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司马光》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17 22:5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是出自《宋史·司马光传》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体现了司马光沉着冷静、聪明机智和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文章篇幅短小,司马光救人的故事广为流传,内容熟悉易懂,特别适合初学文言文的学生积累背诵,并练习口头讲述。本文语言精炼,用词准确,内涵丰富,原文描述极具画面感,人物形象鲜明,品质突出,很容易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初次学习文言,朗读至关重要,因此,教学中以读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了“读原文——讲故事——悟品质”三个环节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拼读“司、跌”等5个字。
2.读准难度的读音“瓮、没、迸”,指导“没”读“mò”的原因。
3.用看注释、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和组词等方法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重点)
4.正确跟读课文,读好文言文的停顿。
5.用借助注释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尝试丰富故事内容。
6.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难点)
【教学设计】
一、循序渐进、读懂课文
(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带拼音出示本课生字:司、跌、皆、弃、持。
2.指导读好小短句“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和“水迸”。
3.运用多种方法相机理解字词含义。
课件出示
皆:全,都
皆大欢喜
人人皆知
【理解字义方法之一】结合注释理解字词意思
【理解字义方法之二】组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课件出示
众皆弃去
弃:放弃、舍弃
去:离去
4.自由读课文,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设计意图:根据课标要求,本环节除了检查学生预习阶段自主识字的情况外,还设计了“运用多种方法识字”的教学内容,渗透理解文言文词句的方法。指导学生在文言文阅读学习中,选择、运用恰当的方法识字解词。)
(二)教师范读、读好停顿
1.师:要想读好文言文,光熟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读好停顿。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根据教师范读,自由练习朗读。
4.师生赛读,合作朗读。
(设计意图:本课课后第一题提出“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的要求。本环节设计针对课后提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教师范读、师生赛读等多种新式指导学生读好文言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朗读与现代文朗读的不同之处。)
(三)读懂内容、理解大意
1.回顾方法、质疑问难
(1)学生回顾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相机板书)
(2)运用方法再次默读课文,关注自己读不懂的地方,用笔圈画出来。
(设计意图:本单元语文要素中提出“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本环节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巩固文言文理解字词的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读自学,在学中悟、在学中疑,旨在落实语文要素内容。)
2.点拨提升、启发思维
(1)教师点拨
预设1:学生问到“登、去、足、得活”等字
①教师引导“登”就是爬的意思
②举一反三,启发思维,顺势理解“去、足、击、得活”等词语的意思。
预设2:学生问到“没”字
①解释“没”的意思。
②借助图片理解“没”的意思。
③感受文言文用词精练准确,内涵丰富的语言特点。
预设3:学生问到“缸”和“瓮”
教师出示“缸”和“瓮”的图片,学生根据注释内容辨别“缸”和“瓮”。
(2)教师提升
1.课文除了写到司马光,还写了哪些人?在原文圈出。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儿、一儿、众、儿”具体指的谁?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答疑时,通过生生互答的方式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对学生解答不了和理解有难度的地方,设计了“教师点拨”和“教师提升”,通过“一点一提”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二、讲述故事、丰富内容
1.自由练习讲故事或同桌互讲。
2.指生上台讲故事。
3.教师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讲故事巩固所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师点拨学生的讲述,丰富故事内容,激发学生合理想象,启发口语表达思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三、熟读成诵、感悟品质
1.交流司马光救人的过程、方法。(相机板书)
2.交流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人?感悟美好品质。(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第八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美好品质”,本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感悟司马光的美好品质,落实单元主题。)
四、板书设计
24
司马光(文言文)

沉着冷静
看注释

机智聪明
联系上下文

爱护同伴
借助图片

单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