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原创连载)部编版三语上第六单元课内阅读名师拔尖(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原创连载)部编版三语上第六单元课内阅读名师拔尖(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7 22:2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人原创,转载出版必究
部编版三语上第六单元课内阅读(附答案)
17.《古诗三首》
(一)望天门山
. , 。
. , 。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我还知道他的另一首古诗《 》。
3.这首诗描写了 、 、 、 等景物。
4.诗中描写长江冲破“天门”的诗句是: 。
5.诗句“ , ”写出了青山耸立、孤帆红日的壮美景象。
6.诗题为“望天门山”,我认为诗人是在(? ?)望天门山。
A.天门山脚下 B.天门山山中 C.行驶的小船中
7.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 .
. 。
(二)《饮湖上初晴后雨》
. , 。
. , 。
1.默写古诗。
2.诗中的“西子”指 。
3.下列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正。 B.亦:也。 C.欲:贪心。 D.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4.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西湖 和雨天的景象。
5.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突出了西湖的 。
6.在诗中,诗人苏轼 (谁)用奇妙而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美。诗中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
7.诗中描写雨中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的诗句是“ ”。
(三)望洞庭
. , 。
. , 。
1.默写古诗。这首诗的作者是(?B?)。
A.唐代诗人李白 B.唐代诗人刘禹锡 C.宋代诗人苏轼
2.“白银盘”指的是 洞庭湖 ,“青螺”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3.诗中“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总写洞庭湖的秋色,表现了秋月湖光互为映衬下洞庭
湖 、 的美。
4.诗中“和”的读音是(? ?),意思是(? )。
A.?he B.huo C.和谐 D.温和,温暖
5.诗的前两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突出了洞庭湖湖面的_________与_________。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一)
(一)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1)用“__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海水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一”画出来。”
2.加点词语中,“ ”表现了鱼的数量多,“ ”表现了鱼的种类多。
美丽西沙,度假之地
景观:海水 , ,海底有 和 ,海岛上有 。
物产:各种各样的鱼, 的大龙虾,懒洋洋的 和各种海鸟。
3.选段描写了鱼的哪些形态?用“ ”画出来。
4.“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说明了(? ?)
A.西沙群岛的海里水和鱼各占一半。 B.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非常多。
5、做一张西沙群岛的名片。

19.《海滨小城》节选
(一)
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人们走到街道的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1.把表示颜色的词语画上横线。(不重复)
2.照样子写词语。
来来往往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本段主要写了广东的一座(    )。第四句写了(    )和(    )。第五句写了天空的(  )和(  )。
(二)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1.用“一”画出文段的中心句。
2.这段话描写的场景是小城的 ,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庭院的主要特点是 。
3.文段中画“ ”的句子是一个? 句,把? 比作“? ”。
4.树木给小城增添了迷人的味道和颜色:桉树叶子散发出? ,凤凰树的花让小城好像笼罩在? ? ? ? 。
5.“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这里的“热闹”是指( )
A.凤凰树开花了,人们都来观看,十分热闹。B.凤凰树的花开得十分鲜艳、旺盛。
C.凤凰树下人很多。 D.小城赏花的人很多。
20.《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
(一)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
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本段中“宿舍”一词中的“舍”读作(   )。在“舍得”一词中“舍”读作(   )。
2.我能写一写:蓝蓝的_________?乳白色的_________ 美丽的 _________
3.这段话写出了小兴安岭________(季节)的景色,这时候小兴安岭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5.这一自然段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地和野花等景物,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
6.“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一个“封”字表现了(   )
A.树木太多,挡住了人们的道路。B.树木枝叶繁茂,又密又厚的样子。
7.“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浸”字用得妙,让我们感受到(   )
A.小兴安岭的雾多而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
B.小兴安岭的雾少而稀,有一种朦胧的美。
(二)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 的山葡萄, 的榛子, 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1)在文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用“_____”画出一个拟人句。
(3)“苍翠”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树木白而略发青 B.树木老的发青了 C.树木浓绿、深绿
(4)这段话主要写了 的景色。
答案:
17.《古诗三首》节选
(一)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唐 李白 静夜思
3.天门山、楚江、孤帆、红日
4.天门中断楚江开
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C
7.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天
水相接的远方驶来。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西施 3.C 4.晴天 5.西湖 西子 美丽 6.苏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色空蒙雨亦奇
(三)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B?
洞庭湖 洞庭湖中的君山。
湖光秋月两相和 宁静、柔和
A ?C 5.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湖面比作镜子,突出了洞庭湖湖面的宁静与柔和。
18.《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一)(1)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海水的颜色: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二)
1.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2.成群结队 各种各样
3.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4.B
5、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山崖 峡谷 有茂密的树林 威武 海参
19.《海滨小城》节选
(一)
1.蓝 棕色 银白色 白色 灰色 2.高高兴兴 许许多多 开开心心 3.海滨小城 机帆船 军舰 海鸥 云朵 
(二)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2.庭院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树木多
3.比喻 凤凰花 红云
4.香味 一片片红云中 5.B
20.《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
(一)
1.shè shě  2.天空 浓雾 小兴安岭  
3.夏天 树木长得葱葱茏茏 
4.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阳光 利剑 
5.树木、雾、太阳 小兴安岭夏天的美
6.B 7.A
(二)
1.酸甜可口 又香又甜 鲜嫩 2.落叶在林间飞舞。3.C 4.小兴安岭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