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实验班)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张家口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实验班)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18 09: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实验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时期的教育内容归纳起来包括德、行、艺、仪,即道德伦理、行为规范、知识技能、个性修为四个方面,具体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内容,称为“六艺”。由此可见,西周时期的教育
A.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B.促使官员选拔标准的变化
C.有助于儒家文化的传播 D.为统治阶层培养治国人才
2.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阐述了黄帝是秦汉以前历代帝王的共同祖先,并将秦、楚、越以及匈奴、南越、东越、西南夷等共同纳入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这种历史撰述
A.是对历史事实客观真实的记录 B.论证了宗法分封制度的合理性
C.批判了当时盛行的新儒学思想 D.符合当时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
3.公元780年,杨炎推行两税法,在税收分配制度中采取了“两税三分”的原则,即中央派十余名特使分赴各州核定各州两税定额,再将定额划分为上供、送使(节度使留用)、留州三分。这一举措
A.解决了安史之乱遗留问题 B.加剧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
C.建立了新的国家预算体系 D.增强了地方的自主性积极性
4.朱熹强调“天理流行,触处皆是:寒来暑往,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由此可见理学
A.囊括了所有的宇宙规律 B.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C.强调了人的历史使命感 D.汲取了自然科学的成果
5.明代社会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方面,表现在农作物新品种的引入和推广。明代开始大力引进高产作物,如南洋的番薯(俗名地瓜)、南美洲的玉米、巴西的花生等。这些高产作物的引进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大地主经济经营收益很大
C.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是小农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6.鸦片战争,中西会面,三千年一大变局,面对变局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搜集资料,编写书籍,如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寰志略》等。这些书籍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
A.主动了解西方世界动向 B.积极探寻求强求富策略
C.全面展现救亡图存热情 D.力图全面接轨西方文化
7.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欧洲的战争,是大…主义'与民主主义的战争。我们国内的战争,也是大……主义'与民主主义的战争。民主主义战胜,就是庶民的胜利”。材料中的“民主主义”
A.与资产阶级政治追求吻合 B.主要反对封建专制的统治
C.追求的是劳工阶级的胜利 D.开启了世界近代化的潮流
8.从1912年到1916年,北洋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多达86项,主要包括简化民间企业的注册手续、对新办企业实行保息政策等六大方面的内容。北洋政府的这些举措
A.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 B.顺应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潮流
C.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D.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9.1957年12月26日,北京市政工程设计院提出十三陵水库设计方案,1958年1月4日北京市委批准了修建方案,1月12日修建总指挥部成立,1月21日破土动工,几十万人义务劳动,160天后这个大型水库即告竣工。这反映出
A.工业化建设的成效显著 B.国家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C.政府组织和动员力强大 D.基建设施发展非常迅速
10.古代雅典公民很少直接经商,农业被视为最体面的职业,只有公民才能购买本邦土地,同时法律禁止个人过多兼并土地。这一现象
A.阻碍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B.加剧阶级矛盾导致城邦混乱
C.利于解决平民债务负担 D.强化了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
11.16~17世纪初,整个意大利处于衰退之中,独有教廷首都所在地罗马城继续兴旺。全国的艺术家、学者和建筑师向罗马城集中,兴建了大批教堂、城市广场和花园别墅。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活动获得巨额财富 B.罗马教廷势力不断膨胀
C.欧洲商贸中心出现转移 D.罗马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12.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 B.取得了人与上帝对话的权利
C.强调人应追求现实幸福 D.奠定了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
13.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苏联粮食产量统计表,由此可知此时期苏联
时间(年)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产量(万吨) 8520 8560 10370 12500 10260 13470
A.新经济政策的成效显著 B.粮食产量保持连续增长
C.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D.农业落后状况得以扭转
14.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取消禁运条款,允许其它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这一法案实际上是
A.美国与英国成为事实上盟友的标志 B.英国购买美国军火的“特别通行证”
C.美国控制西欧实施全球战略的标志 D.使西班牙走向法西斯的“绥靖政策”
15.2019年9月21日美国对伊朗中央银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实施了与恐怖活动相关的制裁,以报复上周末沙特遭遇袭击的事件,此举旨在遏制与欧洲和亚洲的任何剩余贸易活动。这样伊朗经济超过80%的部分已经受到美国制裁,而美国正寻求针对那些依然在起作用的目标,例如制成品和运输设备的贸易。这表明当今
A.国际恐怖主义日益泛滥 B.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C.强权政治影响世界发展 D.“一超多强”格局进一步强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周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形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同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1874年《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 在海防问题上,郑观应认为“枪炮器械宜精也,不精则彼利我钝;轮船、火车、电报宜兴也,不兴则彼速而我迟”。“徒以分省设防画疆而守,遇有事变拨调他省师舰以为接济,而号令不齐,医械不一。平日既无统属之分,临进难收臂指之效”。他还认为中国建立的海军的目的在于“卫商民,收防海之实用”,“张国威,护华商”。而发展工商业又为建立海防提供了物质保证,他说:“非富不能图强,非强不能保富,富与强实相维也”。
——摘编自《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鸿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外患”呈现出哪些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郑观应的海防主张。
