拒霜花:又名木芙蓉,在深秋开放。吕本中:南宋人,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后因忤秦桧罢官。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苏诗“细思却是最宜霜”中的,“细思”“最宜”,抒发了他对拒霜花深深的赞颂之情。
B.吕诗“雨后霜前着意红”用夸张手法写木芙蓉遇雨霜时,仍积极地将鲜红的色泽呈现。
C.吕诗用“一生开落任东风”,写出了桃李随春风的来去而开落、听任摆布的软弱特点。
D.两诗都围绕木芙蓉的特点来写,都从不同角度写了它不畏秋霜、凌寒而开的精神气质。
(2)“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分)
(3)两首诗都运用了衬托手法,任选一处加以赏析。(3分)
15.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1)羁鸟恋旧林,
。(陶渊明《归园田居》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5)苏轼《赤壁赋》中的诗句“
,
”通过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人生的短暂与个人的渺小。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翠河谷
熊召政
在中国的西部,特别是青藏高原,哪怕置身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上,也找不到山的感觉。这乃是因为彼处之高在于地势而非峰头,纵然也有峰头突兀,却没有耸的地理特征。南方却不一样,虽然海拔只有三五百米,但是悬崖峭壁,沟壑逶迤,置身其中,便有了崇山峻岭的感觉。眼下,我走在大别山主峰东南麓的龙潭河谷中,这种感觉又生了出来。数年前游龙潭河谷,曾写过一篇游记,兹后又陪友人来过几次。虽然常游并不常新,但没有一次感到失望。
这情形犹如酒徒之于美酒,蝌蚪之于泉水。
在枝柯荫覆的崎岖山路上走了四五里地,巨大的水声把我们领到了一条山溪边,溪口上架着一座木桥。这桥,仿佛是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搬过来的那么古老,那么简陋,而又那么富于诗意。桥那边,是一个只有七八户人家的小小山村。在这个小山村里,除了两只挂在树梢上的锅状的电视接收天线,再见不到任何一点点儿现代化的痕迹。黄色的且满布水渍的土墙,黑色的长着针菲的泥瓦顶,小的雕着花格的杉木窗子,背面有着粗重木栓的被柴烟熏成褐色的木门,以及门前稻场上散乱放着的石碾、石磙、石磨……就在那一刹那,我仿佛一脚踏进了唐朝,仿佛那柴门里走出了孟浩然,他用纯正的湖北乡音向我吟诵:“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在这小村的旁边,即是龙潭河谷的上游。我们穿过密林,透过林隙可以看到在乱石中奔流的激湍清泉。及至来到溪边但见藤萝蔽日,水雾盈袖。一路透迤,尽是白花花的瀑布,绿油油的小潭,青苍苍的林木,灰拂拂的断崖。且行且止,不由得赞叹古人临观此类景色时用词的精妙,如“绿碧”,如“空翠湿人衣”等。
由于无路可攀,行不过二三里,只得在一挂20余米高的瀑布前打住行程。斯时,头上的洞天略略开阔,斜射下来的阳光与浮漾上升的水汽参参差差的,在嬉闹着、游戏着。忽然,朋友惊呼:“虹,虹,彩虹!”正在拍照的我定睛一看,只见一条长约数丈的彩虹在飞瀑前缭绕。一阵微风,虹飘过来,触了触我的胸膛,又从我的肩头飘过去,钻进密林中杳然不见了。与虹相触,甚或相拥,这是可望而不可即,可思而不可得的高妙的诗意,我竞在无意中获得,这是自然的恩赐.
