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全球癌症患者中,归因于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高达
万。下列行为中易导致“病从口入”的是
?
A.
使用公筷
B.
餐具消毒
C.
自带水杯
D.
聚餐聊天
2.
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预防接种的是
?
A.
为婴幼儿注射百白破
B.
给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C.
为肝炎患者注射胎盘球蛋白
D.
为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
3.
学习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后,某同学对所学知识作了总结,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胃黏膜、胃酸属于第一道防线
B.
花粉过敏者吸入的花粉属于抗原
C.
注射风疹疫苗预防风疹属于特异性免疫
D.
免疫系统不能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
4.
某实验小组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正确的是
?
A.
酒精浓度越高水蚤心率越快
B.
酒精浓度越低水蚤心率越慢
C.
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D.
酒精浓度太高会导致水蚤因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
5.
关于用药知识和急救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有
的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B.
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没有副作用
C.
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
次
D.
感冒药是家庭常备药物,过期一两周仍可服用
6.
某人因意外受伤,鲜红的血液从伤口喷出(如图所示),正确的急救方式是
?
A.
迅速拨打
,并在
处控制血流
B.
迅速拨打
,并在
处控制血流
C.
不需拨打
,在
处控制血流即可
D.
不需拨打
,在
处控制血流即可
7.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
,于
年在美国发现,现已在全世界传播蔓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注射毒品和不安全的性行为可传播艾滋病
B.
注射艾滋病疫苗是预防艾滋病的普遍措施
C.
艾滋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D.
艾滋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地生活
8.
下列物质或结构能产生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皮肤及黏膜
B.
吞噬细胞
C.
溶菌酶
D.
淋巴细胞
9.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发新冠疫苗,若新冠疫苗研发成功之后,就能更快、更高效地实现全民免疫。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而叫做
?
A.
药物免疫
B.
自身免疫
C.
特异性免疫
D.
非特异性免疫
10.
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
A.
传染病
B.
损伤及中毒
C.
肥胖症
D.
癌症和心脑血管病
11.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我国的抗疫战斗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新冠病毒从传染病学和免疫学的角度来看,分别属于
?
A.
传染源和抗体
B.
病原体和抗原
C.
抗原和疫苗
D.
抗原和病原体
12.
胸外按压的有效部位是
?
A.
左胸
B.
右胸
C.
胸骨的上半部
D.
胸骨的下半部
13.
每年
月
日是“世界无烟日”,关于吸烟危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吸烟可能诱发癌症等疾病
B.
吸烟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C.
烟草燃烧会产生有害物质
D.
吸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14.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生活,少数学生出现了焦虑情绪。下列做法不能有效缓解焦虑的是
?
A.
沉迷网络游戏
B.
适度开展体育锻炼
C.
多和家人交流
D.
积极参加线上学习活动
15.
“连花清瘟胶囊”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中被推荐。阅读如图药品说明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非处方药
B.
可治风寒感冒
C.
可以长期服用
D.
每日可服
粒
16.
胸腺既是人体的内分泌器官,也是免疫器官。
年
月
日在
上发表的论文中,研究人员首次绘制出了人类胸腺细胞图集,旨在了解胸腺是如何发育和产生重要免疫细胞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胸腺没有导管,所分泌的物质通过血液进行运输
B.
胸腺可以合成和分泌激素,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C.
胸腺是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可有效帮助人体抵抗各种病菌
D.
胸腺发育不良会导致免疫功能出现缺陷,人体易受感染
17.
健康是永恒的话题,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下列对健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健康就身体健康、力气大且不生病
B.
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C.
不抽烟、不酗酒就一定会健康
D.
人的生活方式对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18.
下列关于急救和安全用药的措施,正确的是
?
A.
面对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病患,可以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并及时拨打“”电话
B.
某人发生车祸,大腿伤口处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应该在伤口的远心端结扎
C.
遇到突然溺水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
D.
带有“”标识的处方药,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才能购买
19.
