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语文半期考试题
永寿高中高二(上)语文半期考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
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4.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古代建筑随着人类智慧的増长而发展,由最初简单的抵御防护功能扩展为承载多
种社会功能,富有多样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国意味悠长的建筑文化。我们的先民把数的元素外化融入到建
筑之中,不仅使建筑中的数和天象、阴阳、时令、地理、地利等融为一体,也借助于建筑中数的意象来表
达审美、和谐和等阶的价值追求。
《周易·爻辞传上》:“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这一思想在中国古建筑尤其
是宫殿建筑中被普遍运用,北京故宫分前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前朝是皇帝上朝、议事的地方,主要是男性
活动的场所;内廷是皇帝和嫔妃们居住生活的地方,主要是女性活动的场所,这正应验了天地阴阳、乾坤
相合的理念。易学还创立了“阳奇阴偶”的数字奇偶观念,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
并
且特以六、九为阴阳的代表,规定奇数对应天,属于阳性,象征吉祥、和谐与美满;偶数对应地,属于阴
性,有阴冷和不祥的意义。中国古代有“九重天”之说,建筑构造“九”数的重复出现,意在暗合寰宇之“九
重”。拿北京天坛来说,它分上、中、下三居,第一层径九丈,取“一九”之意;第二层径十五丈,取
五”之意;第三层径二十一丈,取“三七”之意。此外,天坛的高度、栏板数目均采用了一、三、五、七
的阳数,暗合“太极”和“九重天
整个北京故宫建筑同栟从数的角庋体现了阴阳相合、天地对应的意藴。故宫前朝的主要建筑物也是故
宫的中心所在,三大殿分别立于汉白玉雕琢的三重台阶之上,太和殿九开闻、进深五闾、七十二巨柱都是
九或九的倍数或奇数。故宫内廷以乾清门一线为界,以位于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
内廷多用偶数当中较好的数字“六”。有两宫六寝,体现了下方、后方、偶数、负数为阴的民间信仰;而
外朝主殿布局采用奇数,成为五门、三朝之制,正表达了中国传统以上方、前方、奇数、正数为阳的意藴。
中国传统社会常常借用数字来表达某种美妤的愿望。普通百姓喜欢偶数中的“六”,之所以如此,是
他们认为上下四方为“六合六运”之数,最为圆满吉庆。作为山西省祁县民居建筑的代表,乔家大院就是
由六个院落组成的,其目的是祈求乔氏家族六六大顺。
两千多年的传统中国社会,建筑这种有形的载体还被赋予了等级性。《易经·乾卦第一》中说:“九
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是帝王化身,故九、五为帝王之数,即人们常说的“九五之尊”。“九”
是奇数中最大的数,代表皇帝的权威;“五”不仅来源于“五行”,也位于奇数正中,代表皇帝坐镇中央
因而九、五代表皇权至高无上,从而导致中国封建宫廷建筑往往运用九与五两个数字加以显示。天安门城
楼正面宽九间,门上裝有九路门钉,即纵横各九排,又呈“九”的倍数,故宫房间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暗含“九五”至尊的意思
(节选自李玲《中国古建筑的数理意藴》,有删改)
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