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星球地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某校同学通过“一笔画世界”活动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小顺同学的作品”,完成下题。
为了将各大洲的位置尽量画准确,应首先
A.
确定起笔点
B.
画出重要经纬线
C.
标出七大洲
D.
明确绘图顺序
在小顺同学的作品中,没有画出的是
A.
大洋洲
B.
欧洲
C.
南极洲
D.
非洲
从小顺同学的作品中,可以读出
A.
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
B.
南极洲处于中纬度
C.
赤道横穿了非洲的中部
D.
亚洲所跨经度最大
白令海峡
①为亚洲与北美洲界线?????????
??????????②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
③为南、北美洲的界线?????????
??????????④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通过读小顺同学的作品,并结合海陆分布知识可以得出
A.
太平洋是全球的中心
B.
北半球海洋面积比陆地更小
C.
四大洋均跨南北半球
D.
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北半球广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会出现“立杆不见影”现象的大洲有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各国经济都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影响。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读世界海陆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
P海峡东侧是亚洲,西侧是北美洲
C.
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也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它位于图中M、N、O、P四地中的M地
D.
甲处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大西洋
下图为海底地形示意图,①处的海底地形名称是()
A.
大陆坡
B.
大陆架
C.
海沟
D.
洋盆
下面是四幅大陆轮廓简笔画图,按数字的顺序,它们分别表示的大陆名称是( )
A.
非洲大陆、亚欧大陆、美洲大陆、南极洲大陆
B.
非洲大陆、亚欧大陆、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C.
亚欧大陆、美洲大陆、南极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D.
非洲大陆、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亚欧大陆
最大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洋是()
A.
?亚洲、北冰洋
B.
?亚洲、太平洋
C.
?非洲、太平洋
D.
?非洲、北冰洋
读图“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①大洲和②大洲之间的地理分界线是:()
A.
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
白令海峡
D.
直布罗陀海峡
图中代号B所在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濒临D大洋的大洲有:()
A.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B.
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
C.
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
D.
大洋洲、南极洲、南北美洲
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A.
欧洲
B.
北美洲
C.
亚洲
D.
南极洲
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A.
流动的岩浆
B.
迷人的溶洞
C.
移动的沙漠沙丘
D.
美丽的水库大坝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地球是一个椭球体
B.
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和地幔两层
C.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D.
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
下列事例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A.
现在全球平均气温高于2000年前
B.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
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D.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考古学家们认为,中龙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种淡水爬行动物,其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读左图“世界板块分布图”、右图“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图”,完成下题。
?
结合中龙的生活习性及其化石分布,地质学家魏格纳推理得出
A.
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曾连在一起
B.
南美洲南部曾经是广阔的海洋
C.
非洲与南美洲南部曾发生多次地震
D.
目前大西洋面积还在逐渐缩小
在“大陆漂移学说”后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①地球表层分为七大板块
②各板块只由大陆或海洋组成
③各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
④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板块构造学说”之所以能为大多数学者认可,是因为它能很好地解释
①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②环太平洋地区多火山和地震
③非洲与南美洲有相同的动植物??
④世界上一些高大山脉的形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读图“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点的经纬度:经度______,纬度______。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①是______运河。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②是______山脉。
(3)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洋B是______洋。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______洋。
(4)C大洲是______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③是______。
(5)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海洋主要集中在______半球。
(6)纬度位置最南的大洲是______。
某学习小组在阅读《海底两万里》时从地理视角进行了研究,如图为“鹦鹉螺号”的航行路线图。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1)从11月8日在(31°15′N,136°42′E)距离日本约200海里处遇见鹦鹉螺号,到11月17日漫步海底森林,此航段的行驶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1月初在托雷斯海峡附近的岛屿上生活了几天,在岛上人们的着装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
夏装?????
B.
冬装??????
C.
春秋装?????
(2)1月28日到达锡兰岛(今斯里兰卡),锡兰岛的地理位置大约是______(选择填空)
???????A.8°S,120°W
B.8°N,120°W
C.
8°N,80°E
D.
