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柏拉图“感谢天地”的原因是什么?(2分)在雅典哪些人
则是不幸的呢?(2分)
(2)据材料二回答,迈克尔·H·哈特为什么把查士丁尼列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书?(4分)
(3)“雅典的民主政治与罗马的法律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试结合所
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
时间/事件
1688年,光荣革命
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089年,《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1760-1830年,工业革命
英国101年,《王位继承法》
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
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入议会
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9世纪中叶,两党制度形成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
1791年,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度1848年,第二共和国建
法国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852年,第二帝国成立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1870年,第三共和国成立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1861-1865,南北战争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草拟新宪法1865、1868年,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
美国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至上。
180年,明确了最高法院有权宣告州1900,美国工业生产能力位列世界
的立法违宪
第
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开始工业革命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
1871年,德意志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
德国战争
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值超过英法,仅次
86年,对奥地利战争
1870年,对法战争
于美国
上表为近代英、法、美、德四国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四国近代历史
发展的特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高
历史第6页(共6
绝密★启用前
环际大联考
“逐梦计划”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
(试卷总分: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述了夏朝帝王“世及”情况:帝禹崩,其子“启遂即天子位”,
“从禹至桀十七君,十四世。”传子十三,传弟二,回传嫡子一。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夏朝
A.禹开创了王位世袭制度
B.宗法制度已较为成熟
C.王位世袭以血缘为纽带
D.王位传承以传子为主
2.学者顾则徐说:“西周封建,方国变为封国,得封则为国,无封则不为国,无封之国为外国(夷
狄之国),朝下之国独立程度大大削弱,且国有爵等。”材料表明分封制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B.形成了封国对抗中央的局面
C.削弱了周王的统治地位
D.推动了等级社会的形成
3.历史学家许倬云曾提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家族主义关系破裂,家族纽带瓦解引起的社会
流动”。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宗法观念已经消亡
B.血缘政治逐渐瓦解
C.地方势力日益增强
D.中央集权开始形成
4.秦穆公九年(公元前651年),晋公子夷吾(即晋惠公)对秦国使者谈到“君实有郡县”,这是中
国历史上最早关于郡制的记载。《左传》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
大夫受郡”。据此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郡县制已经形成
B
以军功取代世袭
C.县的地位高于郡
D.郡的设置早于县
5.“朝议”也叫集议,凡有国家大事,皇帝让群臣集中讨论。它作为一项制度在封建社会各个朝
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与解析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案
C
案
料“夏朝帝
结合材料叙述内容可以看出,夏朝帝
及”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C正确;通过材料“启遂即天子位”可以看
世袭
形成
期,排除A;通过材料“传子
传弟
嫡
夏朝时期
并没有形成严格的宗法
非除B;D是材料的表象而不是本质,排除
解析】材料“方国变为封国,得封贝
无封则不为国,无封之国为外国”体现的
侯国的建立需要得到周王室的认可,体现的是周王室对地方的控
此A选项符合题
选项排除:封国对抗中央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等级制度,D选项排除
解析】材料“家族主义关系破裂,家族纽带瓦解
现的是血缘政
渐瓦解,B选项符合题意。宗法观念至今都存
项排除。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解析】材料“克敌
县,下大夫受郡”体现的是县的行政级别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郡县制的形成无关,A选项排除;B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县的
现早于郡,D选项排除
C【解析】根据题意“皇帝让群臣集中讨
群臣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确
至高无上,朝议制度无法“杜绝
专断独
错误;朝议并
材料没体现“反映民
误
6.C【解析】由材料
汉初年的统治者无力实现中央的高度集权,且不放心将权力交
外臣以致重蹈秦朝覆辙,故推行郡国并行制完全有必要,故选C;材料中西汉统治者吸取秦朝
灭亡教训,认为有必要恢复分封制,但其并不否定中央集权的作用,排除A:分封制导致了春
秋
期诸侯
的形成,故B项说法并不符合史实,排除:杉
在于揭示西汉初
国并行制的
并非在于总结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解析
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形成中外朝制度
多决策,丞相为代表的
外朝日益成为纯粹的政务机关,其权力受到削弱,丞
的程度大大加深,因
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思想领域的变化,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地方的制度变化
D选项排除
解析
程
对中书省有制约作
省有制约作用,不可能完善唐代全
排除C:材料中门下省的复核
定程度上避免
析】“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于讥议,多
亦有胁于权势
亲故,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表明科举
这是受社会现实的影响,故选
材料反映的是科举
不足,不是选拔官员方式的多样化
排除A项:实行科举制是为了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排除C项;材料的内容是反映科
现礻
除
解析】依据材料“禁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驻
部分在地方戍
部分
兵定期轮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正确。B材料不能体现,排除。题干没有领兵权
相关信息,故排除C。依据题干“两部分士兵定期轮换”可知D项未体现,排除
急务不拘于此限”说明A项解读
领
定需议
说明强调集体议决,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
充分体现,故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