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三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上期语文
第二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9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9分)
四季景色千zī 百态,美不胜收。翠绿的春天,小草萌发,百花盛开,美丽的自然勃发出生机与朝气;火红的夏天,娇阳似火,万物生长,热烈的自然绽放出活力和激情;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成熟的自然收获着自豪与荣光□洁白的冬天,水瘦山寒,玉树qióng 枝,沉默的自然孕育着希望与梦想。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玉树qióng 枝 千zī 百态 绽 放 萌 发
(2)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字,请改正。 (1分)
(3)文中方框处应填的标点是: (1分)
(4)用文中加点词语造一个句子:(3分)
孕育:
2.为下面新闻拟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15字)(4分)
2009年3月3日- 5日,上海旅游协会副会长沈锦敏先生带领上海市部分旅行社总经理和部分媒体的记者到我市参观考察了永定客家土楼、古田会址群、冠豸山、石门湖风景区,参加了元宵晚上有“山村狂欢节”之称的姑田“游大龙”,为闽西丰富的旅游资源、民俗活动所震撼,他们纷纷表示一定把龙岩丰富的景点排进线路。
3.你班开展“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实践活动。(10分)
(1)你所在的小组活动的主题是什么?(2分)
(2)你要送给同学一句关于爱的名言,请你写出来。(3分)
(3)你班打算为某贫困同学捐助,老师让你组织这个活动,你该向同学们怎么说?
(不超过40个字)(5分)
4.名著阅读。(14分)
⑴认真阅读下列文字并按要求填空。(6分)
他决定去拉车,就拉车去了。赁了辆破车,他先练练腿。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他忍受着,不管是怎样的疼痛。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这是拉车必须经过的一关。非过了这一关,他不能放胆的跑去。
所选语段出自 作者 。所选语段突出了主人公:
性格: 。
⑵课堂内外,我们本学期已阅读了不少中外文学名著,如《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面是小明同学做的读书笔记,请你根据提示补写完整。(8分)
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主要内容(100字左右):
5.按原文填写。(12分)
① 少壮不努力, 。 (汉乐府《长歌行》)
②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③船头坐三人,中 为东坡。 (魏学洢《核舟记》)
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礼记·礼运》)
⑤ 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⑥《望岳》中表达诗人心情激荡、眼界空阔的两句诗是:
, 。
二、阅读理解。(51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6~8题。(16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⑤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⑥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视:看,比照。⑥化:融和。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谈笑有鸿儒(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④赐好说不若己者( )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8、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阅读朱自清《背影》选段,回答文后问题。(15分)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还是(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顾(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真)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9、请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10、文中多次写父亲的“踌躇”和“嘱咐”,其目的是什么?(3分)
11、文中多次写“我那时”的“聪明”,这里的“聪明”是什么意思?这样写又有何用意?(4分)
12、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你身上,你是否也会像作者一样呢?为什么? (5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 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②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太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人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③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我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 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④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索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⑤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B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⑥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选自《杂文报》
13、结合语境,理解第⑤段中加点的“嗫嚅”一词。(3分)
14、从A、B 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4分)
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
B、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15、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说明“我”在文中的作用。(4分)
16、文章前四节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4分)
17、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这句话的理解。(5分)
三、作文
18、以“珍惜所拥有的___”为题,写一篇650字的记叙文。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49分)
1.(9分)
⑴(4分)琼 姿
⑵(1分)娇改为骄
⑶(1分) ;或分号
⑷(3分)例:海洋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
2.(4分)示例:上海旅游协会到我市参观考察。
3.(10分)
⑴(2分)示例:①“你心,我心,暖人心”的主题。②“人人都献出一份爱”的主题。③“感恩社会,与爱同行”的主题。④“爱的奉献”的主题。⑤“爱伴我成长”的主题。
⑵(2分)名言: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②人生是花,而爱是花的蜜。—雨果 ③爱是美德的种子。--但丁 ④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⑶(5分)示例: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共创一个美好人间。
4.(10分)
⑴(5分)《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 主人公:祥子 性格: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⑵(5分)奥斯特洛夫斯基(1分) 本书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小说展示了保尔 柯察金在革命熔炉中成长为一名自觉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过程。(4分)
5.(12分)
①老大徒伤悲 ②感时花溅泪 ③峨冠而多髯者 ④讲信修睦
⑤出淤泥而不染 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二、阅读理解。(51分)
(一)(16分)
7、(4分)每个解释1分。酌情给分。
①博学的人 ②使身体劳累 ③所以,因此 ④谈论。
8、(6分)每句3分。酌情给分。
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②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9、(5分)
(1)(2分)各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诸葛庐(南阳诸葛庐) 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4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
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二)(15分)
10、(3分)父亲坚持送“我”到车站,送“我”上火车。 (3分)
11、(3分)目的是表现父亲爱子情深,对儿子放心不下。(3分)
12、(4分)这两个“聪明”其实就是“糊涂”的意思。(2分) 表明作者后悔自己当时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2分) (共4分)
13、(5分)例一:会。因为与父亲之间存在代沟,自己年轻气盛,受不了父亲的唠叨,看不惯大人总是把我们当小孩看待。 例二:不会。读了这篇文章后,对父爱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表明观点1分,说清理由3分,语言通顺1分。)
(三)(20分)
13、(3分)“嗫嚅”在这里是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意思是动作神态描写,也是一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主人公的窘迫、紧张。
14、(4分)
A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小男孩尽管貌不惊人、技不出众,但他有着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为下文小男孩的成功做了铺垫。
B处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衬托环境的安静说明小男孩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深思,也解密了小男孩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15、(4分)形象:“我”是一个关怀学生、尊重学生、具有爱心、勇于反思的教师。(1 分) 作用:“我”是文章的线索,起到了贯穿全文脉络,把人物和事有机结合,使文章条理清楚的作用,同时使文章主题更加突出。(2 分,意对即可。)
16、(4分)作者运用大量笔墨细致地描写各种草开的花,为下文写“耳聋学生不被重视却取得成功”打下铺垫;(2分)结构上与结尾构成首尾呼应;(1分)借花喻人,表现文章的主题。(1分)
17、(5分)如:这句话道出了这位耳聋获奖少年的成功秘诀。他告诉我们:不要抱怨自己,关键是靠努力,我们不奢望事事成功,但做成功一件事是完全可能的。
三、作文
1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