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统计(平均数) 沪教版(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统计(平均数) 沪教版(word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17 13:2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平均数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通过具体的事例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反应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2、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可以使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样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
3、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平均数。
4、知道在计算人数等实际问题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构建平均数的意义。
评价关注点
学习兴趣:活动兴趣;学习习惯:交流习惯 ;学业成果:概念理解、方法应用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课件。
教学
环节
目标指向
师生活动
评价
关注点
一、兴趣引

1、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作为引入,同时为后面的探究过程做准备。
?
师:五年级的一个小组进行男女生套圈比赛。让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成绩如何。
1、出示第一组男女生套圈成绩图。
男女生人数相等,我们可以比较男女生套中的总数。
2、出示第二组男女生套圈成绩图
总数一样时,看人数,人数少的反而成绩好
出示第三小组男女生套圈成绩图。
学生讨论思考人数和总数都不一样时,可以怎么比?
师:我们把几个数“平均”分配一下,使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个同样多的数,在数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平均数”。
4、揭示课题: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平均数”。
1、生能根据提
供的表格数据
尝试做出初步
的分析。
二、探究新知
1、通过具体的事例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反应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3、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平均数。
4、知道在计算人数等实际问题中不能用小数表示的量的平均数时,可能会出现小数形式。
2、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可以使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样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
移多补少
1、观察第三小组男女生套圈成绩图
师:谁能把男生的圈圈分一分,使每个男生变的一样多?
师: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几个?
师: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给少的,使每个数据变的一样多,这一过程我们叫它“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师:你觉得女生的数能变的一样多吗?
那我们如何来计算?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几个?
探索算法,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探索列式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除了移多补少的方法,能不能通过列式计算的方法得出女生的平均成绩?
女生:(8+3+2+6)÷4
=19÷4
=4.75(个)
师:对于4.75,你是否有疑问?
师:这个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它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它可能会出现小数的形式。板书:虚拟数
师:这里的19表示什么?
(板书:总和)
师:这里的4表示什么?
(板书:个数)
师:为什么我们要把每个女生套中的个数加起来后再除以4?
师:我们想一想,要求平均数需要移多补少,那么不管移不移,什么是不变的?
生:女生套中总数19个是不变的,4个人也是不变的。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平均数=(总和)÷(个数)
板书:平均数=(总和)÷(个数)
总结: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值的平均数。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男生的平均数,并汇报。
男生: (7+5+3)÷3
=15÷3
=5(个)
思考:男生平均每人套中5个,是不是指男生真的每人都套中了5个?
生1:不是的,有的人比5个多,有的人比5个少。
师:平均数会不会比最多的多?会不会比最少的少?
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板书: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
师:那这个平均数“5”反映了男生的什么水平?
生2:反映出男生这一组数据的平均套圈水平。(板书: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三、小结汇总
1、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平均数不但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比较不同数量的两组同类数据。
2、所求的平均数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3、要求平均数,必须知道相对应的总和是多少,相对应的个数是多少。
平均数=总和÷个数
1.积极表达自己观点,初步感悟平均数。
2、掌握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
3、知道平均数的概念。
4、知道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无实物可以对照。
5、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6、知道可以使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数量的两组同类数据。
三、巩固拓展
1.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平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与应用。
2、对比建构平均数的概念。
1、试一试:用你喜欢的方法做。
师:谁能估算下第一小组平均体重在( )和( )之间
师:请你们计算一下。这里适合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么?
师:在计算比较复杂的数据时,我们用算式法比较好。
35+33+44+40=152(kg)
152÷4=38(kg)
下图是水果店前三天卖出草莓统计图
2、“判断对错”,并说说为什么 ?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小强身高120厘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一定安全。( )
(2)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
某小学五(1)班45人,五(2)班40人,平均每班是42.5人。 ( )
填空:
30只千纸鹤平均分给小胖、小巧、小亚、小丁丁,平均每个人能分到( )只。
②小胖、小巧、小亚、小丁丁共折了30只千纸鹤,平均每个人折了( )只。
4、应用:
(1)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
(28+33+23)÷3
(2)五(3)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有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28 + 33 + 23)÷(10 + 11 + 9)
=84 ÷ 30
= 2.8(个)
生能知道平
均数介于一组数据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2.会算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3、能熟练应用平均数解决问题。
4、通过与“平均分”比较,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概念。
四、体验收获,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的讨论探究,你学到了哪些知
识?




平均数

法一、移多补少
1581150165735 法二、平均数=总和÷个数 平均数 平均分
4053205-456565
1、虚拟数,可以是小数 含义不同
2、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算法相同
3、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
作业设计
练习册P36-37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