年
月
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间特殊的隔离病房里,住着
岁的新冠肺炎(感染新冠病毒所致)患者
——崔安(化名),他接受双肺移植手术已满
天,其恢复状态令所有人惊喜和欣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B.
隔离病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
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移植的双肺相当于抗原
D.
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
20.
在一次人工呼吸的急救训练时,李明同学作出了如下急救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
B.
让被救者侧卧,头前曲
C.
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
D.
捏住被救者鼻孔,口对口用力吹气
21.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体育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心血管健康,因此体育锻炼的量越大越好
B.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增强心血管的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C.
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会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D.
青少年学生应克服偏食、厌食或暴食、暴饮的不良饮食习惯,不吸烟,不酗酒
22.
青少年应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属于不良生话方式的是
?
A.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B.
坚持锻炼身体
C.
疏离集体,沉湎于网络
D.
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
23.
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则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此伤者不能轻意搬动,应立即进行检查和施救
B.
心肺复苏步骤“”中的
应该是指开放气道
C.
按照
次/分钟的频率,先做
次心脏按压,再做
次人工呼吸
D.
人工呼吸有效的标志为伴随吹气,伤者胸廓略有隆起,稍后气体能够从口排出
24.
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水蚤的过程中,观察到的视野依次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制作水蚤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B.
由图
到图
的操作是用反光镜的平面反光或调小光圈
C.
出现图
的情况,是因为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的结果
D.
若水蚤生命状况正常,在图
视野中,可以看到水蚤心脏的跳动
25.
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引发此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新型冠状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以及无症状感染者都是新冠肺炎的传染源
B.
新冠肺炎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
C.
新冠肺炎患者体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抗体可在人体内存在一段时间
D.
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
年
月以来,全球各地陆续爆发了由新型冠状病毒(
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速度快,感染率极高,截止至
年
月
日,全球累积确诊病例超
万例,死亡超过
万人,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严重阻碍全球经济发展。请分析回答:
(1)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结构是
?。
(2)科研人员在分离提取毒株时,培养新型冠状病毒所选用的培养基是
?。
A.含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
B.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
C.活的鸡胚
D.固体培养基
(3)已经康复的新冠肺炎病人体内产生了相应抗体,不会再患该病,这属于
?免疫。
(4)在病毒的潜伏期,通过血清学检测无法检测到抗体,而发病早期人体会产生
抗体,可以持续数日至数周,发病中晚期会产生
抗体,可以持续较长时间,通过核酸检测可以判断最早期的感染者,但核酸的检测受样本取材的影响较大。科研人员采用两者同时检测,综合判断,核酸检测用于疾病的初筛,确保“不漏”,血清学检测用于疾病的鉴别判断,确保“不错”。如表是部分患者的检测结果(“”表示阳性,
表示阴性)。
据表推测相应患者的患病情况,第
组患者
?,第
组患者
?。
A.感染中晚期,或者再次感染病毒
B.曾经感染过病毒,但体内病毒已经清除
C.感染早期,病毒处于潜伏期
D.没有感染过病毒
27.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病毒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
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输入含
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艾滋病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传播,已感染
的妇女可通过分娩、哺乳等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资料
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因此病人常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疫苗对预防传染病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不过,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
(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毒携带者属于
?,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属于
?。
(3)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
?,能够抵抗相应病毒的侵袭。从免疫的角度看,这种免疫属于
?(选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4)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接种疫苗的措施属于
?。
28.
分析下面的资料。
①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含有大量的流感病毒。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接触过流感患者的人,都可能被传染上流感。与青壮年相比,老人、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②甲肝(即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的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甲肝。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可能使顾客染上甲肝、流感、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
讨论:
(1)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2)资料②中的做法有什么科学道理?谈谈你的认识。
(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要经过哪些环节?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和有关知识作出概括。
29.
