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2张PPT)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多维课堂基础掌握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虑而后能得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得
此言得之(《六国论》
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论》)
大学之道
是以君子有絮矩之道
道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次治其国者
观之
治
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知止而后有定
先致其知
4.知〈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纲
第一段一经文部分
如何
第二段
君子必慎其独也
诚其意
学
如何“正心”
从反面
第三、四段
如何“修身”
说明
如何“齐家
“齐家”
第五、六段
解释
‘治国”
平天下”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共41张PPT)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章节
主要内容
第一段
从君主的起源说起,开宗明义,阐明君主的职分在于为天下“兴利”“释害”
第二段
对后世君主贪暴专制的抨击。通过分析君主把整个天下当作自己的私产,颠倒“天下”和“君主”的关系,从而得出一个振聋发聩的结论:君主是天下最大的祸害
第三段
分析后世君主贪暴专制的原因
第四段
批驳宋儒理学关于君主“如父如天”的谬论,打破了臣子要绝对服从君主、君主神圣不可侵犯这一维系封建专制统治的传统伦理观念
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念奴娇·赤壁怀古》)
初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指南录后序》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
鞣使之然也(《劝学》)
不堪母驱使(《孔雀东南飞》)
使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史记》)(
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4.辞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楚辞》归去来兮辞
听其狱讼,察其辞(《周礼》)
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私见张良(《鸿门宴》
5.私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亦犹夫人之情也。有人者出:有一个人出来。居
也还是一般人的思想感情。居其位,这里作“居处、接受”讲
量而不欲入:衡量了利
弊,而不愿接受君位。
导源于小儒
寇雠:强盗,仇敌
这不就是从浅陋的读书人那儿开的头吗?〖《孟子·离娄下
温馨晨读自主学习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共52张PPT)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节选篇目
主要内容
“学而”篇
阐述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
“为政”篇
阐述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人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境界
“公冶长”篇
以言“志”为题,讨论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雍也”篇
强调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同时用山水类比来阐发“知”与“仁”
“述而”篇
阐述孔子对人生的追求以及君子、小人胸襟品格的不同
“颜渊”篇
解释什么是“仁”
“季氏”篇
从人生的三个阶段,强调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加强个人的修养
多维课堂基础掌握
十而从心所欲,不瑜矩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秦穆公)公从之
从
从缔交,相与为
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
客从外来,与坐谈
敝之而无憾
2.敝侯生摄敝衣冠
因人之力而敝之
愿无伐善,无施劳
季氏将伐颛臾
伐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平伐其
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
天下归仁焉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后五年,吾妻来归
折藏之,归以示成
请问其目
目〈而心目耳力俱穷
范增数目项王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共72张PPT)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段落
内容
第一段
以典型事例写晋灵公的苛政、奢侈及虚言接受士季的劝谏
第二段
赵盾骤谏,招来杀身之祸
第三段
晋灵公设宴,计划在酒席上刺杀赵盾,提弥明战死
第四段
写赵盾救助灵辄,灵辄反戈报恩
第五段
写了晋灵公被赵穿所杀,赵盾为法受恶,身背弑君之名
多维课堂基础掌握
鲜克有终(《诗经·大雅》
克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克己奉公(《后汉书·祭遵传》)
谏而不入(《左传·晋灵公不君》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入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城不人,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食而不知其味(《论语·述而》)
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商君书·农战》)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曹操《
令》
人相憎,而欲相贼也(《韩非子·内储说下》)
4.贼
小儿辈遂已破贼(《世说新语·雅量》(
天下之大贼也(汉书·食货志》)
祖尝辟吏(《史记·张丞相列传》
寝门辟矣(《左传·晋灵公不君》
辟
辟四窗(《项脊轩志》)
辟土安缰(《吕氏春秋》)
公嗾夫獒焉(《左传·晋灵公不君》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焉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厚敛以雕墙(《左传·晋灵公不君》
皆以美于徐公(《邹思讽齐王纳谏》)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春夜宴从弟桃花源序》)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共42张PPT)
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cos
人尽传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
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论积贮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谏太宗十思疏》