8°S,80°W
此后穿过阿拉伯海、红海通过苏伊士地下的通道到达_________海,2月14日在克里特岛附近海底看到了火山喷发的情景,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2月19日到达(33.22°S,16.17°W)处,该地位于_______(东/西)半球,在海底参观了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城,说明由于地壳运动引起了海平面_______(上升/下降)。
(4)3月14日在55°S发现了浮冰,越往南走浮冰越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3月21日春分日正午12时在南极点看到太阳的圆盘的一半刚好在地平线上,这一时刻的太阳光照图是_______(选择填空),这是由于地球的_________运动产生的现象。3月22日离开南极后,一路向北,在挪威海附近获救,结束了此次航程。
读图,世界轮廓图,完成填空。
(1)A是___
_;B是__
__;
(2)②是_____;③是_____;
(3)③与④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③与⑥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⑤与⑥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
(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________(填数字或字母)。
(5)?大洲所在大陆的凹进部分与④大洲的凸出部分十分吻合,它们原来可能是一个整体。现代地理学认为,这两个大陆分属不同的板块,由于它们之间的______(填碰撞挤压或张裂)运动而分离。
读局部世界板块分布图,完成问题。
(1)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的小板块拼合而成。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__(稳定或活跃),板块与板块________处,地壳比较活跃。
(2)观察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可以发现地中海海域地处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因此,地中海的面积在逐渐_________(扩大或缩小);而红海海域因地处板块________________
(碰撞挤压或张裂拉伸)地带,故红海的面积逐渐_________(扩大或缩小)。
(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后隆起而形成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A
【小题5】D
【小题6】C
【解析】
1.?【分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定位和七大洲的地理分布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经纬网定位和七大洲的地理分布相关知识点。
【解答】
在经纬网地图上,可利用经纬线确定地球表面的任意一点,故为了将各大洲的位置尽量画准确,应首先画出重要经纬线。
故选B。
2.?【分析】
?本题考查七大洲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七大洲的地理位置。
【解答】
地球表面的陆地由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七大洲组成;图中没有画出大洋洲。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分析】
?本题考查七大洲的概况,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材料信息和七大洲的地理位置。
【解答】
赤道穿过南美洲的北部,故南美洲横跨南北半球,故A错误;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处于高纬度地区,故B错误;赤道横穿了非洲的中部,故C正确;亚洲所跨纬度最广,南极洲跨经度最广,故D错误。
故选C。
4.?【分析】
?本题考查大洲分界线,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材料信息和大洲分界线相关知识点。
【解答】
读图可知,白令海峡为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巴拿马运河为南、北美洲的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故选项A①②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
5.?【分析】
?本题考查海陆分布概况,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材料信息和海陆分布概况相关知识点。
【解答】
太平洋并不是全球的中心,故A错误;北半球海洋面积比陆地更大,故B错误;四大洋中,北冰洋完全位于北半球,故C错误;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北半球广,故D正确。
故选D。
6.?【分析】
?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和大洲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五带的划分和大洲的分布概况相关知识点。
【解答】
在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会出现“立杆不见影”现象,有热带分布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共5个,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海陆分布和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概略地说,地球表层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P白令海峡西侧是亚洲,东侧是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也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它位于图中M、N、O、P四地中的M地,甲处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太平洋,C对,ABD错。
故选C。
8.【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海底的地形,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海底的地形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由图可知,图中①是大陆坡,②是海沟,A对,BCD错。
???????故选A。
9.【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得:1是非洲大陆,2是亚欧大陆,3是美洲大陆,4是澳大利亚大陆。
故选:B。
大陆是指地球上面积广阔而完整的陆地,全球大陆的名称是:亚欧大陆、非洲大陆,美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本题据轮廓图考查世界大陆的名称,读图解答简单。
10.【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大洲和大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大洲和大洋面积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D
【解析】
1.?【分析】
本题考查大洲的分布与分界线,旨在考查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大洲的分界线与大洲的分布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①大洲是北美洲,②大洲是南美洲。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分析】
本题考查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式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图中四大洋分别是A北冰洋,B大西洋,C太平洋,D印度洋。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分析】
???????本题考查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和相对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D大洋是印度洋,其北临亚洲,西临非洲,东临大洋洲,南临南极洲,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分析】
本题考查七大洲的位置特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七大洲的位置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大洲是⑦南极洲,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流水的作用,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流水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流动的岩浆属于地球的内力作用,迷人的溶洞是流水作用形成,移动的沙漠沙丘是风力作用形成的,美丽的水库大坝是人类活动形成的,B对,ACD错。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地球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不符合题意;
B.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和地幔和地核,题干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C.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D.流水、风力、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不符合题意;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7.【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的证据,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海陆变迁的证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现在全球平均气温高于2000年前是全球变暖造成的,与海陆变迁无关;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海陆变迁,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是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属于海陆变迁,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D
【解析】
1.?【分析】
?本题考查运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地理现象,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题关键。
【解答】
中龙是生活在古生代的一种淡水爬行动物,其化石仅发现于非洲和南美洲南部,据此地质学家魏格纳推理得出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曾连在一起的结论,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2.?【分析】
?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题关键。
【解答】
地球表层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六大板块;各板块由大陆和海洋组成;各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分析】
?本题考查板块的分布、运动及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板块的分布、运动及特点是解题关键。
【解答】
“板块构造学说”之所以能为大多数学者认可,是因为它能很好地解释环太平洋地区多火山和地震和世界上一些高大山脉的形成,都是板块运动造成的;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属于海陆的分布和板块运动没有关系;非洲与南美洲有相同的动植物是大陆漂移造成的,和板块构造学说没有关系。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1.【答案】0°
?
