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简谐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与任务:
1.知道振幅、周期和频率。
2.理解周期和频率的关系及固有周期、固有频率的意义。
3.知道简谐运动的图像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4.能用公式描述简谐运动的特征。
新科导入:
什么是简谐运动?
答:振动符合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像的运动叫简谐运动。
生活中那些有哪些简谐运动的实例?
答:声音的传播,水波。
我们要研究简谐运动研究简谐运动的什么?
答:频率,周期,波长,波速。
知识点一、简谐运动的基本描述
全振动理解:
(1)全振动定义:
一个完整的振动过程,称为一次全振动.
不管以哪里作为开始研究的起点,弹簧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总是相同的.
(2)全振动的判断:
对简谐运动的物体,某一阶段的振动是否为一次全振动,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判断:
一是从物体经过某点时的特征物理量看,如果物体的位移和速度都回到原值(大小、方向两方面),即物体完成了一次全振动;
二是看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等于振幅的四倍.
(3)计算振动物体通过的路程的方法:
一个周期内,振子的运动路程为.若全振动的次数为,则振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周期:
(1)周期的基本定义:
定义: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做振动的周期,用表示.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周期的单位是秒().
意义:周期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周期越长表示物体运动得越慢,周期越短表示物体运动得越快.
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
要点诠释:公式中为做简谐运动物体的质量,为做简谐运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跟位移的大小的比例常数(即弹簧的劲度系数).
(2)测量弹簧振子周期的方法:
弹簧振子的周期一般较小,测定其周期时,一般是用秒表测出振子完成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则
.
值取大一些(如)可以减小周期的测量误差.
频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叫故振动的频率,用表示.常把物体在内完成的全振动次数叫做频率.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
意义: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越大表示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小表示振动得越慢.
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固有频率和固有周期:振子获得能量后,物体开始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只是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其振动频率叫固有频率,振动周期也叫固有周期.
振幅:
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用表示.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振幅的单位是米().
意义: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要点诠释:①振幅是一个标量,是指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没有负值,也无方向,所以振幅不同于最大位移.②在简谐运动中,振幅跟频率或周期无关.在一个稳定的振动中,物体的振幅是不变的.③振动物体在一个全振动过程通过的路程等于个振幅,在半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是两个振幅,但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等于一个振幅.可以比一个振幅大,也可以比一个振幅小.
例题1.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振幅是,频率为,该质点从平衡位置起向正方向运动,经,质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由
得
,
.
每个周期质点通过的路程为
,
故质点的总路程
,
质点时刻从平衡位置向正向位移运动,经过周期运动到正向最大位移处,即位移
,
故D项正确.
【总结升华】求路程时,首先应明确振动过程经过几个整数周期,最后再分析最后不到一个周期的时间内的路程,两部分之和即为总的路程,振子在周期内的路程可能等于一个振幅,也可能大于一个振幅,还可能小于一个振幅,只有从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开始运动,周期内的路程才等于一个振幅.
课堂练习一:
一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从它经过平衡位置起开始计时,经质点第一次通过点,再经第二次通过点,则质点振动周期是多少?
【思路点拨】由于振动的往复性,质点经过某一位置时,因速度方向不一致会导致多解.
【答案】 .
【解析】将物理过程模型化,画出具体化的图景,如图甲所示,设质点从平衡位置向右运动到点,那么质点从到运动时间为。再由经最右端返回,经历时间,如图乙所示.另一种可能就是点在点左方。如图丙所示,质点由经右端最大位移处向左经过点到达历时,再由向左经左端最大位移处返回点历时,根据以上分析,质点振动周期共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如图乙所示,可以看出历时0.18秒.根据对称性可得到周期性:
.
另一种可能如图丙所示,由历时.由历时,则
,
所以质点的振动周期的可能值为和.
【总结升华】由于简谐运动的周期性,结合初始条件的不确定性。往往引起此类问题的多解,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对题目分析透彻、弄清各种.可能性,切勿丢解.
知识点二、简谐运动的描述公式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1)式中表示振动质点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表示振动的时间.
(2)表示振动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即振幅.
(3)叫做简谐运动的圆频率,它也表示简谐运动物体振动的快慢.与周期及频率的关系:
。
所以表达式也可写成:
或.
(4)表示时,简谐运动质点所处的状态,称为初相位或初相.代表了简谐运动的质点在时刻处在一个运动周期中的哪个状态,所以代表简谐运动的相位.
(5)简谐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也可用余弦函数表示成:,注意同一振动用不同函数表示时相位不同,而且相位 是随时间变化的量.
(6)相位每增加就意味着完成了一次全振动.
相位差:
是指两个相位之差,在实际中经常用到的是两个具有相同频率的简谐运动的相位差,反映出两简谐运动的步调差异.
设两简谐运动和的振动方程分别为:
,
,
它们的相位差为
.
