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7 10:5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
(含答案)
1.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f<2cm??????????????????????B.?2cm2.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3.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5、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A.f甲>f乙>f丙
B.f乙>f丙>f甲
C.f乙>f甲>f丙
D.f丙>f乙>f甲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cm,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光屏上可承接到烛焰放大、倒立、淸晰的实像,然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缓慢向凸透镜靠近.最终停在距凸透镜20cm处,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光屏上所得到像的大小变化分别是(
)
A.靠近凸透镜,变大
B.远离凸透镜,变大
C.靠近凸透镜,变小
D.远离凸透镜,变小
7.在如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0
cm
.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到15cm刻度处,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将光屏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将观察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________像
.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轨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透镜、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若移动蜡烛,使之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小于10cm,则人应在________(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成像.
?????????????????????????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蜡烛应向?________移动,光屏应向?________移动(均选填“左”或“右”).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在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放置________。现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缩小的像,蜡烛应向________移动,光屏应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11.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C分别是主光轴上的点.F和2F分别为1倍焦距和2倍焦距.他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_____点上,能够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他把点燃的蜡烛放到C点上,也可以成像,其原理和________相同.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 
 。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
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2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3) 
 。
13.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做实验甲,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面与镜面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
s/cm
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
t/min,绘出图线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
f
为 
 cm;
(2)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
(3)为了方便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 
 (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玻璃板。
(4)如图丙所示,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 
 (“照相机”/“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图所示的位置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5)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答案
1-6
C
C
B
D
B
B
7.靠近;缩小;实
8.缩小;光屏
9.缩小;右;右
10.
凸透镜;左;左
11.
A;放大镜
12.(1)同一高度;使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心;(2)实;正立;(3)D;(4)C。
13.(1)12;(2)成像在光屏中央;(3)粗糙;(4)放大;投影仪;能;(5)凹透镜;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