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澧一中2020年下学期段考 高二化学(高考类) 试题卷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n-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 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
C. 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H>0
D. △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分子获得能量,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反应速率增大
B. 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即熵增)的方向转变的倾向,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C.判断过程的自发性能确定过程能否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从而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
3.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25 mL酸式滴定管量取13.17 mL稀盐酸
B.用10 mL量筒量取7.13 mL稀盐酸
C.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用托盘天平称取物品的质量为5.872 g
4.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开启啤酒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C.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D.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5. 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单斜,s)+O2(g)SO2(g) ΔH1=-297.16 kJ·mol-1
②S(正交,s)+O2(g)SO2(g) ΔH2=-296.83 kJ·mol-1
③S(单斜,s)S(正交,s) Δ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3=+0.33 kJ·mol-1
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S(单斜,s)S(正交,s) ΔH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D.S(单斜,s)S(正交,s) Δ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6. 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 、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
A. -1780 kJ/mol B. -1220 kJ/mol C. -450 kJ/mol D. +430 kJ/mol
7. 室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H+和OH-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为10-24,则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NO3-、Cl- B.K+、Na+、Cl-、CO32-
C.NH4+、Na+、Cl-、SO42- D.NH4+、K+、SiO32-、NO3-
8. 常温下,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
A.11∶1 B.1∶9 C.1∶11 D.9∶1
9. 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A.平衡不移动
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
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
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10. 如下图所示,一定条件下将1mol A2气体和3molB2气体充入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可滑动的活塞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恒温恒压下发生如下反应:A2(g)+3B2(g)2AB3(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活塞位置如图2所示,则平衡时A2的转化率是
A.20% B. 40% C.60% D.无法确定
11. 对于mA(s) + nB(g) eC(g) + f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方程式中n<e +f
B.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C.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12. 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分别测定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a、b、c三点分别表示不同
的时刻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
B.b点时的v(正)小于C点时的v(正)
C.增大压强,可使a点达到T1温度下的平衡状态
D.c点表示的状态:v(正)13. 某温度下,相同pH的两种弱酸HA和HB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离平衡常数:HB> HA
B. 导电能力:c > b
C.结合H+的能力:B->A-
D.a、b两点酸的浓度:HA> HB
14. HClO4、H2SO4、HNO3和HCl都是强酸,其在水溶液中酸性差别不大。下表是某温度下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常数:
酸 HClO4 H2SO4 HCl HNO3
Ka 1.6×10-5 6.3×10-9 1.6×10-9 4.2×10-10
由表格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冰醋酸中这四种酸都没有完全电离
B.在冰醋酸中H2SO4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
C. 在冰醋酸中HClO4是这四种酸中酸性最强的酸
D.水对这四种酸的强弱没有区分能力,但冰醋酸可以区分这四种酸的强弱
15. 室温下,现有三种酸的稀溶液:a.HCl溶液,b.溶液,c.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三种酸溶液的浓度相同,则其pH的大小关系为c>a>b
B.同浓度同体积的三种酸溶液分别用氢氧化钠中和,所需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大小关系为c>a>b
C.pH相等的三种酸溶液中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为b>a>c
D.同pH同体积的三种酸溶液分别与少量且质量相同的Zn片反应,反应所需时间:b>a>c
16.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压强/MPa 体积分数/%
温度/℃ 1.0 2.0 3.0
810 54.0 a b
915 c 75.0 d
1000 e f 83.0
①b<f ②915℃、2.0MPa时E的转化率为60%
③该反应的ΔS>0 ④K(1000℃)>K(810℃)
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7.(10分)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浓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100 mL 0.10 mol·L-1 标准NaOH溶液,需称量 g氢氧化钠固体
(2)取20.00 mL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图。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mol·L-1) 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
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的体积/mL
1 0.10 22.62 20.00
2 0.10 22.71 20.00
3 0.10 22.80 20.00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排除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 ,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 。?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18.(12分) 在1.0 L真空密闭容器中充入4.0 mol A(g)和4.0 mol B(g),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A(g)+B(g)C(g) ΔH,测得不同时刻该容器内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n(A)/mol 4.0 2.5 1.5 n2 n3
n(C)/mol 0 1.5 n1 3 3
(1)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则 ΔH______(填“>”“<”或“=”)0,反应从起始到20 min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 _。
(2)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该反应在一定温度和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反应速率:vA(正)+vB(正)=vC(逆) B.A的质量不再改变
C.B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D.密度不再改变
(4)若反应C(g)A(g)+B(g)进行时需加入稀释剂X气体(不参与反应),则C的平衡转化率与体系的温度、压强、X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
①由图1可知,T1 ____ T2(填“>”“<”或“=”)。
②由图2可知,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X的物质的量,C的平衡转化率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10分)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 ℃):
酸 电离方程式 电离平衡常数K
CH3COOH CH3COOHCH3COO-+H+ 1.76×10-5
H2CO3 H2CO3H++H
H K1=4.4×10-7
K2=4.7×10-11
H2S H2SH++HS-
HS-H++S2- K1=1.3×10-7
K2=7.1×10-15
H3PO4 H3PO4H++H2
H2H
H K1=7.1×10-3
K2=6.3×10-8
K3=4.20×10-13
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升高时,K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把CH3COOH、H2CO3、HCO3-、H2S、HS-、H3PO4、H2PO4-、HPO42-都看作是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最弱的是________。?