可见,其相位差恰好等于它们的初相之差,因为初相是确定的,所以频率相同的两个简谐运动有确定的相位差.
若
,
则称的相位比的相位超前,或的相位比的相位落后;
若
,
则称的相位比的相位落后,或的相位比的相位超前.
(1)同相:相位差为零,一般的为
.
(2)反相:相位差为π,一般的为
.
要点诠释:比较相位或计算相位差时,要用同种函数来表示振动方程,相位差的取值范围:.
振动图像的信息:
如图所示,则
(1)从图像上可知振动的振幅为;
(2)从图像上可知振动的周期为;
(3)从图像上可知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时刻对应位移,时刻对应位移;
(4)从图像上可以比较质点在各个时刻速度的大小及符号(表示方向),如时刻质点的速度较时刻质点的速度小,时刻质点的速度为负,时刻质点的速度也为负(时刻是质点由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过程的某一时刻,而时刻是质点由平衡位置向负的最大位移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
(5)从图像上可以比较质点在各个时刻加速度的大小及符号,如时刻的加速度较质点在时刻的加速度大,时刻质点加速度符号为负,时刻质点加速度符号为正;
(6)从图像可以看出质点在不同时刻之间的相位差.
例题2.物体做简谐运动的振动位移,物体做简谐运动的振动位移,比较的运动( ).
A.振幅是矢量,的振幅是,的振幅是
B.周期是标量,的周期都是
C.振动的频率等于振动的频率
D.的相位始终超前的相位
【答案】C、D
【解析】振幅是标量,的振动范围分别是。但振幅分别为,A项错误;的振动周期,B项错误;因,故,C项正确;为定值,D项正确.
课堂练习一:
如图为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由图可知,在和两时刻,质点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方向相同
B.,方向相反
C.,方向相同
D.,方向相反
【思路点拨】图像不是振动物体的运动轨迹.
【答案】A、D
【解析】在时刻,质点向平衡位置运动,在时刻,质点向远离平衡位置运动,故速度与方向相同,由于,所以,A对;在和时刻,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因而回复力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但,时刻的回复力大于时刻的回复力,故,D对.
【总结升华】处理振动图像问题一定要把图像还原成质点的实际振动过程来分析。图像不是振动物体的运动轨迹.
课堂练习二:
有一个在光滑水平面内的弹簧振子,第一次用力把弹簧压缩后释放让它振动,第二次把弹簧压缩后释放让它振动,则先后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和振幅之比分别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弹簧的压缩量即为振子振动过程中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即振幅,故振幅之比为.而对同一振动系统。其周期与振幅无关,故周期之比为.
【总结升华】振动周期由振动系统自身的性质决定,与振幅无关.
课堂练习三: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求t=0.25×10-2 s时的位移;
(2)在t=1.5×10-2 s到t=2×10-2 s的振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回复力、速度、动能、势能如何变化?
(3)在t=0到t=8.5×10-2 s时间内,质点的路程、位移各多大?
【答案】 (1); (2)变大 变大 变小 变小 变大; (3)34 cm 2 cm
【解析】(1)由题图可知A=2 cm,T=2×10-2 s,振动方程为x=Asin (ωt-)=-Acos ωt=-2cos cm=-2cos 100πt cm
当t=0.25×10-2 s时,
(2)由题图可知在1.5×10-2 s~2×10-2 s的振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变大,回复力变大,速度变小,动能变小,势能变大.
(3)从t=0至t=8.5×10-2 s时间内经历个周期,质点的路程为s=17A=34 cm,位移为2 cm.
课堂练习四:
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周期为( ).
A.若时刻和()时刻振子运动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一定等于的整数倍
B.若时刻和()时刻振子运动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一定等于的整数倍
C.若,则在时刻和()时刻弹簧的长度一定相等
D.若,则在时刻和()时刻振子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等
【思路点拨】位移和速度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为半个周期的奇数倍.位移和速度均相同的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
【答案】D
【解析】若或(),则在和()两时刻振子必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位置(包括平衡位置),这两时刻,振子的位移、加速度、速度等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在这两时刻弹簧的长度并不一定相等 [只有当振子在和()两时刻均在平衡位置时,弹簧长度才相等].反过来,若在和()两时刻振子的位移、加速度和速度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一定等于的奇数倍,即().如果仅仅是振子的速度在和()两时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不能得出,更不能得出().根据以上分析,A、C选项均错.
若在和()两时刻,振予的位移、加速度、速度等均相同,则(),但仅仅根据两时刻振子的位移相同,不能得出,所以B选项错.若,在和()两时刻,振子的位移、加速度、速度等均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选项正确.
【总结升华】不能仅根据两时刻位移或速度是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来判断这一段时间是不是半个周期的奇数倍,必须是位移和速度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才为半个周期的奇数倍.同样,也不能仅根据两时刻位移或速度是否相同来判断这一段时间是不是周期的整数倍,必须是位移和速度均相同的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才为周期的整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