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17 18:2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密度与测量物质的密度
物理
知识点一:密度的定义
思考:1kg棉花和1kg铁,谁的质量大?
答:一样大,因为两者各自含有的物质都是1kg
再思考:质量相同的棉花和铁,谁的体积大?
那么,1m3棉花和1m3铁,谁的质量大?
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体积可能 (填“相同”或“不同”)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质量可能 (填“相同”或“不同”)
不同
不同
同一个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一个木块
质量10g
体积20cm3
两个木块
质量20g
体积40cm3
三个木块
质量30g
体积60cm3
统计总结:
再用铝块做一次实验:
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
1、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恒定的。
2、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这个比值即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它可以区别不同的物质,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这一特性。
密度:
1×103
密度的特性:物质密度的大小跟种类、状态等有关
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 ____ g/cm3
冰的密度ρ冰=0.9×103 kg/m3= ____ g/cm3
体积单位换算:
1 m3 = 103 dm3 = 106 cm3
1 L = 103 mL
1 L = 1dm3 1 mL = 1 cm3
1
0.9
密度趣味知识:
氢气:90 g/m3 (最轻的气体)
空气:1.293 kg/m3
最轻的“固体”气凝胶:3 kg/m3
地球平均密度:5518 kg/m3
太阳:1409 kg/m3
中子星:1 亿吨/cm3 (目前已知密度最大的物体)
黑洞:未知 (密度太大,接近无限)
人体:1.06 ×103 kg/m3 (人体65%是水,因此密度和水差不多)
气凝胶是一种固体物质形态,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密度为3kg/m3。气凝胶的种类很多,有硅系,碳系,硫系,金属氧化物系,金属系等等。目前最轻的气凝胶仅有0.16mg/cm3,比空气密度略低,所以也被叫做“冻结的烟”或“蓝烟”。目前主要应用于热电池、军事及航天领域、工业及建筑绝热领域等领域。
中子星(neutron star)是恒星演化到末期,经由重力崩溃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可能成为的少数终点之一。
1、宇宙中的中子星体积很小,一般直径只有10km,相当于如果开车绕中子星一圈只需要1小时。
2、但它的密度大的惊人,达到了10亿吨每立方厘米!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从中子星上面取下1cm3的物质,它的质量就可达到1亿吨以上!,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地球压缩成直径为100m的球(地球直径为12756km),其密度才能和中子星相比。
3、中子星温度也大的惊人,表面温度为1000万度(太阳表面温度为6000度),其中心的温度甚至能达到60亿度。
调酒师能调出五彩缤纷的饮品,其实调酒的原理就是利用不同液体密度不同的特点,轻的液体会浮在上面,重的就会沉到杯底,形成颜色带,看起来美轮美奂!
物体密度的计算
根据公式 ρ= 可知,如果要测量一个物体的密度,那么只需要测量出该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再利用公式即可得出物体密度。
物体的质量我们用托盘天平测量,但要如何去测量物体的体积呢?
用量筒或量杯可以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
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
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利用“排水法”得到固体体积。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石块的体积 V= V2-V1
一.测量固体的密度
1.可沉入水中物体:
(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
(2)量筒中装水,测出体积V1,将物体放入量筒中测出此时体积为V2
(3)实验结果:ρ=
2.不可沉入水中的物体:
1、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调,使天平平衡。
测量李子质量时,天平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李子质量是______g。
往量筒中注入60 mL的水,将该李子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李子的体积是____cm3,密度是 g/cm3。

21
20
1.05
2、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大理石密度的实验过程中:
(1)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步骤如下:
①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______工作台面上;
②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处;
③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实验过程:
用调好的天平测大理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大理石的质量是______ 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大理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大理石的体积是____ cm3,此大理石的密度是
kg/m3。
(3)大理石放在水中时会吸水,由此判断,用此测量方法测得的密度值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水平
零刻度线
43.2
15
2.88×103
偏大
5、小明发现橙子放入水中会下沉,于是想办法测量它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 ???,表示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橙子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下图所示,橙子质量为?? ???g。小明利用排水法测得橙子的体积为150cm3,则橙子的密度
是??? ??kg/m3。
(3)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的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二.测量液体的密度: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待测液体
方法A:
(1)用天平测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液体体积V
(3)用天平测剩余液体和杯子的总质量m2
液体密度:ρ=
方法B:
(1)用天平测空杯子质量m1
(2)用天平测液体和杯子的总质量m2
(3)将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液体体积V
液体密度:ρ=
哪种方法更好?或者说哪种方法是错的?
方法A正确,B错误!
在测量液体密度时,不用测量空杯子质量,因为在向量筒中倒液体测量体积时,杯子中会残留一些液体,所以我们实际上测量的体积并不是液体全部的体积,导致测量值小于实际值,测出的物体密度偏大!
1、在学完有关密度的知识后,小芳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油的密度,如图表示,小芳按照甲、乙、丙的顺序操作实验。
(1)由图可知,小芳所测某种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
(2)小芳的这种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_______。
(3)为了减小误差,应按__________的顺序操作。
0.64×103

乙、丙、甲
将豆浆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为V
偏大

1.3×103
3、小明想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颗杏的密度,进行了下列操作:
(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将鲜杏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鲜杏的质量为??? ??g;
(3)小明先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再将这个鲜杏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请你帮他计算鲜杏的密度为?? ?kg/m3;
(4)小明实验时不小心将量筒碰倒摔碎了,他又选取了小烧杯、天平、水来测量另一颗杏子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
a:用天平测量出杏子的质量为m;
b:将烧杯装满水,测出这杯水的质量为m1 ;
c: 为m2 ;
e:所以杏子的体积为 cm3 ,密度为 g/cm3
21.2
1.06×103
将杏子放入烧杯中,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