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17 12:0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认识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活动角、圆形纸、长方形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先请大家欣赏一幅画:几何图形画成的图案。
2、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三角形为什么叫“三角”形?(注:所有学生指三个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这就是一个角,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不过,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谁再指指看。
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
)。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
会指了吗?大家一起指指。
师:这就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新课
(一)在主题图中找角。
1、师指图:校园里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2、(抽生说)学生说到一个,师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表扬。
(二)教学例1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把剪刀、三角尺、钟表放大,背景逐渐褪下去)那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儿的:(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
2、用纸片折出角.
师:请小朋友睁开眼睛,拿出圆形纸,你能用这张圆形纸折出一个角来吗?
生:能。师:试试看。(教师巡视)
师:小朋友手真巧,折出了许多不同的角,把你们折的角展示给大家看一看?角在哪呀?(注意指角的方法)
3、摸一摸,说一说,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
师:用你折的角的这个地方碰碰小脸,你有什么感觉?
生:刺刺、尖尖的。
师:你再摸摸这两边,是怎样的?
生:直直的,平平的……
师:我们通过刚才折角、感觉角,我们知道角是什么样的了,你们知道吗?角的各个部分还有它自己的名字。(点课件出示角)
刚才我们摸的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课件出示)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折好角的同学赶快看看,
你折的角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
指给你的同桌看看。
4、练习
(1)判断角。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客人,孩子们,想看看吗?有我们的新朋友角吗?用手势表示你们的判断。学生判断再抽生说理由。(课件出示)
再回到主题图中讲评学生前面判断角出现的错。
(2)、师:你们看,下面两个图形里也有角,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又有哪几个角?(课件出示,抽生上来指。)
(三)教学例3:画角
师:小朋友们认识了角,又会数角了。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给角画张像,怎么画呢?
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课件演示角的画法)师:这是第一步,接着看第二步,角画好了。
师:应该怎样画角呢?抽生说说。
同时师再演示一遍,并小结: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老师这还有一首画角的儿歌,送给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拍手读一遍)
你们会画角了吗?试试看。生画,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
在你画的角上,你能标上顶点和边吗?
(四)操作活动角,
(1)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
师:前几天老师让大家,也动手制作了这样一个活动的角。
师:现在请你把它摆在桌子上。
摆一个比老师这个角更大的角;
师:把你手中的角变大,大一点,大一点,再大一点。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生:张开,张开。
师:你能把角变小吗?我们一起来试试,把这个角变小,小一些,小一些,再小一些,
(3)师: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要使角变大些,我们要怎样?要使角变小些,要怎样?看来,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角变大变小都和这角两边的张口有关
师:下面请同学们睁大眼睛仔细看,看老师手中的这个角,教师示范把角的边变长,变长,再变长,然后变短,变短,师:这次一直在变化的是什么?(生答)
角的大小变了吗?
讨论:两条边变长了,角的大小变了吗?
师: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五)、比较角的大小。
(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
师:请同学们帮个忙,在几何王国里发生了这样一场争论。请看红角和蓝角,(点课件)
老师把它们都带来了,你们有办法解决这场争论吗?
通过刚才的争论,我们又一次证明(点课件出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
三、生活中的角
师:角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不仅在操场上,在我们的教室里就有许多角,你们能找到它们吗?
四、全课总结
孩子们,你们今天和角交了朋友,如果你是角,你打算怎样介绍自己。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空间与图形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立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这两点要求在本课教学中均有体现:
首先,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结合生活认识角”。本课中,让学生观察校园情景图,从中找出角,抽象出数学问题,当学生初识角之后,本应该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但由于在时间上没有掌握好,上课时间不够所以把这一内容取消了,很是遗憾。
其次,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要让他们建立正确的表象并不容易。我按课标要求注重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找一找、认一认、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悟其中的道理,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1、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另一方面,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识的渗透的孕伏;三次指角,逐渐渗透了“角是由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2、通过操作活动角体会角大小跟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内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但我在课堂上没有很好的帮孩子解决问题,末能突破第二个难点,因为我采取缩短角的边长和延长角的边长的长度,引导学生不够到位,效果不显著。尤其在利用重叠法比较两个大小相近的角时,重叠法给学生演示的不清楚,两个角大小太相近,大小比较的不清楚。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用两个不同颜色、大小相差较大的角,再用重叠法通过学生直观对比,就很容易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