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滑轮及其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如图所示,分别沿力
、
、
的方向用力匀速提升物体时,关于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
方向的力最小
B.
沿
方向的力最小
C.
沿
方向的力最小
D.
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2.
用三种方法来提升同一个重物:()用不计摩擦的定滑轮将重物提高
;()沿光滑斜面将重物提高
;()用手直接将重物提高
。其中做功大小是
?
A.
()方式做功最少
B.
()方式做功最少
C.
()方式做功最少
D.
三种方式做功一样多
3.
如图所示,物重为
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大小错误的是
?
A.
B.
C.
D.
4.
如图所示为自行车的脚踏板和大齿轮在运动中的三个不同位置。如要使大齿轮对链条的拉力保持不变,那么人脚加在脚踏板上的力最小时在
?
A.
位置
B.
位置
C.
位置
D.
三个位置一样
5.
如图所示装置,物体处于静止,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则重物
与
之比为
?
A.
B.
C.
D.
6.
下列各种机械中,不省力的机械是
?
A.
钢丝钳
B.
动滑轮
C.
旗杆顶定滑轮
D.
斜面
7.
使用简单机械,下面目的达不到的是
?
A.
省力
B.
省功
C.
改变力的方向
D.
少移动距离
8.
如图所示,用
牛的拉力
匀速竖直提升重为
的物体,使其上升了
米。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关于物体的重力
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牛,
米
B.
牛,
米
C.
牛,
米
D.
牛,
米
9.
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
形路线骑行,这样做是为了
?
A.
缩短所走的路程
B.
减少所做的功
C.
减小骑行者所施加的力
D.
缩短所用的时间
10.
小飞同学和弟弟去山区的姥姥家度暑假,弟弟发现公路多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公路,就问哥哥这是啥原因,小飞告诉弟弟说这样车辆向上行驶时可以
?
A.
提高功率
B.
提高牵引力
C.
减小所必需的牵引力
D.
减小所做的功
11.
如图所示,大人想用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想帮忙,却把自己吊上去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中所用的滑轮为动滑轮
B.
使用该装置中的滑轮可以省力
C.
使用该装置中的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D.
重物受到的重力小于孩子受到的重力
12.
关于功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任何机械都能省力,但不能省距离
B.
使用任何机械都能省力,但不能省功
C.
有些机械能省力,有些机械能省功
D.
使用机械可能省力或省距离,但都不能省功
13.
如图所示,动滑轮重
,弹簧秤的示数为
,则拉力
和物体的重为
?
A.
,
B.
,
C.
,
D.
,
14.
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
的物体在
内匀速上升了
。已知拉绳子的力
为
,不计摩擦和绳重。则提升重物过程中
?
A.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
B.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
C.
动滑轮重
D.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是
15.
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32分)
16.
如图所示,该装置是
?滑轮(选填“定”或“动”),它相当于
?(“等臂杠杆”或“省力杠杆”);若物体
所受重力为
牛,当分别用力匀速提起物体
时,拉力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7.
某同学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简单机械,如:手钳、剪刀、镊子、扳手、钥匙等等。当把钥匙插入锁孔开锁时,锁芯随之转动,钥匙就相当于“
?”(选填“杠杆”“轮轴”“滑轮”或“斜面”),它是一个
?(选填“省力”或“费力”)的机械。
18.
根据功的原理,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省
?或省
?,但不能省
?。
19.
用一个动滑轮竖直提起重物时,如果手拉绳子的力为
,那么物体重
?
;如果手拉绳子移动
,则重物被举高了
?
。(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20.
某人用如图所示的牵引装置来锻炼关节的功能。箭头所指的简单机械的名称是
?。
21.
很多名山风景区为了方便游客到达都把上山的公路修成盘山公路,这是因为盘山公路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
?,使用它可以
?。
22.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每只钩码的质量均为
克(滑轮重及摩擦不计)。当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牛,若钩码向上移动
厘米,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
厘米。由此可知,使用动滑轮的特点是:能
?,但不能
?,而且费
?。若某同学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方向没有沿竖直方向,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
23.
小鹏利用滑轮组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拉力
与物体重力
的关系:
?
。
三、计算题(共2小题;共24分)
24.
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用
的拉力在
内将重为
的物体匀速提高
,(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的重力;
(2)若重物再增加
,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为多大。
25.
若斜面的高度
一定,倾角
可以改变,试推导:在不考虑摩擦时,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
将重为
的物体匀速拉上斜面顶端,
越小,
越小。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如图所示滑轮是个定滑轮,定滑轮的本质是个等臂杠杆,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臂不变,所以力的大小不变,故D正确。
2.
D
3.
C
【解析】A.由图象可知
,由杠杆平衡条件
可得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象可知滑轮组
,则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象可知动滑轮动力作用在轴上,则
,故错误,符合题意;
D.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斜面为理想斜面,满足
,即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4.
A
5.
B
【解析】图中是一定一动的滑轮组,可将
的重力看作是绳子末端的拉力(即
),不计摩擦及滑轮重,即理想状况下,,所以
,即
。
6.
C
【解析】A.钢丝钳属于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理想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故C符合题意;
D.斜面属于省力机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
B
8.
D
9.
C
【解析】上坡时,自行车上升的高度不变,走
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故A错误。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B错误。
上坡时,走
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相当于增长了斜面的长度,斜面越长越省力。故C正确。
速度一定,走
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所用的时间较长。故D错误。
故选:C。
10.
C
11.
C
12.
D
【解析】根据不同的机械工作特点,有的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有的费力但可以省距离。不管是怎样的机械,根据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正确选项为D。
13.
B
【解析】绳子可以大小不变的传递拉力,故拉力
;
动滑轮绳子的有效股数
,因为不计摩擦和绳重,所以拉力:,物体重:;故选B。
14.
B
【解析】由图可知,有两股绳拉动滑轮,绳子自由端运动距离
,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绳自由端和重物运动时间相同,都为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
,故D选项错误;
当不计摩擦和绳重时,绳自由端的拉力
,故动滑轮重
,故C选项错误。
15.
D
【解析】由图可知,此时的动力臂要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动力小于阻力
;由题可知,此时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动力等于阻力
;由图可知,此时有两端绳子拉着动滑轮,此时的拉力为
;由图可知,此时有三端绳子拉着动滑轮,此时的拉力为
;由以上分析可知,D的力是最小的。
第二部分
16.
定;等臂杠杆;等于
【解析】该装置是定滑轮,它相当于等臂杠杆;定滑轮不省力,若物体
所受重力为
牛,当分别用力匀速提起物体
时,拉力
等于
。
17.
轮轴;省力
18.
力;距离;功
19.
;
【解析】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但要费一倍的距离,故由
,,得
。
20.
定滑轮
【解析】使用时该滑轮的轴固定不动。
21.
斜面;省力
22.
省力;改变用力方向;距离;变大
【解析】两只钩码的重力
,滑轮重及摩擦不计,有两段绳子承担物重,测力计的拉力
,则有
,所以动滑轮能够省一半力;钩码移动距离
,绳端移动距离
,则有
,所以动滑轮费距离;动滑轮的特点是:能够省一半的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多费一倍的距离;若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方向没有沿竖直方向,则拉力会大于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
23.
第三部分
24.
(1)
【解析】由图可知
,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
,则动滑轮的重力:;
??????(2)
【解析】若重物再增加
,此时重物的重力为:,此时的拉力:。
25.
证明:由斜面特点可知,,
因为不考虑摩擦,
所以
,
即:,
所以
,
由题知
,
当
增大时,
增大,当
减小时,
减小,
所以当
一定时,
越小,
越小,越省力。
第8页(共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