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素养拓展练
过素养·学科素养拓展训练
1.4月28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这场“长城脚下的世园会”,以植物为媒介,以园艺为信使,向世界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班上开展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仔细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任务。(5分)
【材料一】
注:图中花瓣颜色为彩色,色彩多样
【材料二】
在2019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只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让子孙后代过上绿色文明的生活,让他们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见花香。
【材料三】
近年来,孝感市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让生态惠民,绿富同兴。例如,相关部门对河汉湖周边散乱的养殖场进行了清理和整治,退田还湖,引导群众转换观念,走产业转型之路。不久的将来,河汉湖湿地公园将以绿色生态的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
(1)此次世园会会徽名为“长城之花”,请仔细观察材料中的会徽,解读其图案设计的巧妙之处。(3分)
(2)请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补充完成以下宣传语。要求填写的下句与上句形成对偶。(2分)
生活与绿色相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2019年4月1日18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今年首个森林火险红色预警。预计4月2日至8日,北京北部、天津北部、河北北部、山西、四川南部等地森林火险等级将维持在“极度危险”级别,要切实加强防范森林火灾的发生。红色预警是最高级别的预警提示,在每年的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多部门联合发布的森林火险预警虽已成为常态,但红色预警仍较为罕见,最近一次的红色预警发布于2016年3月。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3分)
(2)拟写一条森林防火公益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形象生动,不超过25字。(3分)
3.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5分)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你所在的育才学校开展了“走进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写广告】请你结合本次申遗的成功,拟写一则宣传“二十四节气”的公益广告语。(2分)
(2)【征稿件】为了让大家领略丰富多彩的节气之美,育才学校揽月文学社决定举办以“我笔下的节气之美”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他们拟写的这则应用文有三处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3分)
征文启示 为了让大家领略丰富多彩的节气之美,我校文学社决定举办以“我笔下的节气之美”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活动要求:①征文内容围绕主题,文体不限;②用稿纸抄写,不超过100字;③稿件请交到校办公楼102室。欢迎全体同学积极投稿。
此致
敬礼
育才学校揽月文学社
2020年4月8日
过写作·写作能力拓展导练
微写作
1.九月份,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你注意到了吗?到生活中去细心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场景,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些变化。别忘了取一个别致的题目。
【提示】
①关键是要善于发现,你观察、感受到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不妨先都记下来,再做取舍。
②注意“九月份”这个特定的时节,写出由夏入秋的各种变化。要写得具体明确,比如你的感受是“秋高气爽”,就要用特定的景物把这个感觉描绘出来。
【写作指导】
具体写作时,可运用本单元所学的从多角度来描写的方法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大作文
2.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
①回忆成长经历中让你动情的一些事,先与同学交流,看看他们的反应,再从中选择一件事落笔。
②交代清楚事情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等,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③在结尾处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比如你受到了怎样的触动,它在你的成长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迹等,可起到点题的作用。
【写作指导】
①写好这类作文,需要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来以小见大。生活中,读书、听音乐、旅游、登山等,都可以给予我们启示,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趣味,使我们不断成长。
②写作时,要抒写出内心的深刻感悟,重点是写出真实的体验,抒发真实的情感。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表现这一经历对生活、对自我的影响。
真题对接
3.[2019福建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或有形或无形,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迹,也许其中就有自己心中最好的作品,也许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最好的作品”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答案解析:
过素养