信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并序》)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并序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若住此间,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并序》)(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慧能大师,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曹溪山住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法即一宗,人有南北
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史记·高祖本纪》
多维课堂基础掌握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共57张PPT)
第七单元
读书明理
多维课堂基础掌握
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愿大王少假借之(《荆轲刺秦王》)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苏武传》)(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及至做时,乃为人欲引去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及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
到遇事时固不会错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从这边便是为义,从那边便是为利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并序》)(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乎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若读之数
盖人心之灵
6.之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徒为懒倦,则精神自是愦愦,
盖:句首发
是懒散倦怠,那么精神自然是昏乱不清醒,语词,没有
实际意义。天理:指的是心之本然。它表现为仁义礼智
四德。提醒精神:提神醒志。着意:用心。穷:穷究。愦
愦(kuku):昏
恁昏塞不通,可
恁(nen):副讠
乱不清醒
如此迷糊而不通达
(卷一○四“自论为学功夫
“寻常遇事时
也知此为天理,
彼
“平常遇到事情时,也知道这是心之本然,那是
为人欲
及到做时
乃为人欲引去
事
的欲望。等到做的时候,却被人的欲望牵引而去,事情
已却悔,如何?”「乃:却。为:表
“此便
做完又后悔,该怎么办呢?”被动。引:牵拉。答:“这就是
无克己工夫。「克己:约束、克制自己的言行和私欲
没有克制自己的功夫。等,使之合乎天理。工夫:同“功夫”
这样处,极要与他
除打叠,方
(如果)这样,特别要帮他洒扫收拾(思想行为)·才能够
克制自己。叠:收拾、安排。比和条大路,又有
得
条大路,又有
条小路。明知合行大路
然小路
路。明明知道应该走大路,L该
然而小路
前有个物引著,自家不知不觉行从小路去;及至
面有个东西吸引着,自己就不知不觉从小路走去;等到
前面荆棘芜秽,
又却生悔
走到前面(却发现)荆棘丛生荒秽不堪,却又心生后悔
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
秽
这就是天理和人欲交锋的关键。L秽不堪。机:关键
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
必须是遇到事情的时候攻克下来,不能把事情随便放过
克:攻克,战胜
此须明理以先之,
勇猛以行之
苟且:随便便。这(就要求)必须先明白事理,(然后)勇猛地去做
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上:上等
如果拥有圣明之人的资质,不用努力
用力,努力(共55张PPT)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胠箧
第一段
聪明智慧是为大盗做准备的
第一部分:当时治天下的主张和办法都是统治者、阴谋家的工具
第二段
大盗盗窃了国政与圣知之法
第三段
圣人生而大盗起
第四段
诸侯偷走了仁义,这些都是圣人的过错
第五段
绝圣弃知,人人保有本原
第二部分:摒弃一切社会文化,绝圣弃知
温馨晨读自主学习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深追先帝遗诏(《出师表》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
遗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将为肽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
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发枉階兮,夕宿辰阳(《涉江》
发闾左適戍渔阳(《陈涉世家》
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促织》)
发〈使人发书至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五人墓碑记》
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苍颜白发,颓然
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治邑、屋、州
者
而天下始治矣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水军八十万众(《赤壁之战》
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曹操(《赤壁之战》
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4.国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念奴娇·赤壁怀古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
))))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共37张PPT)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修道之谓教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
修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梁山反贼宋江及手下几名头领(《水浒传》)
怒哀乐之未发
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发
军不发无奈何(《长恨歌》
((((
百发百中
道之不明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明〈大学之道,在明①明2德(《大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
第一段:提出“慎独”的观点,闻释“中”“和
第
四段:阐释“中庸”
好学
修身的途径〈力行
庸
第五段
大
治人
修身的意义
治天下国家
第六段:治理天下国家的“九经
第七段:为学的程序与精裡
温馨晨读自主学习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共56张PPT)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章 次
内 容
第一章
本章提出老子的最高哲学概念——道。旨在说明:①“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②“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
第二章
老子指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变化的,强调人要去创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对于人类努力所得的成果,不必擅自据为己有,即“功成而弗居”
第十九章
老子阐述的治国主张。首先讲应抛弃智慧、聪明、仁义、学问,会有利于人民;然后从正面主张“见素抱朴”
第七十八章