相比于龙潭河谷,这一段河谷更幽、更逸。朋友赞道:“有首著名的歌曲叫红河谷,这里直接叫翠河谷好了。翠不仅是它的颜色,亦是精神,更是风范。”这脱口而出的话,倒是道出了河谷的妙谛。
回到小村庄,闻讯赶来的村长热情邀请我们到他的家中做客,他用自制的高山野茶招待我们。从言谈中,我们知道,大别山东南麓这片十平方公里的峰谷中,有一个叫大河冲的建制村,共有200多村民,71户人家,散落在九个小村庄里。大河冲村山高地僻,直到去年才通公路,村子里的年轻人几乎全部走光了。为了追求便捷的生活,也有不少村民搬到山下小镇居住。现在,留在这里与群山相伴的,只有几十个老人,偶尔也有几个被进城打工的小夫妻留下的孩子。
听罢村长的介绍,我的欣赏人间美景的愉悦心境略略受了一些影响。城里的游人面对大自然奇异的山水,可以用数百种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惊奇。但是,与绝妙山水比邻而居的土著,他们对风景的感受截然不同。极大地享受着现代文明的城里人,他们钟情于自然;而渴望得到文明福祉的山里人,却愿意拥抱城市的喧嚣。人类从城市营造的那一刻起,科学与自然、风景与文明就一直进行着两个对手之间的博弈。城里人从汽车的夹缝里钻出来,便觉得回到了真正的欢乐中,甚至感叹这里的一只小山羊的生活质量都比他们高。但是,山里人却固执地认为物质生活的丰富,现代社会的便利,比什么都重要。他们眼中的天堂,不是什么翠河谷,当然,更不是大河冲,而是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陆家嘴等。存在决定意识,从生存学的角度来讲,翠河谷或许是一篇寓言。有的人希望生活在寓言中,但更多的人,却是更需要物质的享受、生活的便捷。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4
分)
A.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写自己对南北大山的不同看法,既写出了它们的区别,又引出了要描写的对象——“龙潭河谷”。
B.作者行走在龙潭河谷的山中,感受这里是那样的古老、简陋、富有诗意,好像是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搬过来的。
C.文章既写了龙潭河谷之景,又写到了这里的年轻人离开村庄,去追寻城市的文明生活,真实呈现出现代生活的状态。
D.“与虹相触,甚或相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而“可望而不可即,可思而不可得”则写出了由于种种原因而得不到的遗憾。
E.文章考察了龙潭河谷景物与人事,阐述了人们的文化心理特征,以古人的传统和境界审视今人的世态人情,为浮躁的读者找到精神的家园。
17.请赏析第2段画波浪线句子,并分析其作用。(5分)
这情形犹如酒徒之于美酒。蝌蚪之干泉水。
18.作者是如何凸显翠河谷的“翠”的?
(4
分)
19.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人类从城市营造的那一刻起,科学与自然风景与文明就一直进行着两个对手之间的博弈。
20.“我的欣赏人间美景的愉悦心境略略受了一些影响”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5
分)
六、(10分)
21.《论语季氏》中陈述了择友的三个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意思是“同正直的人,诚信的人,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根据这个观点,如果让你在《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三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做朋友,你会选择谁?为什么?写一段话阐述你的理由。要求:三个标准择其一,理由恰当充分,思路清晰,语言顺畅,不少于100字。(7分)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
分)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①
。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②_
,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③
。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连横平竖直都很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众所周知,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但是在社会进入多元化的今天,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就业取向也随之出现了更多的选择机会。网红这一新兴行业出现了。于是,读书还是做网红,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个“真问题”。调查显示,有媒体曾做过一个95后就业观的图解,其中提到,54%的
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是主播和网红。
作为一名高三学生,
选择什么专业,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将是你必须面对的事情。那么对于上述材料中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认识,谈谈你的感想。
要求:①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第Ⅰ卷
一、(9分)
1.
A
(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简洁: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直截了当,简便快捷;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相互关联。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
2.
D
3.
C
(南宋豪放派词人)
二、(9分)
4.
B(“电子烟烟民的风险是常人的2倍”错,原文说的是“相关风险是吸普通香烟者的2倍”。)
5.
B(A项,“微乎其微”概括不当,从材料二看,增长速度只是有所减缓;
C项,"根本原因”分析不当,材料一只是说将电子烟划归为电子产品使电子烟的准入门槛比“烟草制品”“医药产品”低,这会更加导致监管的缺乏。D项,“会得到越来越有效的控制与治理”于文无据。)
6.
C
(介绍电子烟的概念及特点,提醒人们认识电子烟,不属于减少电子烟对青少年危害的策略。)
三、(15分)
7.
