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八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葫芦岛市八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18 13:5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葫芦岛市八高中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 二 年级期中考试试题(科目:化学: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16
选择题(本题共有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了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
①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②碱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③比热容 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单位:g)
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⑥反应前后温度变化 ⑦操作所需的时间
①②③⑥ B. ①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全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
B. 相同条件下,1molH2O(l)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H2、O2化合生成1mol
H2O(l)放出的热量数值相等
C. 1molC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就是C的燃烧热
D. 1molH2燃烧生成水放出的热量是H2的燃烧热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 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kJ/mol (中和热)
B. C2H5OH(l)+3O2(g)=2CO2(g)+3H2O(g) △H= -1367.0kJ/mol(燃烧热)
C. S(s)+O2(g)=SO2(g) △H= -296.8kJ/mol (反应热)
D. 2NO2=O2+2NO △H=+116.2kJ/mol (反应热)
4.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C(金刚石,s)+O2(g)=CO2(g) △H1 C(石墨,s)+O2(g)=CO2(g) △H2
C(石墨,s)=C(金刚石,s) △H3=+1.9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H3=△H1-△H2 D.△H1>△H2
5.已知断开1molH-H吸收的能量为436kJ,断开1molN-H键吸收的能量为391kJ,根据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 △H=-92.4kJ/mol则断开1molN三N吸收的能量是
A . 945.6kJ/mol B. 694kJ/mol C. 431kJ/mol D. 869kJ/mol
6.乙醇的燃烧热△H=-1366.8kJ/mol,在25℃.101kPa时,23g乙醇充分燃烧后放出多少热量( )
A.683.4kJ B.1366.8kJ C.2733.6kJ D.341.7kJ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 C(s)+O2(g)=CO2(g) △H1 C(s)+O2(g)=CO(g) △H2
B. S(s)+O2(g)=SO2(g) △H3 S(g)+O2(g)=SO2(g) △H4
C. H2(g)+O2(g)=H2O(l) △H 5 H2(g)+O2(g)=H2O(g) △H6
D.CaO(s)+H2O(l)=Ca(OH)2(s) △H7 CaCO3(s)=CaO(s)+CO2(g) △H8
8.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 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A.v(NH3)=v(NO) B.v(O2)=v(H2O)
C.v(NH3)=v(H2O) D.v(O2)=v(NO)
9.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下列有关判断错误是( )
A.x+y>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B的转化率降低 D. C的体积分数下降
10.在四个不同个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v(H2)=0.1mol/(L?s) B.v(N2)=0.1mol/(L?s)
C.v(N2)=0.2mol/(L?s) C.v(NH3)=0.3mol/(L?s)
11.把石灰石浸入盐酸中,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①加大盐酸用量②增大盐酸浓度③粉碎石灰石④增大体系压强
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下列变化过程为熵增的是( )
A.2NH4NO3(s)=2N2(g)+4H2O(g)+O2(g) B.CO(g)+H2O(g)=CO2(g)+H2(g)
C.2CO(g)+O2(g)=2CO2(g) D.3O2(g)=2O3(g)
13.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 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C.混合物的密度不再变化 D.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B.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两者所需氢氧化钠一样多
C.将氢氧化钠和氨水溶液各稀释一倍,两者的OH-浓度均减少到原来的
D.如果盐酸的浓度是醋酸浓度的二倍,则盐酸的H+浓度也是醋酸的二倍。
15.强碱MOH的溶液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弱酸HA的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
A.C(M-)>c(OH-)>c(A+)>(H+) B. C(M-)> c(A+)>(H+)>c(OH-)
C.C(M-)>c(A+)>c(OH-)>(H+) D. C(M-)>(H+)>c(A+)>c(OH-)
欲使醋酸溶液中的CH3COO-浓度增大,且不放出气体,可向醋酸中加入少量固体( )
NaOH B.NaHCO3 C.Na2CO3 D.Mg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pH=7的溶液 B.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C.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D.C(H+)=C(OH-)的溶液
18.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电离出的阳离子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
A.CH3COONa B.Na2SO4 C.NH4Cl D.H2SO4
填空题(共46分)
19.根据题意,写出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共5个小题,每题2分)
(1)1molC2H4(g) 与适量O2(g) 反应,生成CO2(g) 和H2O(l), 放出1411kJ 热量。_
(2)1molC2H5OH(g) 与适量O2(g) 反应,生成CO2(g) 和H2O(l), 放出1366.8kJ 热量。____
已知在25℃时:①C(石墨)+O2(g)═CO(g)△H1=-111kJ/mol
②H2(g)+O2(g)═H2O(g)△H2=-242kJ/mol
③C(石墨)+O2(g)═CO2(g)△H3=-394kJ/mol
写出25℃时一氧化碳与水蒸气作用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4.0g硫粉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SO2,放出37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硫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5)已知1.7gNH3(g)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气态产物放出22.67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0.写出电离方程式(每个2分,共6分)
(1)HClO (2) NH3?H2O (3)H2CO3
21.写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每个2分,共6分)
(1)CH3COONa (2)NH4Cl (3)Na2CO3
20.(每空2分,共16分)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气态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回答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3)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
(4)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5)平衡后加入少量X,则X的转化率 ,Y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 0(填>或<)
(7)为了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是
A.及时的分离出Z B.适当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选择高效催化剂
21.(每空2分,共8分)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______为止。
(2)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示,则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 mL。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C B C B A A B D B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C A C B C A D C
19.
(1)C2H4(g) +3O2(g) =2CO2(g) +2H2O(l) ΔH= -1411kJ?mol-1
(2)C2H5OH(g) +3O2(g) =2CO2(g) +3H2O(l) ΔH= -1366.8 kJ?mol-1
(3)CO(g) + H2O (g) =CO(g) +H2(l) ΔH= -41kJ?mol-1
(4)S(s) + O2 (g) = SO2(g) ΔH= -296kJ?mol-1
(5)4NH3 (g) +5O2(g) =4NO(g) +6H2O(g) ΔH= -906.8 kJ?mol-1
20.
(1)HClH++Cl-
(2)NH3﹒H2O NH4++OH-
(3)H2CO3 H++ HCO3-
21.
(1)CH3COO-+ H2O CH3COOH+ OH-
(2)NH4++ H2O NH3﹒H2O+ H+
(3)CO32-+ H2O HCO3-+ OH-
22.
(1)3X(g) +Y(g) 2Z(g)
(2)0.05 mol/(L?min)
(3)30%
(4)c2(z) /C3(X)﹒C(Y)
(5)减少,增大
(6)<
(7)C
23.
(1)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2)26.10ml
(3)D
共3 36页 第2-1 23页 共3 36页 第2 2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