1.【答案示例】(1)①整体来看,会徽以花为主体,六片花瓣翩翩起舞,与园艺博览会的主题吻合。②不同颜色的花瓣象征着世界各国共赴园艺盛会,在世界舞台上交流分享。③主体部分既是花蕊的形态,同时似起伏的古老长城,又像现代都市林立的高楼,暗示了此届世园会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举办的。④六片花瓣承载着“六合”的哲学观念。“六合”常用于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象征和平和谐,显示了此次世园会的宗旨。(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示例①:发展与生态同行(2分)示例②:美丽与家园同在(2分)示例③:环保与发展共进(2分)
【解题思路】(1)从整体来看,该徽标分为图案和文字两部分。解答时,首先应审清题干要求,即解读该会徽图案设计的巧妙之处。因此分析主体部分即图案的设计特点和寓意即可。分析时,既要认真观察,发挥想象,又要结合本次活动主题。(2)首先要了解两则材料的内容,然后根据二者的内容来对出下联。材料二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指出保护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材料三是以孝感市为例,强调发展要“生态优先”。据此,“生活与绿色”可对“发展与生态”,“相约”对“同行”。只要符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合理即可。
2.【答案示例】(1)国家发布今年首个森林火险红色预警,森林防火刻不容缓。(3分)
(2)火魔无情,吞噬绿色家园;你我有责,争做森林卫士。(3分)
【解题思路】(1)应先初步感知语段所写的内容,然后扣住重点语句按照题目要求概括主要内容。材料中“联合发布今年首个森林火险红色预警”“要切实加强防范森林火灾的发生”等语句揭示了材料的主要内容,据此概括即可。注意字数要求。(2)围绕“森林防火”的主题,运用对偶等修辞手法拟写广告语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3.【答案示例】(1)示例一:领略 节气之美,弘扬民族文化。(2 分)示例二:传承传统文化,保护申遗产权。(2分)示例三:产权保护受关注,节气申遗暖人心。(2 分)
(2)①“启示”改为“启事”(1分)②应写明 截稿日期(1分)③删去“此致”“敬礼”(1分)
【解题思路】(1)拟写的广告语围绕主题,表达清晰即可,可采用一定的修辞。(2)①启示:通过启发提示而领悟的道理。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载在媒体上或张贴在墙壁上的文字。②征文启事一般要写明截稿日期。③“此致”“敬礼”一般用作信末祝颂问安,不能用于征稿启事的末尾。
过写作
1.【佳作展台】
秋天的果园
清晨,雾渐渐地散了,太阳也慢慢地升上了蔚蓝色的高空,果园里的一切全都笼罩在晨曦之中,凉爽的风阵阵吹拂,天气已不似夏日那样炎热。
你看,那红彤彤的苹果挂在枝头,好像一个个笑红了脸的娃娃;还有那火红的柿子,压弯了枝头,就像一盏盏小灯笼;还有那酸甜可口的葡萄,犹如紫水晶般晶莹剔透;石榴也笑裂了嘴,再也合不拢了……
一场秋雨过后,水果更晶莹,更透亮。满园里酝酿着泥土和水果的清香,弥漫着诱人的气味。草丛间,蟋蟀在弹琴,蝈蝈在吟唱,枝头的喜鹊叽叽喳喳叫着,飞来跳去。
【名师点评】文段抓住“九月份”这个特定的时节,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将秋天的景物写得生动而富有活力,展现出秋天果园一派丰收的场景。文段写景层次清晰,先从视觉角度写各种果实挂满枝头所展现出的果实累累的景象,又从嗅觉角度写泥土和水果的诱人气味,再从听觉角度写秋雨后昆虫和鸟儿的鸣唱。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对秋天的果园的喜爱之情。
2.【佳作展台】
那份喜悦伴我成长.
“今天周末,天气也不错,走,爸爸带你爬山去。”我正在埋头写作业时,爸爸神采飞扬地说道。“可是,我的作业……”“磨刀不误砍柴工嘛,还是放松放松心情,到大自然中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吧!”
是啊,我好久没去接触大自然了,爸爸说得对,那就去爬爬山吧。
我们收拾好行装,向大珠山进发。也许是我太久没出门了,远远望去,大地已绿意盎然,柳树柔嫩的枝条上抽出了新芽,充满生命力的绿色随处可见。看样子春天早就来了。
我们来到山脚下,抬头仰望,山巅烟云缭绕。“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不禁想起了杜甫的诗句,心胸豁然开朗,仿佛有股力量驱使我快点登上山头。我兴高采烈地向爸爸喊道:“爸爸你看,山峰云雾缭绕,好似仙境!这山路平缓,我要快点登上山顶,一饱眼福。”
说完我便拔脚快步向山顶跑去,爸爸跟在我身后大喊:“X X,别急,慢慢走!”面对美丽的山色,心情激动的我对爸爸的话充耳不闻,铆足劲儿向山顶前进。我不时回头望望爸爸,他一直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走着。
或许是缺少锻炼的缘故,没过多久,我便腿酸脚麻。此时,抬头向山顶望去,本来并不高的山顶似乎变得遥不可及,我的心沉了下来,脚步也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快走啊,怎么停下来了?”我回头一瞧,爸爸不知道什么时候已赶了上来。看着我有气无力的样子,他笑着对我说:“爬山不能一开始就把力气用光,要慢慢来。其实做任何事都一样,不能急于求成,要稳下来,一步一个脚印。”看我没说话,爸爸用手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接着说:“做事不能只注重结果,要学会享受过程,山顶的风光固然美丽,但你看这路旁的迎春花,多有生机呀!你听这山涧小溪流动时的叮咚声,多动听啊!你瞧那形态各异的松树,多壮美啊!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予人们的美好礼物,我们不能辜负了大自然!”
与其说这次登山让我的心情变得愉悦,毋宁说它使我得到了心灵的洗礼,让我开始不那么在意学习的结果,而是更享受学习的过程。战胜骄躁,享受过程,这才是更值得我们感到喜悦的事情!
【名师点评】文章记叙 了“我”和爸爸登山的经过,描写了“我”登山时的心理变化。在爸爸的引导下,“我”认识到了登山的意义,收获了喜悦,更收获了成长。文章卒章显志,主题突出。作者灵活运用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巧妙引用杜甫的诗句,使语言表达生动简洁。此外,文章句式灵活,摇曳多姿,富有美感。
3.【命题解码】该作文题贴近考生生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生活积累和社会经验,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情感体验,引导考生做一个喜观察、广阅读、善感受、懂审美、勤思考、爱记录的人。本题的题眼是“作品”,理解“作品”的内涵,是写好这篇文章的前提。“作品”,本指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品。它可以是有形的、具体的事物,如一幅画、一把扇子、一座建筑等;也可以是无形的、抽象的事物,如孩子的成才是父母最好的作品等。“最好的”则强调了“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说明这样的“作品”对人有着积极的影响。写作时,考生要写出什么是谁最好的作品,它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才能获得,同时还应该注意关键词“成长路上”,要在文中体现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