C(“嘉:嘉奖”错。“嘉”应该是“赞美”的意思。)
8.
D(A项,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用来。B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C项,代词,那;表反问语气,副词,难道,D项,介词,在;介词,在。)
9.
B(“趣尚恬旷”“持廉少欲”四字短语式,成对称结构,排除AC;“平生书必为楷字”与“无一行草”内容对应;“平生”作主语,“必为”作谓语,“楷字”为宾语,句子独立完整,若加上“欲”字,意思不通,结构混乱排除D.整句话的意思是:张观志趣崇尚恬淡旷达,坚持廉洁少贪欲,平生写字一定写楷书,
没有一个字是行书或草书,就像他的为人。仁宗用飞白体写一个“清”字赐给张观,来赞赏他的节操。)
10.
C
(①句的意思是开销逐渐增多,风俗逐渐浅薄,是指当时的社会现状,并不表明张观心系百姓,故排除AB.④句的意思是由于议论派乡兵很长时间不能决定,并不能表明张观心系百姓;⑥句的意思是张观很孝顺。故排除D。)
11.
A
(“自身原因"属于无中生有,全文只提到“会盐池吏以赃败,坐失举劾,降监河中府税”,指的是张观因为受到连坐,而被贬官。并没提到他因为自身原因而被贬官。)
第Ⅱ卷
四、(25
分)
12.
(1)于是(张观)亲自带领兵众抢修加固河堤,河堤修成了,大水也退了。(“躬”“率”“增筑”各1分,共3分)
(2)有利益在,百姓就会争相追随,即使每日在集市上杀人示众,恐怕也不能禁止,请放松禁令来给百姓提供便利。(“
所在”“趋”“虽”“日”“弛”各1分,共5分。)
13.①因为父亲年迈多病,申请调到许州任职;②遭遇父丧,哀悔超过-
-般人(以致不久去世);③为父亲购置田宅,营造园林;④父亲生病时,他端药奉饭。(3
分,答出3点即给满分)
14.
(1)
B(“夸张”错,由“着意”可知应为拟人)
(3
分)
(2)这两句着力描绘了秋天的画面:满眼的树木被凛冽的秋风扫过,都变成了一番枯黄景象,只有那木芙蓉在独自开放。(2分)
(3)例一:苏诗先从大范围、深程度上写树木在秋风吹来时,一夜之间变枯黄的颓势景象,反衬出木芙蓉凌霜开放、馨香独放的可贵气节,突出了木芙蓉(拒霜花)的勇气和骨气。
例二:诗人将“无言、一生开落任东风”的桃李来衬托木芙蓉霜前“着意红”的英勇气概,寄寓着对没有骨气和勇气的主和派的不满,寓意深刻。(3分)
(意思对即给分)
15.
(1)池鱼思故渊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4)潦倒新停浊酒杯
(5)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6分)
五、(22
分)
16.
BD(B项,“作者行走在龙潭河谷的山中,感受这里是那样的古老、简陋、富有诗意,好像是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搬过来的”错误。“木桥”仿佛是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搬过来的,不是“龙潭河谷”里的-切。D项,“得不到的遗憾”错误,从“我竟在无意中获得,这是自然的恩赐”可知。)
(4分)
17.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对龙潭河谷的喜爱之情。为后文写翠河谷奠定感情基调(或作铺垫)。(5分)(意思对即给分)
18.①景物描写,通过写油油的潭水,苍青的林木凸显“翠”。(2
分)
②引用古人的赞叹表现“翠”。(1
分)
③用朋友的赞叹表现“翠”。(1
分)
(意
思对即给分)
人类在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与自然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4分,意思对即给分)
20.
(1)原因:因为村长讲到了村里的年轻人为了追求便捷的生活,都离开了古朴的自然村庄。他们渴望文明的福祉,却忽视了自然的乐趣。(2
分,意思对即给分)
(2).①对龙潭河谷古朴自然风光的急切探访之情、赞赏之情。
②对人们追求城市文明的遗憾、感慨之情。
③对年轻人追求现代生活的无奈、理解、释然之情。(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给分)
六、(10
分)
21.