18.( 12分)代长度,指的是孕育下一代所需要的时间长度,一般18-24年为一个新的世代;代际一般指的是代际关系或代际效应,代际形成的背后是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演变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国后中国代际划分的研究
代际名称 出生年代 代际特征

心理 行为
“文革”一代 (50后) 1950—1959 思想保守传统,尊崇传统文化。 吃苦耐劳,怀旧,对价格敏感度高,购买力低下。
“改革开放”一代(60后) 1960—1969 劳动思想根深蒂固,寄厚望予下一代。 低调、务实、社会责任感极强,对新产品的接受度不高。
“转型”一代 (70后) 1970—1979 注重理想,渴望成功。 经历贫穷,务实、创造,消费注重性价比。
“计划生育”一代(80后) 1980—1989 崇尚个性,有责任心,积极向上。 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做事执着,追求自由平等,对价格敏感度不高。
“新新人类”一代(90后) 1990—1999 以自我为中心,思维早熟,个性张扬。 兴趣广泛,学习力强,依赖网络,对价格敏感度低,易接受新事物。
——摘编自孟莹《有关“代”划分问题的相关研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对“建国后中国代际划分的研究”选取两代进行解读。(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19.(16分)“沙龙”本为法语“Salon”的译音,它原意是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豪华的会客厅。18世纪巴黎的名人经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沙龙由此成为思想活动的中心场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世纪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评论家、政治家、诗人、小说家、戏剧家、音乐家、画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通常都是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一边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抱膝长谈。他们谈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
材料二 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幕发生在18世纪法国沙龙聚会时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法国当时政治或经济或思想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8分)
(2)据材料二,指出他们的时代是怎样一个时代?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8分)
1-5DDCBD6-10ACBCD11-15CDCBC
16.图1: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图中晋、卫、鲁、燕等姬姓宗室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所封诸侯多集中于镐京的东北部、东部、东南部,而统治中心的渭水流域及西面、北面几乎没有。直观反映出西周监督商族残余势力,“拱卫王室”的意图。这与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有异姓诸国;除功臣、姻亲外,为巩固统治殷商降族,及一些古老附属国也获得分封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西周时期。
图2:北部各个诸侯国边界出现长城;晋国被韩、赵、魏三国取代;宋、鲁、吴等国消失;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出现不少新兴城市,如邯郸、大梁等。这与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社会动荡;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并夺取政权,局部统一;华夏文化得到发展、华夏认同;社会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发展的趋势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战国时期。
图3:晋国依然存在;除以华夏族为主的大大小小国家之外,还有不少的戎、狄、蛮、夷交错其间;北戎和赤狄已进入黄河流域,在周天子和诸侯国之间。这与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的趋势相吻合;结合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是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等判断,图3是春秋时期
17.(1)新变化:西方列强主要由海路入侵中国,东南海疆危机严重;列强侵华由一国到多国,相互勾结;侵华列强凭借先进工业文明,装备精良,实力强大。
(2)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统一军事指挥权、建立海防与发展工商业结合;评价:有利于中国海防的近代化;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富国强兵的愿望和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18.示例:
同代人的心理和行为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密切相关,会有大致相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50后经历过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文化大革命”时期,拥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埋头苦干,生活朴素。
60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时期,有机会在恢复高考后接受髙等教育,首先把握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比较务实、社会责任感较强。
70后经历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成长起来,注重理想,善于创造。
80后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经历了改革开放、高等教育的发展,学历较高,受中国经济腾飞和生活巨变的影响,积极向上、追求自由平等。
90后多数是独生子女,成长于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生活条件优越,自我意识较强,与众不同。
总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建国后中国代际划分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人与人的相互理解,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有利于国家调动不同代际的人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如观点也可以表述为:不同代的人因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等。)
19.(1)(答案为开放性,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角度做答)
主题:主题明确,紧扣法国当时的政治或经济或思想等领域的重大事件。
内容:(对话的三个层次:引出某一话题;话题内容的展开;话题的认识或影响)
示例(从思想角度):对话主题:三权分立防止国王暴政。
对话内容:甲:听说了吗?孟德斯鸠先生最近出版了一部新著。
乙:听说了,叫《论法的精神》,他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甲:太棒了,还不是因为当今国王专制独裁,倒行逆施吗!乙:现在好了,国王要被关进笼子里,不能再为所欲为了。
甲:估计国王不会心甘情愿的。
乙:没错,那可就要天下大乱,要革命喽!
(2)时代:启蒙运动时代(理性主义)。
影响:
经济上,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
宗教上,进一步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政治上,为未来社会设计了一整套政治构想(蓝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