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1-17 13:4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会宁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地理(理科)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照人文指标划分的 B .地形是四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
C.有明确的边界 D .内部自然地理特征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2.图示每个区域内部特征具有________性,各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________性(  )
A.相对一致 差异   B.绝对一致 相对一致
C.差异 整体 D.非地带 地带
3.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植被   B.土壤
C.气候 D.地形
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粮食商品率高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近几年,新疆建设兵团在中科院的帮助下成功地利用无人遥控直升机对所属农场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防治,大大提高了其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据此回答5~6题。
5.工程技术人员指挥无人遥控直升飞机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RS ②GPS ③GI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新疆采用了卫星遥感技术,是因为(  )
①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 ②卫星遥感分辨率高,可拍摄到清晰的照片 ③卫星遥感探测的范围广,连续性强 ④卫星遥感智能化高,在治虫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所谓遥感技术是指( )
A.负责收集地面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的技术 B.专门进行信息处理、分析的设备
C.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 D.是利用航空器或航天器以及传感器,对地面物体进行远距离识别的技术
8.遥感技术可应用的领域有( )
①人口普查 ②森林普查 ③农作物病虫害监测 ④交通定位导航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遥感的关键装置时( )
A.计算机 B.传感器 C.卫星 D.飞机
10.在罗布泊进行科考,可为科技工作者全天候提供地理位置信息的技术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管理信息系统
11.“滴滴打车”软件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这种“互联网+交通”的经济模式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A.RS B.GIS C.GPS D.GIS和GPS
12.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就是缺水 B.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
C.荒漠化发生在亚东 D.荒漠化发生在林芝地区
13.荒漠化的实质是( )
A.土地变成荒漠的过程 B.土地的退化
C.土地被沙漠掩埋的现象 D.土地干旱的现象
14.下列环境问题在柴达木盆地发生概率最大的是
A.酸雨 B.赤潮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15.读“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示意图”,图中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产生这种环境问题的原因不可能是( )
A.过度放牧 B.滥挖“发菜” C.露天采矿 D.扩大牧场范围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窑洞春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形成图中这种建筑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丰沛 B.地势平坦,降水丰沛
C.土壤直立性强,雨季短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17.在图示景观主要分布区中,需重点治理的环境问题为(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石漠化 D.土壤盐碱化
18.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
A.毁林开荒、过度垦殖 B.开挖煤矿、毁坏森林
C.黄土疏松,多暴雨 D.经济落后,伐林为薪
19.黄土地貌中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被称为
A.塬 B.梁 C.沟 D.峁
2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黄土土质疏松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③黄土高原多地质灾害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以下关于热带雨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带雨林只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区 B.热带雨林只分布在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
C.热带雨林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 D.热带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2.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
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
23.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  ②降低噪声、减轻污染  ③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④划分车道、隔离交通  ⑤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4.从图示来看,热带雨林是( )
A.地球之肾 B.主要的木材来源
C.天然垃圾场 D.地球之肺
25.有关图中森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呼吸作用吸收CO2 B.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C.促进全球水循环 D.生物生长旺盛
热带雨林是具有全球环境效应的重要生态系统,读“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
26.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是( )
A.A—生物 B.B—土壤
C.C—枯枝落叶 D.C—土壤
27.雨林开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追求物质生活的提高 B.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穷
C.发达国家的需求 D.增加就业机会
28.山西省改输煤为输电,给山西省带来的好处是 ( )
A.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B.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C.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减少水资源需求,缓和用水矛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9.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条独立的外流河 B.是密西西比河的一条支流
C.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 D.注入五大湖
30.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暖温带地区,气候温暖如春 B.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C.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 D.春秋季节降水多,冬夏季节降水少
31.下列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好,埋藏深,煤田多为中厚煤层
B.煤种齐全,分布范围广,全省8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C.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低的特点
D.煤田的煤层中含有丰富的煤层气,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如下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2.直接将a处煤炭运至沿海港口的铁路线是
A.神黄线 B.焦兖日线 C.大秦线 D.京包线
33.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A.洪涝灾害,台风灾害 B.气候变暖,酸雨危害
C.地表崎岖,土层较薄 D.水土流失,生态脆弱
34.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发展高耗能工业 C.旅游业开发 D.发展航运
35.田纳西河流域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30分)
3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我国沙漠化地区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地说,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防护林,该防护林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37.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分析黄河上游水电开发的有利条件。(4分)
(2)分析黄河下游航运能力较差的原因。(5分)
(3)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5分)
参考答案
1D 2A 3 C 4 D5 A 6 C 7C 8C 9B 10C
11D 12B13B14D15C 16C 17A 18C 19A 20C
21B 22C 23A 24D 25A 26A 27B 28B 29C 30B 31D 32C 33D 34A 35A
36.(1)降水稀少,蒸发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
(2)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
(3)营造防护林;育草封沙和工程防沙;三北;防风固沙。
37.(1)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
(2)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无法建大型的港口;黄河的下游径流量较小、水浅,大型船只无法通航;黄河下游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冬季河流结冰。
(3)上游退耕还林还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上、中游建设水利枢纽,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下游加固大堤,清理河道;流域内合理调配水资源,防止断流;治理河流沿岸污染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