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
1.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物体放在离透镜40cm处时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
B.?把物体放在20cm处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
C.?把物体放在10cm处时,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此透镜的焦距是15cm
2.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图片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A.?③②④①???????????B.?③②①④???????????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
C、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
4.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5.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6.在“天宫一号”上,宇航员王亚平从悬浮水珠的另一侧,看到了聂海胜头部所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如果该水珠的焦距为f,则聂海胜头部到水珠的距离u的范围是
A.uB.u=2f
C.u>2f
D.f7.某凸透镜焦距为15cm,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cm处,则可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8.把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0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9.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10.小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8cm,那么要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时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________.应用了这一原理的是________.
11.小云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小云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的倒立的实像。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12.小韩同学带领本实验小组成员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己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凸透镜向
(填“上”或“下”)移动。
(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
点。
(4)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一只小虫飞到了凸透镜上,遮住了一部分凸透镜。小韩同学观察到光屏上的像
。(选填“变大”、”交小”、“变暗”、“变亮“或”剩下半个烛焰”)
13.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2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
1-8
D
C
C
A
B
C
A
C
9.缩小 减小
10.大于8cm小于16cm;投影仪
11.缩小;照相机
12.(1)10.0;(2)下;(3)c;(4)变暗
13.(1)10;(2)下;(3)放大;幻灯机;(4)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