从生活经验出发,引申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本质上强调“圣人”应遵循的治国之道,即“受国之垢”“受国不祥”
第八十章
描述理想中的社会状态,即“小国寡民”
纵题
多维课堂基础掌握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以故荆轲逐秦王
故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安与项伯有故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其无以易之
易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故令有所属
名属教坊第一部
相属无间断
属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属今为之虏矣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属予作文以记之
绝仁弃义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4.绝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得其尤绝者家焉
邻国相望
巫从旁望空代祝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若望仆不相师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共62张PPT)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章节
主要内容
第一段
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和唐太宗对求谏的认识,唐太宗希望忠臣发现君主过失就“极言规谏”
第二段
阐述君正臣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唐太宗以“天下太平”为目标,愿意得正臣事己,希望听取诤谏,匡救政教过失,并能够付诸行动,真正虚心地采纳谏言
第三段
希望臣下能正确对待劝谏。唐太宗的话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臣子规谏的必要性,二是纳谏的广泛意义
第四段
阐述希望得到规谏的良苦用心。只要有进谏的,纵然“不合朕心”,也不应该认为是忤逆犯上
第五段
从人性的弱点和自身经验阐述纳谏的必要性。认为“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第六段
阐述劝谏要及时。唐太宗认为“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即使不能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
多维课堂基础掌握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即言是矣
是己而非人(《问说》
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
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并序》(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幸诸公数相匡救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数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弈秋》)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采草药》)
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行过夷门,见侯生(信陵君窃符救赵》)(
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属〈举酒属客(赤壁赋》
(2)
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并序》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共34张PPT)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浙东学术
主要内容
第一段
阐明浙东学术的第一个特点:“言性命者必究于史”“切于人事”
第二段
阐明浙东学术的第二个特点:没有门户之见,主张“经世致用”,贵在创新
第三段
再次阐明浙东学术强调治学要“切合当时人事”,体现“经世致用”的思想
犹且不以空言制胜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
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
知史学之本于(《春秋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知〈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勾践灭吴》
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则吾不得而知之矣
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此言得之(《六国论》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4.诸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不足言史学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天人性命之学:研究天与人的关系、万物的天赋和禀受等
哲学范畴的学问。空言:抽象的理论说教。董氏:指董仲舒
大雅:才德高尚的
行事:具体的历史事件。天铎:就是
为上天宣布教化”的意思。制胜:取胜。三代:指夏、商、周
温馨晨读自主学习
故惟陋儒则争门户也。「朱陆:指朱熹和陆九渊,他们
听以只有浅陋的儒者才有门户之争啊。都是南宋人。纷纶:纷纭,纷
乱。事事:治事,做事。蕺(j)山得之为节义
在
攻下杭州后,绝食而死,所以这里称之为“节
蕺山,即刘
周。梨洲得之为隐逸:指黃宗羲在明
急居著述,屡拒
清廷征召,所以称辶为“隐居”。梨洲,黃宗羲的号。黄茅白苇
茅和苇形状很相近,这里比喻朱、陆两派都是
甚微,不过像茅草和芦苇罢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共47张PPT)
第七单元
读书明理
章节
主要内容
第一段
阐释童心与真心的关系
第二段
探究人逐渐失去童心的原因
第三、四段
以“童心说”改变历来轻视通俗文学的偏见,肯定传奇、院本、杂剧的价值
温馨晨读自主学习
乍童心自出之言也
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并序》)(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滕王阁序》)(
变而为院本
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2.本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
以假文与假人谈
我何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将进酒》)(
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
忧患,死于安乐》
4.则
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不复有初
矢
洞山农:泰州学派
那么一切也就都不再有本初的状态了。焦竑的别号。一说,泰州
派的学者颜山农的别号。叙:同“序”,作序。《西厢》:指元代
王实甫的《西厢
绝假纯真:没有一点儿虚假,纯粹是真实的
真人:还未失去童心,而保持本真
的人。不复有初矣:初,儿童时的纯真
而以从外入者闻
道理为之心也
蒙蔽,反而以从外界接触的所见所闻和道理为其心了
然什
么。以为主于其内:在内心中把它当作主人,意思是从外边(耳目)进
入的闻见,成了他内心的主宰。扬之:张扬自己的美名。丑:厌恶,憎恨
障:蒙蔽。章美
美好。笃实:诚实
《语》孟》乎
于我何与:与我有什么关系?满场是假,
论语》盂子》呢?矮人何辫也:矮人,指的是那些见识少,