[答案示例]
1.我希望和林黛玉做朋友,因为她博览群书,见闻广博。《红楼梦》第48回记叙林黛玉教香菱学作诗的故事,通过她给香菱所列的书目:王维、杜甫、李白和陶渊明等人的诗歌,看出她对于这些内容均有研读,我愿与她为友。
2.我希望和关羽做朋友,因为他诚信忠义。曹操曾经多次用金钱、宝马和高官厚禄招降关羽,任凭他使尽各种方式,关羽都没有背叛与刘备,张飞的桃园盟誓,时刻想回到刘备身边。关羽信守承诺,信守诚信,我愿与之为友。
3.我希望和孔子做朋友,因为孔子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曾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说用不正义的手段某得财富和地位,对于我来说好像是浮云一样。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希望和这样的君子为友。
4.我会选择诸葛亮做朋友,诸葛亮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如果我和他做朋友,我会从他那里学到很多新奇的知识和成熟的谋略。
[评分标准]选择一个人(三本名著中的一个人,1分),说明理由(必须是“友直,友谅,友多闻”中的一点,2分),具体阐述原因4分(思路2分,语言2分)
22.示例:①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巨大载体
②宋词的婉转清雅
③古老的方块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3
分)
(语义贯通、结构相同即给分)
七、(60分)
23.审题立意注意:
(1)该作文要关注“读书还是网红”以及“就业观”等信息点,重心在谈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以及自己的人生规划、就业观等。(2)光写读书的益处,属于偏题跑题文。
参考译文:
张观字思正,绛州绛县人。年少时诚实好学,闻名乡里。
考中服勤辞学科,被选拔为第一,任命为将作监丞、通判解除州。适逢盐池吏因贪赃败露,张观犯了有失检举揭发罪,降职为监河中府税。又任果州通判,改任秘书省秘书郎。
仁宗即位后,张观升任太常丞,出朝任杭州知州。返回朝廷后主管国子监,凭给事中的身份代理御史中丞。
当时流星、地震、雷鸣发生在正月,诏令征求直言进谏。张观说:“天下太平已久,政令宽松,法度松懈,开销逐渐增多,风俗逐渐浅薄,因而招致灾异。”河北下大雨成灾,逐条上奏七件事,说:“疏导积水来扩大播种面积,缓催拖欠来减少禁锢,宽松刑罚来清理积案,收回逃田来募民回归,取消工役来解当务之急,停止配税来使民财富足,开通商旅来接济粮食匮乏。”张观又掌管审官院,于是授职同知枢密院事。
康定年间,西部用兵失利,由于议论派乡兵很长时间不能决定,于是和王融、陈执中都被罢免,调到澶州任职。黄河冲坏了孙陈埽和浮梁,州人极为慌恐,有人请求他逃到北原以躲避水害。张观说:“太守独自逃离,州民该怎么办?”于是就亲自率领兵众加固抢修,河堤修成,大水也退了。
张观被调到郓州。按照旧制,京东流通安邑盐,可沿海的地方禁止私自煮盐。张观上奏说:“有利益在,百姓就会争相追逐,即使每天在集市上杀人示众,恐怕也不能禁止,.请放松禁令来给百姓提供便利。”每年因此被免除刺面发配的人不计其数。
因为父亲张居业年老多病,张观奏请调到政务清简的州郡任职,凭观文殿学士的身份任职许州。一个多月后,拜官左丞。遭遇父丧,悲伤损毁身体超过一般人,在其父逝后13个月的祭礼之后去世。被追任为吏部尚书,谥号文孝。
张观性情特别孝顺。张居业曾路过洛地,赞美那里的山川风物,说:“我
能在此养老就知足了。”张观于是置办田宅,营造园林亭榭,来满足他的心意。早上起来侍奉药、膳,然后再出去办公事,未尝有一天停止。张观志趣崇尚恬淡旷达,坚持廉洁少贪欲,平生写字一定写楷书,没有一个字是行书或草书,就像他的为人。仁宗用飞白体写一个“清”字赐给张观,来赞赏他的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