实验与实践
模拟现场心肺复苏
报告人
实践日期
实践目的
学习判断意识、呼吸和心跳是否存在的方法,了解进行心肺复苏的步骤。
实践器材
心肺复苏模拟人、专用一次性口膜。
(1)实践步骤
①
迅速判断患者(模拟人)有无意识。通过高声呼喊患者,观察其有无反应。若无反应,表明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
迅速将患者(模拟人)置于仰卧位,判断呼吸、心跳是否存在。
()判断呼吸是否存在(图
?);
“一看”——用眼睛扫视患者的
?,看是否有
?;
“二听”用耳朵靠近患者鼻子上方,听是否有
?的声音;
“三感觉”用脸颊感觉患者口鼻是否有
?呼出。
()判断心跳是否存在(图
?):用中指和食指按压
?
秒以上,测试有否脉搏。
②
若无呼吸、有心跳,则实施人工呼吸(口对口):
()仰头举颏(图
?),畅通
?。
()口对口吹气(图
?)的具体操作为:用压住额头的手,以拇指食指捏住患者
?,张口罩紧患者口唇吹气。
③
若有呼吸、无心跳,则实施胸外按压。图
?表示按压部位,图
?表示按压的动作。
若既无呼吸又无心跳,则在实施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2)结果
学生分组使用模拟人进行测试,并依据如表进行评分。
(3)讨论
①
怎样判断患者意识、呼吸和心跳是否存在?
②
现场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30.
季节交替时气温骤变,患有冠心病的李大爷坚持晨练,突然发病。
(1)此时首先采取以下哪项措施最为合适
?
A.拨打急救电话呼救
B.进行人工呼吸
C.实施心肺复苏
D.寻找急救药物
(2)在李大爷衣兜里找到速效救心丸,喂他舌下含服。药物被
?(选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吸收,经过血液循环,首先到达
?(填写图
中序号)。再经过
?(选填“肺循环”或“体循环”)之后回到心脏,进入冠状动脉(如图
),增加其血流量,为心肌细胞运送养料和
?,从而使其恢复正常功能。
(3)以下生活习惯不利于李大爷身体健康的是
?
A.均衡膳食
B.适量运动
C.高盐饮食
D.戒烟限酒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C
3.
D
【解析】A.皮肤和黏膜是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所以胃黏膜、胃酸属于第一道防线,故A正确。
B.病原体、疫苗等进入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所以花粉过敏者吸入的花粉属于抗原,故B正确。
C.注射风疹疫苗预防风疹属于特异性免疫,风疹疫苗进入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故C正确。
D.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所以免疫系统能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故D错误。
故选D。
4.
D
5.
C
6.
B
7.
B
【解析】A.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
,故A不符合题意。
B.目前还没有研制出艾滋病疫苗,预防艾滋病的普遍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故B符合题意。
C.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病发之后,会导致人体的抵杭力下降,人体各处会病发肿瘤,最后导致器官衰竭,而死亡,故C不符合题意。
D.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不能独立地生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D
9.
C
10.
D
【解析】A、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虽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但可以通过治疗治愈。A错误;
B、损伤及中毒可以治愈,B错误;
C、肥胖症是由于脂肪过度提取,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C错误;
D、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很难治愈;癌症更是无法治愈,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D正确。故选:D。
11.
B
【解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其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能够在人体不发病的情况下,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新型冠状病毒”属于抗原。
故选:B。
12.
D
13.
D
14.
A
【解析】在日常生活中,要想调节自己的情绪,必须采取正确的健康方式,适度开展体育锻炼、多和家人交流、积极参加线上学习活动都能有效的缓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生活,出现焦虑情绪,而沉迷网络游戏既浪费时间,又伤害身体、视力,不能缓解焦虑的情况。
15.
A
16.
C
17.
B
【解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B正确,A错误;抽烟、酗酒会影响健康,但是不抽烟、不酗酒,也可能会因其他原因而产生疾病,C错误;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引起“生活方式病”的产生,常见的“生活方式病”包括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故D错误。
18.
A
【解析】A.
面对突发性心血管疾病病患,可以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并及时拨打“”电话,A正确。
B.
大腿伤口处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说明伤及动脉,故应该在伤口的近心端结扎,B错误。
C.