23.5°N
?
苏伊士
?
乌拉尔
?
太平
?
北冰
?
南美
?
巴拿马运河
?
赤道
?
南
?
南极洲
【解析】解:读图可知,(1)A点的经纬度:经度,本初子午线是0°,纬度,北回归线是23.5°N。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①是苏伊士运河。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②是乌拉尔山脉。
(3)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洋B是太平洋。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
(4)C大洲是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③是巴拿马运河。
(5)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6)纬度位置最南的大洲是南极洲。
故答案为:(1)0°;?23.5°N;(2)苏伊士;乌拉尔;(3)太平;北冰;(4)南美;巴拿马运河;(5)赤道;南;(6)南极洲。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观察地图,尽可能的从途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根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及大洲轮廓判定。
22.【答案】(1)从西北向东南
???
A?
(2)
C?
?
地中?
?
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板块交界,地壳活跃
(3)东?
?
?上升???????
(4)南半球越向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浮冰越多?
?
A?
?
公转
【解析】本题考查方向的判别、半球的划分、气温的分布、板块构造、气温的分布等,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半球的划分、地球运动、经纬网定位、方向的判别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从11月8日在(31°15′N,136°42′E)距离日本约200海里处遇见鹦鹉螺号,到11月17日漫步海底森林,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此航段的行驶方向是从西北向东南。1月初是北半球的冬季,托雷斯海峡附近的岛屿位于南半球,此时是夏季,在岛上人们的着装是夏装。故选A。
(2)西经向西逐渐增大,东经向东逐渐增大;北纬向北逐渐增大,南纬向南逐渐增大。锡兰岛位于20°E和110°E之间,位于赤道以北,该岛的地理位置大约是(?8°N,80°E)。故选C。此后穿过阿拉伯海、红海通过苏伊士地下的通道到达地中海,2月14日在克里特岛附近海底看到了火山喷发的情景,该地火山爆发的原因是:位于地中海
-喜马拉雅火山带,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3)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33.22°S,16.17°W)处,该地位东半球;在海底参观了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城,说明由于地壳运动引起了海平面上升。
(4)南半球越向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浮冰越多。3月21日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这一时刻的太阳光照图是A图,B图是夏至日(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C图是冬至日(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这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的现象。
23.【答案】(1)太平洋?
?
大西洋???
(2)欧洲?
?
北美洲??
(3)巴拿马运河?
?
白令海峡?
?
苏伊士运河??
(4)⑥
???
(5)张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概况,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1)读图可知,图中A是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B是大西洋,C是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
(2)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大洋洲,②是欧洲,③是北美洲,④是南美洲,⑤是非洲,⑥是亚洲。
(3)读图可知,巴拿马运河是③北美洲和④南美洲的分界线,又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白令海峡是⑥亚洲和③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世界著名运河,也是⑥亚、⑤非两洲的分界线;
(4)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⑥亚洲,是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5)⑤非洲所在大陆的凹进部分与④南美洲的凸出部分十分吻合,它们原来可能是一个整体。现代地理学认为,这两个大陆分属不同的板块,由于它们之间的张裂运动而分离。
24.【答案】(1)稳定??
交界处
(2)缩小??
张裂拉伸???
扩大
(3)亚欧??
印度洋??
【解析】(1)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是解题关键。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的小板块拼合而成。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处,地壳比较活跃。
(2)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是解题关键。观察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可以发现地中海海域地处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因此,地中海的面积在逐渐缩小;而红海海域因地处板块张裂拉伸地带,故红海的面积逐渐扩大或缩小。
(3)本题考查喜马拉雅山脉隆起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喜马拉雅山脉隆起原因是解题关键。根据所学可知,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后隆起而形成的。
第2页,共18页
第1页,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