没有鉴别力,惯于随声附和的人。辩,通“辨”。体格:指
章体裁。降而为六朝:接着下来是六朝的绮丽文体
降,以
朝,指的是以建康为首都
朝代:三国
的吴、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近体:即近体诗,发端
于六朝,讲究格律,到唐代形成了完整的诗歌体裁,与古体
相对而言。传奇:唐代的传奇小说。院本:金代“行院
演剧所用的脚本。杂剧:指元杂剧。举子业:明代科举应
试所写的八股文
指科举时代应试的
不可得
而时势先后论也:不能以时代的先后
评价
好坏。自文:自然成(共39张PPT)
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百寓言
大千世界
是因古
魏晋风解译
众的口头
中国经典文化书系
入木三分,净洁涤荡得
染尘万种
贪
痴愚
顽生烦
的斗土
见人卖炭,时得速售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
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占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此言得之(《六国论》
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过秦论》
长尺节于陛下之日长(《陈情表》)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有尚尔,况复多也
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
焉
东山之上(赤壁赋》
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乡偶书》)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若可饮尽,我当饮之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汝当斩头,自得
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并序》)(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尽节于陛下之日长(《陈情表》(
温馨晨读自主学习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共44张PPT)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段落
内容
第一段
提出中心论点: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
第二段
列举历代史家之例,说明仕途多隘,直书难遇
第三段
评说六朝史书,列举用直书、曲笔两种不同笔法编撰史书的事例,说明直书之难
第四段
赞扬了南、董、韦、崔的秉笔直书精神,谴责了王沈和董统曲笔阿世、谀言媚主的卑劣行为
温馨晨读自主学习
然世多趋邪而弃正
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论语》
趋
是相与趋之(《吕氏春秋》)
外示贞刚,内实趋附(《朝野佥载》)(
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讠
上下交征利(《孟子见梁惠王》)
征兵未战先见败征(《史记·项羽本纪》)(
征敛无期,求索无厌(《吕氏春秋》)
古人糟粕,真伪相乱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
相〈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并序》
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
不违忤以受害
故宁顺从以保吉
申以劝诫,树之风
君子不以言举人(《论语》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共43张PPT)
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
《麻叶洞天》
主要内容
第一段
简述麻叶洞周边的地理形势、山脉走向、水流方向等,在群山之中,标记出洞之所在
第二段
由写景转为叙事,谈到了一件极为有趣的事:找火炬容易,找向导难
第三、四段
全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按照行程依次记述游洞经过,描述所见所感所思
第五段
写出作者在洞中的所见所感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水穷于下
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穷饿无聊(《指南录后序》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
乃度此内洞之一关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论积贮疏》(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张衡传》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两壁石质石色,光莹欲滴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
质〈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君不如肉祖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仅尺许
秦王怒,不许(《廉颇蔺相如列传》)(
4.许塞上长城空自许(《书愤》)
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枯洞也不可解矣。历级转窦:路着一级一级的石阶进入洞
干涸了,不能明白啊。中。矫首:抬头。背磨腰贴,以身后耸
得麻叶洞:见到一个麻叶洞。得,见到
岭:在麻叶洞西
东与云阳山对峙,所连山脊为龙头岭。洪碧:洪碧
阳
枣核之支:云阳山和枣核岭的支脉。西垂:西端,西麓。束
夹涧。两崖极近,涧流受束。岘(w心突:山顶光秃秃的,
突出耸立着。捣:冲击。回崖:环转的山崖。水穷于下
水在下面
穷,流尽。转折数级:级,石阶,梯度
接踵而至,皆莫
能从。「倩:请或央求。慑服:因
接踵而至,都没人能跟随(我们进洞)。恐惧而屈服。“摄”同“慑
客游历各地,但后来在鸡足山劫掠
财物而逃。璺(cuan):烧火做饭
水而过。《诗经·邶凤·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
揭。”即水深时穿着衣服过河,水浅时提起衣服过
顶额:以手加额,表示庆幸。异吻:怪物
守吾常
探吾胜耳:我坚守我的信念,我探求我所
胜景罢
致:表达谢意
乃尔:如此,这样
轰驾:高叠。驾,通“架”。度鞍历峤(αiao):就像度过马鞍
形
,又像越过尖峭的山峰。历,跨过。峤,山尖而
出,突出。大与榻
并:像床一样大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共57张PPT)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课文
主要内容
第一则
总纲。提出“境界”说,概括境界的意义。作者以“境界”来论词的格调之高下,指出有“境界”则有“高格”,才能产生名句,并论及五代、北宋词高标独绝的缘由
第二至六则
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第二则从创作方法角度谈“造境”与“写境”。第三、四则从主客体关系角度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第五、六则从作者感受、作品表现的角度谈“境界”
第七至十则
谈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第七则以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把“境界说”与人生体验结合起来。第八、九则把“境界说”与作家本身的内在修养结合起来,强调诗人应该有开阔的胸襟和卓越的见识,修身而成“大家”。第十则把“境界说”与创作者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方法结合起来
多维课堂基础掌握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赤壁赋》)
