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混合运算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混合运算 北京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1-17 18:0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讲解,探索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用脱式正确计算。
2.通过计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重点难点:
探索只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正确。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人们观看木偶戏的情境图:原来有22人看戏,中途走了6人,又来了13人看木偶戏,现在有多少人看木偶戏?(学生思考列出算式)
22-6+13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加减或乘除的一些运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情境图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师:我们要怎么列式计算呢?(教师提示,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生:我们可以先求出中午走了之后剩下的人,再求下午的总人数。
第一步:53-24=29(人)
第二步:29+38=67 (人)
师:你还能想出什么更简单的方法吗?
生:我们还可以列综合算式。
53-24+38=67(人)
师: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你还记得以前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
生: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
53-24+38
= 29+38
= 67
(教师重点板书书写步骤和格式)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道算式中只有加法和减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师:我们知道了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那下面这个综合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15÷3×5
生:应该是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15÷3×5
= 5×5
= 25
(请学生先试算,教师再讲解。)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道算式中只有加法和减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达标检测
1.做一做(让学生先口头说一说先算哪一步,再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请学生在展台上展示。)
23+6-11 2×8÷4 72÷8÷3
2.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写出改正过程。(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再请学生说出他的结果。)
(1)35-26+4 (2)56÷7×2
=35-30 =8×2
=5 ( ) =16 ( )
3.通过一个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53-24+38 15÷3×5
= 29+38 = 5×5
= 67 = 25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1,2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教学反思
1.学生通过计算练习,掌握和运用只有乘法或除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的问题。并且学生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找到已完成计算过程中的问题。
2.加强学生的书写要求,力求让学生从作业中明确书写时要做到整洁、认真的要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关注学生的坐姿是否正确。
3.本课强调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仍不够,应继续加强巩固,避免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发生运算错误。