遇到突然溺水者,应先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然后进行口对口吹气法人工呼吸,C错误。
D.
带有“”标识的非处方药,不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也能购买,D错误。
19.
B
【解析】A.新冠肺炎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A正确。
B.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隔离病人属于控制传染源,B错误。
C.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移植的双肺相当于抗原,C正确。
D.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D正确。
故选B。
20.
B
【解析】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首先要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让被救者仰卧,如果口鼻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再捏住被救者鼻孔,然后进行口对口的吹气。可见B符合题意。
21.
A
22.
C
【解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均衡、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因此疏离集体,沉湎于网络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C符合题意。
23.
D
【解析】A.遇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打过“”急救电话之后,应该马上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如果是溺水患者,首先要清除口鼻中的杂物,A错误。
B.心肺复苏的顺序是: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因此心肺复苏步骤“”中的
应该是指胸外按压,B错误。
C.心肺复苏过程中,胸外心脏按压的速度每分钟至少
次;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
次/分,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心肺复苏时,先做
次心脏按压,再做
次人工呼吸,C错误。
D.如果病人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吹气后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D正确。
24.
D
【解析】A.水蚤生活在淡水中,所以制作水蚤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错误。
B.由图
到图
视野变亮了,应该是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或调大光圈,错误。
C.由于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是物体所成的倒立虚像,所以出现图
(物像由中央移向左下方)的情况,应该是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的结果,错误。
D.若水蚤生命状况正常,在图
视野中,可以看到水蚤心脏的跳动,正确。
故选D。
25.
A
第二部分
26.
(1)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解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毒,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2)
C
【解析】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生活,新型冠状病毒(
属于动物病毒,只能寄生在动物细胞里,要用活细胞进行培养,一般是用动物细胞培养液中的动物细胞或动物的幼体,如活鸡胚进行培养。因此科研人员培养新型冠状病毒所选用的培养基是活的鸡胚,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3)
特异性(后天性)
【解析】已经康复的新冠肺炎病人体内产生了相应抗体,不会再患该病,是人体经后天感染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属于特异性(后天性)免疫。
??????(4)
C;B
【解析】在病毒的潜伏期,通过血清学检测无法检测到抗体。第
组患者的核酸检测为阳性,而
抗体和
抗体的血清学检测为阴性,说明第
组患者体内含有病毒,但并没有产生抗体,则推测患者在感染早期,病毒处于潜伏期,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发病早期人体会产生
抗体,可以持续数日至数周,发病中晚期会产生
抗体,可以持续较长时间。第
组患者的核酸检测为阴性,
抗体的血清学检测为阴性,而
抗体的血清学检测为阳性,说明第
组患者体内没有病毒,
抗体已消失,而
抗体还存在,则推测患者曾经感染过病毒,但体内病毒已经清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27.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
传染源;传播途径
??????(3)
抗体;特异性
??????(4)
保护易感人群
28.
(1)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当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如果周围的人吸入这些带有飞沫的空气后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在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
??????(2)
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做可以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客染上传染病。
??????(3)
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29.
(1)
①
;胸廓;起伏;呼吸;气流;;颈动脉
????????????②
;呼吸道;;鼻翼
????????????③
;
??????(2)
略。
??????(3)
①
()意识的判断:通过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判断;()呼吸:看胸廓是否起伏或用羽毛在鼻孔前探试是否有气流;()心跳:可在颈动脉处测试脉搏是否存在。
????????????②
判断呼吸、心跳是否停止;根据呼吸、心跳状态决定是否实施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
30.
(1)
A
【解析】当遇到冠心病患者突然发病时,一定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呼救。
??????(2)
毛细血管;②;肺循环;氧气
【解析】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助于进行物质和气体的交换,因此药物吸收靠毛细血管。被吸收的药物首先进行体循环到达心脏,再经过肺循环回到心脏,进入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为心肌细胞输送养料和氧气,从而使其恢复正常功能。
??????(3)
C
【解析】高盐饮食不利于健康。
第9页(共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