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19 08:4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康熙
雍正
乾隆
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史称“康乾盛世”。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统编版
高一
课程
标准
通过了解清代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清代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问题
导引
1.康乾盛世的时间、表现。(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奏折制度的内容、特点、作用。(历史解释)
3.军机处设立者、职责、特点、影响。(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4.概括清朝疆域奠定的过程,列举在各地采取的重大举措。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5.清朝统治危机初现的表现;闭关自守政策的表现及影响。(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历史
时空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
(1)时间:
清朝皇帝康熙、_______、乾隆在位期间。
(2)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
雍正 
政局稳定 
经济繁荣 
疆域 
基础梳理
康乾盛世:
论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
论财力,经济总量占居世界首位
论人口,不足百年时间里已不止翻了一番,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论文化,则完成了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在内的“御纂诸书”;
论城市,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占了6个
——上海社科院周武《论康乾盛世》
2.君主专制的加强
(1)皇帝勤政;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关心地方具体事务。
(2)奏折制度
①内容:部分官员向皇帝_______呈送_______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
②特点: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皇帝能更_______、_______地获取信息。
③作用:提高了___________,强化了对___________的控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单独 
密封 
迅速 
机密 
直接 
广泛 
决策效率 
官僚机构 
故宫精品文物——奏折匣
奏折
(3)军机处
①设立:_______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主要官员称为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_______兼职充任。
②职责:军机处官员在_______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③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4)思想文化的控制
①表现: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_________。
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_______。
雍正 
朝臣 
皇帝 
文字狱 
摧残 
【特别提示】
(1)专制制度不等于君主专制:专制制度指的是一个人独裁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实行的都是专制制度;君主专制指有君主称号的人(皇帝、国王等)的专制统治,秦朝及以后的封建王朝的统治都属于君主专制统治。
(2)君主专制制度不等同于封建制度。君主专制制度是以君主专制、独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政治制度,而封建制度包括的范围很广,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概念。它不仅包括封建政治制度,而且还包括封建经济制度、封建土地制度以及思想文化等一系列的制度。
二、疆域的奠定
1.奠定的过程
(1)巩固东南边疆——设台湾府
①收复台湾:1662年,_________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②郑氏投降: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家族战败投降。
③设台湾府:清朝在_______设府,隶属_______省。
郑成功 
台湾 
福建 
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
(2)巩固东北边疆——划定中俄东部边界
①背景:_____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扩展到黑龙江流域。
②过程:康熙前期,发兵围攻俄军据点雅克萨,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
③结果:1689年,中俄签订《_____________》,划定了东部边界。
(3)巩固北部及西北边疆
①1757年,击败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在蒙古族地区设立_____、_____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___________为盟长、旗长。
②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_______年,清朝在新疆设立___________,总领军政事务。
17 
尼布楚条约 
盟 
旗 
蒙古王公 
1762 
伊犁将军 
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
1762年设伊犁将军
(4)巩固西南边疆——直辖西藏
①确立册封制度: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清朝政府册封。
②设驻藏大臣:从_______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③明确管辖:_______年,清政府又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朝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5)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中央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对于边疆地区采取___________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
1727 
1793 
因地制宜 
2.奠定后的疆域
(1)疆域的范围: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___________,东北至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南至___________,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2)地方管辖——督抚制度
①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
②在东北、北部、西部边疆,分设若干_______辖区和___________辖区。
西伯利亚 
外兴安岭 
库页岛 
钓鱼岛 
赤尾屿 
南海诸岛 
将军 
办事大臣 
思考:为什么说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提示:元朝疆域辽阔,但明朝的疆域又有明显收缩,对东北、西藏等边疆地区的控制比较薄弱。这种情况到了清朝才又改变,不仅版图有所开拓,而且在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地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统治。
清朝建立了与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吻合的多民族国家,将中华民族与边疆民族分而治之,并整合在同一个王朝秩序之中,以保持历更的延续性。
——许纪霖《华夏与边疆:另种视野看“中国”》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1.人口膨胀:在___________、国土开发的背景下,人口膨胀,资源危机日益暴露。
2.农民起义
(1)原因
①清朝人口急剧增长使得___________日益显露。
②___________和贫富矛盾的积累。
(2)表现:四川、湖北、陕西3省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10年之久。
经济繁荣 
资源危机 
政治腐败 
明洪武26年
0.70亿
明万历28年
1.97亿
清康熙39年
1.50亿
乾隆59年
3.10亿
道光20年
4.10亿
3.外部威胁
(1)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活动:以英国为首的___________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2)闭关自守政策加深了中西矛盾与隔阂
A.闭关自守政策的表现
①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______________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___________。
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更在严厉禁止之列。
B.闭关自守政策的影响: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___________。
西方列强 
“十三行” 
严格约束 
世界潮流 
落日余晖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事,安于现状,认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716页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
清代军机处的特点与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一 (军机处)直(值)庐初仅板屋数间……(属员)直舍仅屋一间半。
——赵翼《檐曝杂记》
史料二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赵翼《檐曝杂记》
主题一
主题探究
史料三 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
——《清通鉴》
史料四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
探究1:据史料一、二、三、四,概括军机处的特点。
提示1:①机构精简、人员精干;②军机处人员处理政事快捷,效率高;③保密性强;④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反映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
【拓展】清代君主专制强化的本质特征及影响
(1)本质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历史影响
①积极影响: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消极影响:绝对专制的君主权力和日益腐败的官僚系统,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是造成中国社会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西国力兴衰(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史料五 “福建、浙江、广东、南京四省近海处各移内地三十里,令下即日,挈妻负子载道路,处其居室,放火焚烧,片石不留。民死过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食之粮,饿殍已在眼前。如福清二十八里,只剩八里。长乐二十四都,只剩四都。
——《榕城纪闻》
探究2:据史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海禁产生的严重后果。
主题二
提示2:使沿海居民流离失所,谋生无路;
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史料六 乾隆时期的两份礼单:
英国礼单
天文仪器、地球仪、望远镜、钟表、万花筒、旧火车模型、蒸汽机模型、珍妮机模型、步枪、远洋战舰模型。
——摘自《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中国礼单
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摘编自《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探究3:史料六两份礼单组成体现了怎样的特点?就世界发展潮流而言,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提示3:特点:①中国是手工业或农产品;②英国是工业产品;③中国产品科技含量低,英国科技含量高。
说明:中国农业文明已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统治危机的初显
推行奏折制度
设立军机处
大兴文字狱
疆域的奠定
治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等
反击沙俄:《尼布楚条约》等
管辖西北: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等
共治西藏:册封达赖班禅、(改土归流)等
人口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固步自封终致落日余晖
知识小结
1、康熙十一年(1672年),清政府规定:“如将违禁出海贸易之人,不行举首,反以外海作为内地,或为隐匿,或擅给印票,往来侦探、通商漂海,皆革职提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沿海地区开放通商口岸,准许中国商人出海贸易,随后又正式成立浙、江、闽、粤四海关,统一管理对外贸易。这一时期,导致清政府海洋政策变化的直接背景是(  )
A.收复台湾
B.平定三藩之乱
C.列强染指中国东南沿海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随堂巩固
A
2.清朝承袭明朝的票拟制度,但是内阁的权力愈来愈低,特别是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以后,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这说明
A.内阁与军机处逐渐合并
B.专制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C.清朝内阁已经名存实亡
D.军机处分化了内阁权力
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清朝内阁权力愈来愈低,特别是军机处设立后办理了本属于内阁的事务,使内阁成为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属于军机处分化了内阁权力,故选D
3.
(2016·
全国


)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