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乐山沫若中学高二第11周周考地理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8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读我国部分城市1月平均气温柱状图,回答1-2题。
第1-2题图
1.下列城市中,最靠近秦岭一淮河一线的是 ( )
A.太原 B.石家庄 C.乌鲁木齐 D.郑州
2.与其他城市比较,哈尔滨1月气温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距海远 B.距冬季风源地远 C.纬度高 D.地势高
下图为黄河某支流流域年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该支流上已经建设了多个水电站,实现了梯级开发。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图示地区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
4.根据图上信息推断,该支流上可建水电站数量最多的河段可能是 ( )
A.①水文站以上河段 B.①②水文站之间河段
C.②③水文站之间河段 D.③水文站以下河段
读我国冬夏季风的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回答5~6题。
5.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 )
A.雨带停滞 B.冬季风势力强盛
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受地形阻挡
6.下列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第5-6题图
读我国雨季类型图,回答7-8题。
第7-8题图
7.图中①地区雨季类型为 ( )
A.全年干旱多晴区 B.夏半年多雨区 C.夏雨集中区 D.夏雨区
8.导致N地类型界线向西北凸出的因素主要是 ( )
A.水源 B.土壤 C.地形 D.人类活动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读我国某地气温变化图,回答9-10题。
第9-10题图
9.甲地可能位于 (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 D.海南岛
10.下列关于三地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三地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
B.甲地7月高温主要是因为7月伏旱季节降水少光照强
C.乙地7日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
D.丙地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柱状图,回答11-12题。
false第11-12题图
11.甲、乙、丙、丁四省区依次是 ( )
A.上海、湖北、四川、西藏 B.上海、四川、湖北、西藏
C.西藏、湖北、四川、上海 D.西藏、四川、湖北、上海
12.下列对甲、丁两省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两省区自然条件恶劣,耕地少B.两省区行政区范围小,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尖锐
C.甲省区人多地少,经济构成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D.丁省区人均耕地多,多大型农场
读我国陆地领土四端的经纬度位置表,回答13-15题。
四端点
①端点
②端点
③端点
④端点
经纬度位置
4°N,112°E附近
49°N,135°E附近
53°N,123°E附近
40°N,73°E附近
13.②端点是我国陆地领土的 ( )
A.最西端 B.最东端 C.最北端 D.最南端
14.③端点所在省份为人类提供的非可再生资源是 ( )
A.土地资源 B.石油资源 C.水资源 D.森林资源
15.④端点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征是 ( )
A.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分布特征
C.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 D.南部地区的河流有春汛现象
二、简答题
16.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年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图中气温变化有明显特点,请归纳出三点。
(2)据图中四城市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显示,我国 ( )
A.夏季降水量的比重自南向北递减 B.夏季降水量的比重自南向北递增
C.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 D.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3)据图归纳广州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4)根据图中信息,指出哈尔滨所在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多发时间。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工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Ⅱ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乐山沫若中学2019级上学期第11周周考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DCCBA 6—10 ACCCC 11—15 ACBBB
二、简答题:
16、(1)夏季(7月)普遍高温(都在20℃以上,温差小于10℃);(2分)
冬季(1月)南北温差大(在30℃以上);(2分)
自南向北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2分)
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2分)
(2)C;(2分)
(3)降水特征:年降水量多(2000m左右),(2分)主要集中在夏季(800毫米左右)。(2分)
形成原因:(广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雨季长;(2分)台风活动较频繁。(2分)
(4)寒潮,冬半年;(2分)洪涝灾害,夏季。(2分)
17、(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2分)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2分)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2分)
(2)多晴天、少云雨,(2分)风力弱,(2分)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2分)
(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2分)(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2分)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2分)
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