绝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口技》)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却
却之为不恭(《孟子·万章下》)
却与小姑别(《孔雀东南飞》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游褒禅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过秦论》
道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
4.内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以其所见者真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
所
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共64张PPT)
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
《稻》
主要内容
第一段
稻的种类。分别从黏性、功用、稻谷形状和色泽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二段
水稻的育种分秧:第一步湿种,第二步播种,第三步分栽
第三段
水稻的收获和成熟期,以及与水源丰枯、地势高低的关系
第四段
南方两季稻的栽种以及水稻的一些特殊品种
《治铁》
主要内容
第一段
总说锻造铁器的方法
第二段
介绍炼铁用炭的方法与特点
第三段
论述冶炼工艺,逐节黏合,不断捶打,合为一体,淬火是其中的关键一步,中西方有区别
多维课堂基础掌握
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荀子·天论》
数〈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
望美人兮天一方(《赤壁赋》)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大铁椎传》)
期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泥滓成枵而去
去死肌,杀三虫(《捕蛇者说》
我从去年辞帝京(《琵
并序》)
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并序》)
念去去,千里烟波(《雨霖铃》
取其芳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乱石间择其
之(《石钟
5,其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路曼曼其修远兮(《离骚》
弱性犹存也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共50张PPT)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我
江次镎大道
写要气直
人
不能言之于最爱之祖母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并序》)
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并序》)(
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哉
行〈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琵琶行并序
蹑足行伍之间(《过秦论》
采取而假借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4.假
乃悟前狼假寐(《聊斋志异·狼》)(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滕王阁序》)(
余年十五六,即学为诗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李贺小传》)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即谋于单于,何以复加?(《苏武传》)
复古人比兴之体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齐桓晋文之事》)
兴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氓》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
即学为诗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为
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温馨晨读自主学习
多维课堂核心突破
高考赘源网
高考资源
边的高考专家!】(共66张PPT)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日知录》三则
主要内容
文须有益于天下
作者虽然立论为“文须有益于天下”,却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而且把重点稍稍落在了对写无益之文的批判上
著书之难
以考察子书演变的轨迹为缘起,纵议“著书之难”,意在强调自成一家的独立创作的可贵
文人之多
引用古人论述,结合当时社会风气,对唐宋以后文人泛滥、世风浮华表示了极大的忧虑,融入了作者对立身处世的深沉思考,总归于为学要通古今之变,要经世致用
多维课堂基础掌握
当以器识为先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并序》)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述而》)
珠授之,封识宛然(《王忠肃公翱事》)
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
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通六艾经传皆通习之(《师说》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并序》
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易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
是以古之易财,
财多也(五蠹》
故华而不实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4.故
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并序》)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彼节者有间(《庖丁解牛》)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至军中(《鸿门宴》)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信陵君窃符救赵》
文人之多
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
唐宋以来,为什么文人这么多!原来是不懂得经学,也不通晓
而自命为文人者矣
文公《符读书城南》诗
今道理,却自命为文人的人太多了。韩愈的《符读书城南》诗中说
“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
原来
章怎么不珍贵,经籍义理的解说是根本。菑畲:本义为耕耘耕
稼为民生之本,故潢潦无根源,朝满
以喻事物的根
地上流淌的雨水没有源头,早晨还是满满
夕已除
人不通古
牛而襟裾
的,到了晚上就蒸发千了。人不通晓古今,就像穿衣服的马牛。自身行为
多一篇之损矣
若夫:发语词。无稽:没有根据
就增加一篇的危
窃人言以为己说
著书之难
子书自《孟》荀》之外,如《老》庄》管》商
先秦诸子之书除《孟》荀》之外,如《老》庄》管》商》
《申》韩》,皆自成
家
至《吕氏春秋
韩》,都能独自成为自己的思想体
于《吕氏春秋》和
《淮南子》,则不能自成,故取诸子之言
而为书
淮南子》,就不能自成体系,因此综合诸子的言论,聚集而成为书
此子书之一变
书:四部分类中
这书虽仍为子部
己经历了变化。部
自:独自。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