(3)若已知HClO的电离常数K=3.0×10-8,写出少量CO2通入过量的NaClO溶液中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5℃时,将pH=a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b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________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0.(8分)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和1mol B,保持恒温恒压下反应:A(g) + B(g) C(g) △H<0。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40%。试回答有关问题:
(1)在相同温度下,若保持容器体积VL不变,起始充入1mol A和1mol B,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_______40%(填“>”、“<”或“=”)。
(2)若平衡时,保持容器容积不变,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则平衡_______。
A. 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一定不移动 D. 不一定移动
(3)若使温度、压强在上述条件下恒定不变,在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和2 mol B,则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容器的容积为_______。
21.(12分)(1)真空碳热冶铝法包含很多反应,其中的三个反应如下:
Al2O3(s)+3C(s) Al2OC(s)+2CO(g) ΔH1
2Al2OC(s)+3C(s) Al4C3(s)+2CO(g) ΔH2
2Al2O3(s)+9C(s) Al4C3(s)+6CO(g) ΔH3
则ΔH3= (用ΔH1、ΔH2表示)。
(2)下列是碳热还原法制锰合金的三个反应,CO与CO2平衡分压比的自然对数值(lnK=2.303lgK)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浓度计算所得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
Ⅰ.Mn3C(s)+4CO2(g) 3MnO(s)+5CO(g) Kp(Ⅰ)
Ⅱ.Mn(s)+CO2(g) MnO(s)+CO(g) Kp(Ⅱ)
Ⅲ.Mn3C(s)+CO2(g) 3Mn(s)+2CO(g) Kp(Ⅲ)
①ΔH>0的反应是 (填“Ⅰ”“Ⅱ”或“Ⅲ”)。?
②1 200 K时,在一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有17.7 g Mn3C(s)和0.4 mol CO2,只发生反应Ⅰ,5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O的浓度为0.125 mol/L,则0~5 min内v(CO2)= 。?
③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Mn(s)并充入一定量的CO2(g),只发生反应Ⅱ,下列能说明反应Ⅱ达到平衡的是 (填字母)。?
A.容器的体积不再改变 B.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C.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
④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Mn3C并充入0.1molCO2,若只发生反应Ⅲ,则在A点反应达到平衡,当容器的总压为a kPa时,CO2的转化率为 ;A点对应温度下Kp(Ⅲ)= 。
临澧一中2020年下学期段考 高二化学(高考类) 试卷
参考答案(敬请核对后使用)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A C C B D B C B C B C B C 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7.(10分)
(1) 0.4
(2)①加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0.11 mol·L-1 ③丙 ④D
18.(12分)(1) < 0.125 mol·L-1·min-1
(2)3 L·mol-1 (单位可不写)
B、C
(4)① > ②增大
19.(10分)
(1)增大
(2)H3PO4 HS-
(3)ClO-+CO2+H2OHCO3-+HClO
(4) 1014-a-2b
20.(8分)
(1)< (2)D (3) 40% 10V/7L
21.(12分)
(1)2ΔH1+ΔH2
(2)①Ⅲ ②0.02 mol·L-1·min-1
③BC ④33.3% 0.5a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